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羊疫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刘倩 刘欣
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综合保障和乡村发展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200
摘要:在畜牧业中,羊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其疫病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分析常见羊的类型及发病原因,包括普通型、传染型和寄生虫型疾病。介绍针对不同羊病的治疗方法,如口服药物、注射药物、灌肠药物和穿刺药物等。提出加强宣传和监督、优化养殖环境、严格落实检疫工作等预防措施,以降低羊疫病的发生率和危害。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提高羊群的健康水平,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羊疫病;治疗;预防;养殖环境;宣传监督
引言:羊疫病是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羊疫病给羊群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羊疫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提高羊群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常见羊的类型及发病的原因
在饲养羊时最容易患上三种疾病:普通型、传染型和寄生虫型。
1.1普通型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常见的病症包括内科、外科和产科等。虽然一般型病害类型较多,但其根本原因是养殖户在饲养时疏于管理,饲养方法不当,导致羊体内的养分代谢失调,导致羊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羊的生活质量。
1.2传染型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细菌、微生物、支原体等是引起传染病的重要原因。该病不但严重影响了羊的身体,而且很容易造成羊的大批死亡。因此,如果有羊的体温升高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发生大规模的感染,给羊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即便现在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也需要将其隔离,在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情况下,才能与普通羊群一起养殖。
1.3寄生虫型疾病的原因及症状
羊寄生虫型疾病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这是因为螨虫、肝片吸虫、绦虫等寄生虫侵入羊的身体,给羊群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肝片吸虫是一种常见于炎热、湿润的地方的寄生虫,常见的症状是出现在炎热、湿润的地方,同时还会引起其它的寄生虫病。另外还有绦虫病、羊脑包虫病、羊鼻蝇等。患有绦虫病的羊会出现毛发粗糙无光、食欲下降、腹泻水肿等症状;患有羊脑棘球蚴病的羊,其运动方式以绕圈运动为主;患有羊鼻蝇虫病会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食欲不振及消瘦等症状。
2常见羊病治疗方法
不同羊病表现出的症状存在差异,一般需要从羊的姿势、体膘、羊毛、皮肤、黏膜、饮食等方面进行判断,当羊出现了异常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的诊断,常见的羊病治疗方法如下:
第一,口服药物治疗,将药物溶解到水中,制作成混合的液体,然后饲养人员抬高羊的嘴巴,将药物直接喂到羊的嘴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技巧,一般情况下,饲养人员需要右手拿药物,左手腾出两根手指伸入到羊口中,对羊的舌头进行按压,待羊张开口再给药,需要注意的是,药瓶要伸入到羊舌头的中段,从而避免给药过程中出现呛药的情况。在口服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如果羊表现出打呛,需要停止,等羊恢复后再继续操作,如果羊的月龄比较小,那么需要采用注射器的方式给药,或者直接将药物研磨成粉末,撒在其舌头上,保障药物能够被吞服。比如羊干瘦病,就可以采用口服药物的治疗方法,根据羊的体重,口服适量的钙片,每日一次,连续服用5天即可。
第二,注射药物治疗,采用专业的注射工具,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羊的皮肤里,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在注射药物之前,饲养人员需要对医疗工具进行清洗、消毒,采用沸水消毒的方式即可。一般注射治疗分为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以及静脉注射,其中皮内注射一般在羊尾或者臀部位置进行注射,当注射部位出现黄豆粒大小的凸起时,即可拔出针头;皮下注射法则是将药物注射到羊的组织表层与身体之间的位置,一般采用脖子或者臀部的软组织部位进行注射,注射器注入后,可以摆动,且无回血现象,即可注射操作;肌肉注射一般在颈部,沿着羊的皮肤径直插入,如果羊比较瘦小,则需要倾斜插入;在静脉注射中,需要将药物注射到羊的血管中,一般从羊颈部给药,通过血液的流动,将药物迅速扩散到全身。比如,在羊烂嘴病中,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羊的嘴部出现溃烂,属于口腔类疾病,就可以采用注射药物的方法,一般需要对嘴部进行处理,采用盐水清洗冰敷等,然后注射三羊开肽,直到羊恢复健康即可。
第三,灌肠药物治疗,一般在羊出现肠炎类疾病时,需要采用灌药的方式治疗,使羊保持站立的姿势,将润滑类药物涂抹在导管上,然后缓缓注入到羊的肠道中,完成药物的注射,在拔出导管时,需要按压臀部,防止注入的药物流出,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剂量,避免过量。
第四,穿刺药物治疗,羊腹部比较宽,因此,也可以采用腹腔穿刺的方式进行给药,一般情况下,在治疗内脏疾病或者营养类物质补充时,会采用这一治疗方法。在穿刺之外,需要对羊进行剃毛与杀菌处理,防止细菌等病原的二次感染,在清洁杀菌之后,采用专业的工具进行给药。
3羊病的预防措施
3.1加强宣传和监督
应加强防疫宣传和防疫监督工作,提高羊疾病的预防成效。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以及其他的新媒体渠道,广泛普及关于羊病的知识。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需要加大对各类羊病的监管,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羊病的治疗经验,制定科学的羊病防控计划,有效控制疫病,降低疫病的危害。在传染病防疫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检疫制度,严格落实隔离措施,加强产地检疫、流通环节检疫,大幅度降低传染病发生的概率,提高治疗效率。有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本地区养殖户的管理,充分了解养殖户的养殖规模,掌握各养殖场所中的基础设施,定期对各养殖场所进行卫生检查和防疫检查。
3.2优化养殖环境
当前很多养殖户忽略羊圈的清理工作,造成部分羊患上了羊腐蹄病,形成蹄部感染,这种病会传染给其他羊,病症表现为发烧、食欲不振、跛行等,羊蹄间还会出现红肿、出血等现象,严重的会导致羊蹄溃烂变形,使羊长期卧地不起。除此,养殖环境不佳极容易滋生细菌、病菌,造成羊群感染而患病。因此,应优化养殖环境,时常关注羊的水槽、食槽等卫生情况,一旦发现污染,应立即更换,避免羊群患上肠胃疾病。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化养殖设备已经逐渐投入到实践工作中,例如饲料搅拌机、病羊无害化焚烧炉、粪便清理机、自动化饮水设备等,可全面优化羊群的养殖环境,有条件的养殖户应积极引入先进设备,全面改善羊的生活环境,提高饲养质量。
3.3严格落实检疫工作
羊的养殖主要以养殖场养殖为主,养殖场在购买羊时,渠道比较丰富,这就涉及了外来羊群检疫工作,只有严格落实检疫工作,细化各个检疫环节,才能够保障羊的健康。检疫工作人员自身素养的提升,也十分重要,部分检疫工作人员尚未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检疫过程中,存在懈怠的心理。所以,需要强化检疫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根据国家的规定,严格依据流程开展检疫工作,当养殖场购买外来羊群时,需要与原有羊群进行隔离,然后对外来羊群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在确定外来羊群安全性之后,再与原有羊群共同饲养。除此之外,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查羊群的情况,深入了解羊的健康状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羊疫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羊群免疫力。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养殖户能够认识到羊疫病防控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确保羊群的健康和安全,为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未来,应继续加强研究,探索更多高效、低毒的防治方法,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佳乐.羊疫病预防控制与治疗措施探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4,(09):70-72.
[2]李春霖.羊疫病的中兽医治疗和预防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3,44 (1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