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标准研究与实践
李秀才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华北测控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3700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标准体系,构建了全过程安全管控机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分析研究,梳理了运输资质、人员要求、车辆技术等核心标准要素。在此基础上,从运输准备、实施和保障三个阶段,建立了完整的安全管控机制,提出了具体的管控措施和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对提升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运输事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标准;管控机制
引言
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立科学完备的安全标准体系和管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在具体标准制定和实施层面仍存在不足。完善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标准,构建全过程管控机制,对于提高运输安全水平具有迫切需求。
1.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标准体系分析
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标准体系是确保运输安全的基础保障,需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标准框架,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管控。首先,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标准主要包括资质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三大类。资质标准涵盖承运单位资质、人员资质等内容,强调准入门槛和基本要求,确保运输主体具备必要的安全管理能力;技术标准包括运输车辆要求、装卸设备要求等,从硬件层面确保运输工具和设施的安全性能,防止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管理标准规范运输全过程的操作规程和监督要求,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其次,这些标准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标准体系[1]。在实践中,各类标准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爆炸品的特性进行细化,并结合实际运输条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爆炸品道路运输全过程安全管控机制
2.1运输准备阶段的资质管控与策划实施
运输准备阶段是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管控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严格的资质管控和科学的方案策划,为后续运输实施奠定坚实基础。首先,资质审查是运输准备的首要任务。这包括对承运单位资质的全面核查,确认其具备相应的危险品运输许可证,审查其安全管理制度、事故记录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建立情况;对驾驶员、押运人员资格的严格验证,核实其专业能力、从业经历、安全培训情况和心理素质评估结果,确保其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对运输车辆和装卸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验,包括车况、安全设施、监控设备、通信系统等,确保其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其次,运输方案策划需要系统性考虑多个关键因素。要科学选择运输路线,避开人口密集区域和危险路段;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开交通高峰期和恶劣天气;科学配置押运人员,确保人员数量和专业能力满足运输需求。此外,应急预案的制定是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预案应分类制定火灾、爆炸、泄漏、交通事故等突发情况的具体应对措施;明确调度中心、押运人员、驾驶员等各岗位的职责分工和应急处置流程;建立以调度中心为核心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及时、指挥有力;定期组织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案内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序处置,将风险降到最低。
2.2运输实施阶段的作业管控与监督规范
运输实施阶段是爆炸品道路运输的核心环节,需要通过严密的作业管控和全方位的监督规范,确保运输过程安全、可控、高效。首先,装卸作业管理是运输实施的关键点。要严格执行装卸操作规程,明确作业人员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手册;加强作业现场管理,确保人员、设备、环境等要素符合安全标准,特别是对作业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进行严格控制;建立装卸作业检查制度,采用清单式检查方法,对每个作业环节进行细致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其次,运输过程监控需要建立全面的监管体系。通过GPS定位系统实时掌握车辆位置,监测行驶速度和路线,确保车辆按照预定路线行驶;利用车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包括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建立异常情况自动报警机制,设置多级预警阈值,实现对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2]。此外,押运人员管理是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押运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加强途中巡查,建立定时巡查和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的检查机制,及时处置异常情况;建立押运人员交接班制度,确保押运工作的连续性,做好交接记录;加强押运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技能考核,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3运输保障阶段的综合管理与异常处置
运输保障阶段是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需要通过完善的保障体系和有效的异常处置机制,实现对运输全过程的安全保障和风险管控。首先,建立健全信息管理机制是运输保障的基础。构建覆盖全面的通信网络,采用多重备份通信系统,确保运输各环节信息及时、准确传递;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整合GPS定位、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等多源数据,实现调度中心、运输车辆、押运人员之间的实时联动与协同配合;建立运输数据分析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分级响应机制是处置异常情况的关键。根据异常情况的严重程度,将突发事件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个等级,制定不同等级的响应方案;明确各级响应的处置程序和具体措施,建立统一的应急处置流程;建立应急指挥体系,设置应急指挥中心,确保在发生异常时能够快速、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此外,安全评估机制是预防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采用现场检查与远程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排查运输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隐患整改跟踪制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结束语
完善的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标准体系和全过程管控机制,为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系统化的资质管控、作业管理和应急处置,有效降低了运输风险。未来需要加强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持续优化管控机制,并积极探索新技术在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手段,进一步提升运输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辉,吴佟,贾越.爆炸品道路运输安全标准研究与实践[J].中国标准化,2020,(02):45-49+55.
[2]余强.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水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