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常见问题及改进探讨

作者

曾锦川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长乐学校 福建漳州 363700

摘要:为了解决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方法落后、习题设置不合理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低下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创设适宜的化学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微课技术,提高酸碱盐教学的质量;精心设计习题作业,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和反思等有效策略,以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改进策略

酸碱盐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的高效开展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化学知识构建与学科认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探究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但是,目前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重点难以把握、习题训练缺乏合理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酸碱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认真梳理当前酸碱盐教学的问题,结合初中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精准的酸碱盐教学策略,有效帮助学生攻克酸碱盐学习的难关,切实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质效。

一、创新适宜的化学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当前初中化学酸碱严教学的一大困境。要想提高化学酸碱盐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要探索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与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的融合可以引领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发现问题、推理探究、总结归纳,有效提高他们酸碱盐学习的热情和效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紧密围绕酸碱盐教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构建酸碱盐学习情境,有效激活学生的自学意识,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升[1]。

以“溶液的酸碱性”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促使学生在实验观察、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了激活学生探究溶液的酸碱性这一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酸碱盐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肥皂水、白醋、清洁剂等,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用处吗?为什么白醋是酸的?为什么肥皂水、清洁剂摸起来是粘粘的、滑滑的?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化学奥秘呢?借助问题,初步引导学生思考,调动他们探究溶液酸碱性的奥秘。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个小故事:小王胃酸过多,于是他吃了一些小苏打饼干,胃酸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并在故事播放完毕之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吃了小苏打饼干,小王的胃酸症状得到了缓解呢?其中小苏打饼干发挥了什么作用?借助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酸碱性在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激活学生探究酸碱奥秘的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有效推动酸碱盐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利用微课技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关

信息技术为初中酸碱盐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微课技术作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重要教育技术,其在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降低学生酸碱盐学习的难度,有效突破酸碱盐教学的难点,而且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化学反应变化,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以及科学探究精神。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将微课技术与酸碱盐教学相融合,有效增加酸碱盐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切实提高学生酸碱盐学习的效率[2]。

以“酸、碱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其中涉及了浓硫酸的性质探索。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一旦操作不当,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所以,在传统酸碱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并不会展开浓硫酸化学性质探究的实验,只是简单的进行口头介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微课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播放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实验过程,促使他们对浓硫酸的腐蚀性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在实验演示完毕之后,教师也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搭建探究浓硫酸性质的虚拟环境,让学生展开实际的操作,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三、精心设计习题作业,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和反思

习题作业布置是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的重要一环。习题作业的科学、合理布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酸碱盐知识,而且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酸碱盐学习的不足之处,自主优化和改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酸碱盐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设计分层习题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重构知识、提升学习能力[3]。

例如,在教学完“常见的盐”这一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依据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设计基础巩固作业、应用拓展作业、实验设计作业。基础巩固作业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式以及俗称等基础知识。如,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用拓展作业主要是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如,调查盐类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并举例,运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其原理。实验设计作业主要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如,设计相关实验,鉴别碳酸氢钠、碳酸钠。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微信群进行沟通,分享自己有关酸碱盐学习的问题,并组织学生反思与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酸碱盐学习需求,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建立起反思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酸碱盐作为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其教学问题的突破、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正视酸碱盐教学的问题,从学生的需求、兴趣出发,设计针对性的酸碱盐教学活动,有效激活学生酸碱盐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提升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酸碱盐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滕学梅.细究因促教学:分析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的困扰[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35(03):110-111.

[2]刘宇瑶,林世威.初中化学酸碱盐解题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23(01):62-64.

[3]穆小艳.基于实验的初中化学复习课创新设计:以“魅力喷泉”嵌入“酸、碱、盐复习”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3,632(0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