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发电企业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安全管理思路分析

作者

荆亚军

中电建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孟加拉分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引言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发电企业安全生产面临设备更新换代加快、技术工艺日趋复杂、运行环境更加严苛等新挑战。党建工作作为国有发电企业的根本优势,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组织动员力和文化凝聚力,能够从根本上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完善安全责任体系,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安全管理效能,推动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已成为新时代发电企业筑牢安全防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路径。

一、发电企业党建工作融入安全管理的价值意蕴

(一)政治引领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根植人心

党建工作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将安全生产提升至政治责任高度,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安全事故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关乎党和政府形象、社会稳定大局。通过学习重要论述和安全法规,党员能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每一起事故背后都是家庭的破碎和企业声誉的损毁。这种政治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让管理者在决策时首先考虑安全因素,在资源配置上优先保障安全投入,在生产组织中严守安全底线,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

(二)组织优势发挥,责任网络构建全面覆盖

党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为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党委统筹、支部推动、党员带动的三级联动机制,将安全责任传导至每个岗位。党组织的政治权威性使其在协调跨部门安全事务时更具号召力,能够快速调动人力物力解决安全隐患,避免因部门推诿造成管理真空。党员分布在各个生产环节的特点,使其成为安全信息的“神经末梢”,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反馈安全问题。这种组织网络的全覆盖特性,确保安全管理决策快速传达、隐患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构筑起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防护体系[1]。

(三)文化深度融合,安全根基夯实稳固牢靠

党建文化与安全文化的融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员工对安全的认知,将遵章守纪从外部要求内化为自觉习惯。通过红色教育激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员工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家庭守护幸福的具体行动。党建活动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强化了相互关爱、相互提醒的安全氛围,使“三不伤害”理念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热情,形成了人人关注安全、人人维护安全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力量比制度约束更持久、比经济激励更深入,是企业安全发展的深层动力。

二、发电企业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安全管理的实践路径

(一)思想教育先行,安全防线筑牢固本

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党建活动,把每月第一个周五定为“安全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安全规程和事故案例,每次学习后要求党员撰写心得体会并在班组内分享。实行“每日一题、每周一案、每月一考”制度,利用班前会 5 分钟时间进行安全知识问答,每周分析一起同类型企业事故案例,每月组织一次安全规程考试,考试成绩低于 80 分的党员需重新学习补考。建立党员安全承诺践诺制度,每名党员年初签订安全承诺书,内容包括“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发现隐患立即上报”等 10 项具体承诺,承诺书张贴在工作岗位显眼处接受监督。开展“党员讲安全”活动,每个党支部每季度至少组织 2 名党员结合岗位实际讲授安全经验,重点讲解本岗位易发生的违章行为和防范措施。在生产现场设置安全提示牌,标明该区域党员责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任何人发现安全问题可直接联系反映,确保安全教育覆盖每个角落、每个环节[2]。

(二)制度机制双融,长效保障协同发力

将安全生产纳入党建考核硬指标,规定党支部年度考核中安全生产权重占 30% ,发生人身轻伤事故扣 10 分,发生设备事故扣 5 分,发现违章行为未制止扣 2 分,党员个人发生违章扣减党建积分 5 分,连续三次违章取消年度评先资格。实行“安全生产党员责任区包保制”,每名党员包保 3-5 名群众,每周至少与包保对象谈心谈话一次,了解其思想动态和操作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包保对象发生违章,包保党员承担连带责任。建立安全议事制度,党支部委员会每月专题研究安全工作不少于 1 次,分析本单位安全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会议记录作为党建检查必查内容。推行党员安全积分管理,党员发现一起隐患加 2 分,制止一起违章加 3 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加 5 分,积分与绩效工资挂钩,每分对应 10 元奖励,每季度兑现一次。

(三)党员示范引领,先锋作用彰显担当

在锅炉、汽机、电气等关键岗位设立党员示范岗,要求党员佩戴“党员示范岗”红色袖标上岗,接受全员监督,党员示范岗人员违章处罚加倍。实施“党员带班作业制”,规定高风险作业必须有党员带班,带班党员对作业全过程安全负责,作业前组织安全交底,作业中现场监护,作业后组织安全总结。开展“党员身边无违章”活动,要求每名党员管好自己、带好身边人,发现身边违章行为必须立即制止,每月报告制止违章情况,对视而不见、放任不管的党员进行通报批评。建立师徒结对机制,每名党员技术骨干带 1-2 名新员工或技能薄弱员工,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培养目标和责任,徒弟发生违章或事故,师傅承担教育不力责任[3]。组建党员应急突击队,每个生产单位成立 10-15 人的突击队,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在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科学处置,突击队成员每年至少参加 4 次应急演练,演练情况记入个人档案。

(四)数字科技赋能,创新载体提升效率

利用现有办公系统开发“党员安全管理模块”,设置安全学习、隐患上报、违章记录、积分查询等功能,党员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安全日志填报、隐患拍照上传、安全知识学习等工作,系统自动统计学习时长和隐患上报数量。在生产现场关键部位安装智能摄像头,接入现有监控系统,设置违章行为识别功能,自动抓拍未戴安全帽、跨越围栏等违章行为,将违章信息实时推送至责任区党员手机。建立“党员安全微信群”,每个党支部建立专门的安全工作群,用于发布安全提醒、分享安全经验、通报违章行为,群内每天发布安全提示,每周推送事故案例,确保安全信息及时传递。开发安全知识题库小程序,收录安全规程、操作规范等 1000 道题目,党员每月必须完成 100 道题的练习,系统自动记录答题情况并生成学习报告。利用 VR 眼镜等便携设备,制作 10 个典型事故场景的体验课程,每名党员每季度必须完成 2 学时的体验学习,体验后撰写心得体会在支部会议上交流分享。

三、结语

发电企业党建工作与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必由之路。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发挥组织优势、深化文化融合,党建工作为安全管理注入了强大动力。实践证明,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制度机制为保障、党员示范为引领、数字科技为支撑的融合路径,能够有效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效能。展望未来,发电企业应当持续深化党建与安全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实践载体,真正实现党建与安全生产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为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左正保.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实践[J].现代班组,2025,(10):60-63.

[2]李翔,彭绍燕.电力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25,(11):100-102.

[3]徐廷.提高电力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24,(13):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