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评价分析

作者

李国金

四川国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的评价与分析。分析施工特点和风险来源后,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估。研究有助于施工企业准确识别和评估进度风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工程顺利、按时完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技术复杂、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进而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进行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一)施工条件复杂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位于河流、峡谷等自然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等因素都可能给施工带来困难。例如,不良地质条件可能导致边坡失稳、地基沉降等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恶劣的水文气象条件,如暴雨、洪水等,可能会中断施工,造成工期延误。

(二)技术要求高

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水工结构、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等多个专业领域,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例如,大坝混凝土浇筑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温度和施工缝处理等技术参数,以确保大坝的质量和稳定性。技术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进度风险。

(三)建设周期长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大,工程量大,从项目规划、设计到施工完成,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在漫长的建设周期内,市场环境、政策法规、技术发展等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对施工进度产生不利影响。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来源

(一)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包括地震、洪水、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破坏力大的特点,一旦发生,可能会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和工程设施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施工中断,延误工期。

(二)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源于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过关、新技术应用失败等。如果在施工前没有对工程的技术难点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选择了不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案,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影响施工进度。此外,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虽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如果应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施工失败,延误工期。

(三)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包括项目管理组织不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施工计划安排不当、合同管理不善等。项目管理组织不合理可能导致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工作效率低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可能无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施工计划安排不当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施工进度不均衡;合同管理不善可能会引发合同纠纷,影响施工进度。

(四)资源风险

资源风险主要指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资金资源的供应不足或不及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如果人力资源短缺、物资供应不及时或资金周转困难,都可能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能够科学、准确地反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的本质特征,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应具有明确的科学依据。

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应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影响施工进度风险的各个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施工进度风险的状况。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具有可获取性和可量化性,便于收集数据和进行计算分析。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的来源和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构建了如下施工进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自然风险指标:包括地震风险、洪水风险、暴雨风险、泥石流风险等。

技术风险指标:包括施工技术方案合理性、施工工艺成熟度、新技术应用成功率等。

管理风险指标:包括项目管理组织合理性、管理人员素质、施工计划合理性、合同管理有效性等。

资源风险指标:包括人力资源充足率、物资供应及时性、资金供应稳定性等。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评价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向量和进行一致性检验等步骤,确定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方法。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评价问题分解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为施工进度风险评价;准则层包括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资源风险四个方面;指标层为具体的评价指标。

构造判断矩阵:根据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采用 1 - 9 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

计算权重向量: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进行一致性检验:为了确保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当一致性比例 CR < 0.1 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它可以将模糊的、难以量化的评价因素进行定量化处理,从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

确定评价因素集:将构建的施工进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因素集。

确定评语集:根据评价的需要,确定评语集,如 “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

确定隶属度矩阵:通过专家打分等方式,确定各评价指标对不同评语的隶属度,从而得到隶属度矩阵。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将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权重向量与隶属度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五、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控制措施

(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的认识,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开展风险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

(二)优化施工技术方案

在施工前,应对工程的技术难点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邀请专家进行技术咨询,优化施工技术方案。选择成熟、可靠的施工工艺,避免盲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组织,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选拔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施工进度均衡。加强合同管理,严格履行合同条款,避免合同纠纷。

(四)加强资源管理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时调配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满足施工要求。加强物资管理,建立物资供应保障体系,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合格。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预算,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合理使用,避免资金短缺影响施工进度。

(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施工进度风险预警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当风险指标超过预警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评价与控制对工程顺利完成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施工特点和风险来源,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估,以准确判断施工进度风险。采取加强风险管理、优化技术方案、完善管理体系、加强资源管理及建立预警机制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确保施工目标实现。未来应持续完善风险评价和控制方法,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支持水利水电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评价分析[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4,7(05):137-140.

[2]黄院亭.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进度风险分析[J].居舍,2021,(13):49-50.

[3]陈文林.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2):114-115.DOI:10.15979/j.cnki.cn62-1057/s.2020.1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