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技术的创新发展
沈杰
浙江多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30
摘要: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职业卫生问题日益凸显,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技术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聚焦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技术,分析其创新发展的必要性,阐述当前监测技术在技术手段、设备以及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成果。从实时在线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智能感知技术的应用,到新型传感器、便携式监测设备、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研发,再到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共享机制、动态评估体系的构建,全方位展现监测技术的创新方向与趋势,旨在为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创新发展;监测技术;监测设备
引言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常伴有各类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产生与排放,严重威胁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职业卫生监测作为保障化工从业者健康的重要手段,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传统监测技术存在效率低、覆盖不足、实时性差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化工行业对职业卫生监测的新需求。在此背景下,推动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技术的创新发展迫在眉睫。通过技术创新,可提升监测的精准度与效率,及时发现潜在职业危害因素,为化工企业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提供有力依据,从而保障从业者的职业健康,促进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
1.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技术手段的创新
1.1 实时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实时在线监测技术是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创新的关键。传统监测定期采样送检,结果滞后,难以及时反映危害。在线监测借助传感器与物联网,可对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危害因素持续实时监测。像气体传感器能实时监测硫化氢、氯气浓度,超标即报警,提醒人员防护。数据还能实时上传监控中心,方便企业及时掌握情况、科学决策,有效防控职业危害。
1.2 生物监测技术的拓展
生物监测技术从人体健康角度出发,对化工从业者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代谢产物进行检测,为职业卫生监测提供了新视角。与传统的环境监测不同,生物监测能够反映从业人员实际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水平以及这些物质在体内的蓄积情况。例如,通过检测尿液、血液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可判断从业人员是否受到铅、汞等重金属污染。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监测技术不断拓展,检测方法更加灵敏、快速,如免疫分析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物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化工从业者的职业健康风险。
1.3 智能感知技术的融合
智能感知技术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带来新突破。该技术能够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自动识别工作场所中的异常情况。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可提前发现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变化趋势,为企业预防职业危害提供前瞻性指导。同时,智能感知技术还可实现对监测设备的智能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预警,保障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提升职业卫生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2.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设备的创新
2.1 新型传感器的研发
新型传感器研发是提升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设备性能的关键。传统传感器在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上存在局限,难以满足复杂化工环境需求。新型传感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检测性能更高。像纳米材料传感器,因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能更灵敏检测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光纤传感器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可远距离传输,适用于危险区域监测。这些新型传感器为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持。
2.2 便携式监测设备的改进
便携式监测设备因操作简便、移动灵活,在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现场监测中至关重要。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持续升级,不仅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便于携带操作,功能也更加多元,能同时检测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以新型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为例,它可检测常见有毒有害气体,还能实时显示数据、存储历史记录,并借助无线通信传输至监控中心。此外,其续航能力显著提升,采用新型电池技术,延长了工作时长,契合化工企业现场长时间监测需求。
2.3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构建
自动化监测系统集成多元设备与技术,推动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自动化。借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自动完成样品采集、分析、数据处理等流程,降低人工误差,提升监测效率与准确性。如粉尘监测系统按预设程序自动采样、分析浓度,并实时上传结果至管理平台。此外,系统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设备故障时自动报警并提供维修提示,确保监测工作正常运转,降低企业运维成本。
3.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管理模式的创新
3.1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
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该平台集成监测设备、数据处理与信息共享等功能,集中管理分析监测数据。企业管理人员能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各工作场所监测数据,直观掌握职业危害情况。平台还具备数据统计、分析及报表生成功能,深入挖掘数据,为企业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平台可与企业安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集成,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效能。
3.2 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提高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数据的利用效率。在化工行业中,不同企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数据不流通的问题,影响了对职业卫生危害的整体认识和防控。通过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企业可以与相关监管部门、科研机构等进行数据共享,实现资源整合。例如,企业将职业卫生监测数据上传至共享平台,监管部门可及时掌握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有效监管;科研机构可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相关研究,为化工企业提供更科学的职业卫生防护建议。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化工行业职业卫生监测工作的协同发展。
3.3 动态评估体系的构建
动态评估体系能够根据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职业卫生监测策略和防护措施。化工企业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等因素的变化,会导致职业危害因素发生改变。传统的评估方式难以适应这种动态变化。动态评估体系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监测数据,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对职业卫生状况进行动态评估。例如,当企业引进新的生产工艺时,动态评估体系可迅速评估该工艺可能带来的职业危害,并调整监测方案和防护措施。同时,动态评估体系还可对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职业卫生监测工作的有效性。
4.结语
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技术创新,对保障从业者健康、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借助技术、设备与管理创新,监测精准度、效率及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实时在线、生物监测、智能感知等技术应用,新型传感器、便携与自动化监测设备研发,以及信息化平台、数据共享机制和动态评估体系构建,有力推动了监测工作。但化工行业发展迅猛,监测技术需持续革新。未来,应强化技术研发,深化多技术融合,完善管理模式,以应对新挑战,守护从业者职业健康。
参考文献:
[1]席杭闽,谈利,商懿,等.化工企业职业卫生评价方法及应用实践研究[J].科技风,2024,(13):98-100.
[2]邓滔.探究小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监测与职业卫生安全问题[J].化工管理,2022,(34):110.
[3]苏志丽.中小化工企业职业卫生检测及其安全问题探究[J].化工管理,2023,(3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