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及质量控制

作者

张博

湖北金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咸宁市 437000

摘要:建筑工程通过监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工程质量和安全能得到全面保障,也可为居民创建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展望未来,建筑工程监理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监理机构将更注重对绿色建筑标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可以预见,未来建筑工程监理将在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的双重驱动下,为建筑工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工程监理;建筑工程;作用;质量控制

引言

监理行业需要适应新要求与新形势,加强自身实力,提高监理管理水平,特别是建筑工程关乎民生,必须提高监督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与使用安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结合现场情况,从优化组织机构、内部精细化管理、加强质量管控这几方面出发,保证工程项目能够获得社会认可,从而推进工程监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1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

工程监理单位需根据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施工文件及合同规定,监督管理施工方的施工进度、质量及资金使用等,保证工程如期交付。工程监理具有以下作用:第一,高水平监理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建筑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容易受到内外部因素影响,产生临时变动,遇到此种情况,要求监理单位能够迅速处理并解决问题,确保各施工环节不受影响[1]。第二,监督检查过程中,通过监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各项风险,有效解决,提前排除隐患,确保项目与人员安全,以免后期产生严重事故。第三,合理监理能够确保建筑项目的利润,如果现场施工管理中缺乏成本意识,容易出现超支情况,通过监理单位控制资金支出,以规避高支出、收益少的情况。

2建筑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监理制度建设待逐步完善

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监理工作有效开展,工程质量也因此受到了负面影响。首先,监理人员的资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在监理过程中难以发现和解决关键问题。其次,监理机构的独立性不足,许多监理机构与建设单位存在利益关联,这使得监理工作难以保持公正和客观。

2.2监理单位综合素质待提升

在建筑工程中,监理工作良好开展的组织保障就是监理单位,而监理单位实力、水平与监理成效息息相关。但从现阶段我国监理机构情况看,多数均不具备较高的资质,且内部管理也缺少一定程度的规范性,加上人员素质处在参差不齐的状态中,大部分监理机构不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

2.3人员职权责任界定不清晰

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作的推进中,对监理工程师、总监等各岗位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上述各人员在各司其职的同时,互相之间的通力合作也十分必要。但从实际情况看,监理人员权责不清、交叉重叠等方面的问题相对突出。上述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在于监理人员方面的职责划分不够细化、不够清晰,在一定程度上混乱了监理人员的职责定位,也造成了权责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监理质量控制

3.1优化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的重点是将各环节、各生产要素从劳动协作、分工上科学组成整体,将组织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发挥监理规划管理目标,需优化组织机构,提高现场监管水平,有机运转监理机构。在驻地监理组方面,为避免受到多头指令干扰,发挥专业部门职能的同时,增强总监协调与领导作用,结合项目特点,将原有职能式机构转变为直线式组织机构。并将工程技术部分为技术组与工程组,技术组负责监理工作交底、施工图纸会审、技术方案审批、整理工程资料等;工程组负责工程进度、质量及现场控制工作。通过此种方法,对现场全面监督,积极配合工程建设工作。

3.2内部精细化管理

监理工作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从“准、精、严、细”出发,“准”是结合项目情况抓住关键点,组织建设团队、培训学习、激励考核等;“精”是追求更好、精益求精,提供优质服务;“严”是落实各项规章,转变作风,做到制度管人;“细”是细化岗位职责分工,保证职责岗位一一对应。

3.2.1确定岗位职责

各级监理人员需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减少工作差错与误差,制定行政办公室、项目总监办、合同部、工程技术部等岗位职能,明确各部门关系,做到职责不漏不重,避免出现分工不清、职责交叉的情况,将监理工作内容与范围细化至每个部门与个人,全体人员各负其责,提高现场管理效率。

3.2.2监理管理制度

监理管理中,用人管人容易受到人情干扰,需监理制度规范,按照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对于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从内部与技术两方面出发,细化与补充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工作考核制度、人员工作守则、公章使用制度、现场工作制度、仪器使用制度,将各项制度制作成册,下发至监理人员,便于人员学习。

3.2.3监理团队建设

监理现场管理需根据项目特点,齐心协力完成监理任务,共同克服困难,提高监理人员凝聚力,营造和谐共进氛围。在用人方面,克服人员配置不合理的情况,结合人员能力对工作岗位进行调整,挖掘个人潜能,保证各岗位人员扬长避短、合理搭配。在文化建设方面,由于每个建设项目均是重新组建监理团队,人员间凝聚力不强,可结合工地条件,组织员工进行羽毛球、跳绳、篮球等文娱比赛,丰富业余生活,联络感情。在培训方面,通过长短结合方式,针对项目技术问题,聘请专家与学者对质量控制、施工技术工作开展培训,且每周选择固定时间,培训实用性业务知识,内容以“四新”应用、监理经验、政策法规为主,提高监理人员水平。

3.3建立健全监理工作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严格的监理人员准入与培训制度,确保监理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定期组织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二是强化监理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监理机构应与建设单位保持独立,避免利益冲突。三是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监理工作的监管。四是提高监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五是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为监理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六是加强行业自律,提升监理行业的整体水平。

3.4加强监理单位资质能力建设

监理工作顺利推进的主体所在就是监理单位,而监理单位综合实力与监理成效息息相关。监理单位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应建立一套灵活的项目团队组建机制,根据项目需求快速调整人员配置,以适应不同项目的特定要求。此外,监理单位还应强化人员培训与考核,构建良好企业文化,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开展员工关怀计划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施工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对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工程监理十分重要。监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施工项目的成功和安全。由于对监理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较高,导致执业证书难以取得,从而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保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有利于施工单位严格根据施工方案展开施工活动,提高施工的规范性,确保工程的质量,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桂美.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及优化策略研究[J].散装水泥,2023,(06): 33-35.

[2]洪利斌.加强建筑施工监理提高工程质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6):43-45.

[3]周洪东.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措施研究[J].居舍,2023,(36):153 -156.

[4]许艺军.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控制措施[J].陶瓷,2023,(12): 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