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探讨

作者

胡顺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大气污染作为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汽车使用量的增加、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威胁生态环境及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环境监测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能够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和信息支持,使得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更加高效、精准。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的出现为环境监测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着环境监测工作模式及理念的革新。本文以云南省的大气污染现状入手,分析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并提出优化措施以提升环境监测质量,进而维护大气环境质量,满足生态文明的建设需求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作用;措施;云计算平台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受到汽车数量增多、产业发展变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整体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不仅影响到环境质量,也限制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成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重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当前的大气污染物以细颗粒物、二氧化硫等物质为主,而环境监测作为控制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旨在通过多种路径来掌握区域内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排放量以及发展特征,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其次环境监测也能够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估,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明方向。

1 云南省大气污染现状

受到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大气污染状况仍然严峻,尽管各地一直致力于对环境的保护和防治,使得大气污染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在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仍然迟迟得不到解决,影响到区域内的整体环境质量。大气污染物中的气体种类及状态见表1。通过对云南省的大气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典型问题为臭氧污染情况严重。根据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在2023年云南省的臭氧年均浓度高达60μg/m³,且以3~8月也就是春夏季最为突出,高峰值能够达到210μg/m³,这远远超过了国家所规定的160μg/m³的8小时标准[1]。大气污染物种以有机化合物为主,能够占到总数的50%左右,而后以氮氧化物最为常见,占到总数的30%左右,剩余则为自然源[2]。在大气污染物的制造中,以工业排放、交通尾气产生的废气最多,成为威胁大气环境质量的元凶。尽管近年来云南省有意发展旅游业等轻工业,但不少地区仍然还是坚持传统工业制造,如火力发电、化工生产等,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有机化合物,使其进入到空气中影响到大气环境质量[3]。其次,人们生活条件的提升使得汽车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云南省的汽车使用量逐年提升,特别是私家车的数量显著增长,使得交通尾气成为污染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汽车尾气的排放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使其城市等人口密集区域的空气质量受到汽车尾气的影响较大。除此之外,云南省被称为我国西南的“铜都”,其具有丰富的锡、铅、铝以及锌的储量[4]。同时也含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在曲靖陆良、玉溪红塔区以及普洱景谷等地都检测到油气资源。我国在传统经济结构模式下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性较大,在开发利用这类资源的过程势必会导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加剧大气污染[5]。

2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2.1提供监测数据

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需要建立在精确的数据基础上,才能够保障治理工作的精准、有效。借助环境监测能够掌握与大气污染相关的各项数据信息,了解当前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含量及分布特征等,而后根据获取的信息来开展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确保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并评估治理效果[6]。环境监测通过运用多样化的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对大气环境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并结合治理需求来制定完善的治理方案,能够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高效治理,确保大气污染治理效果。

2.2检测环保设施治理效率

环境监测作为大气污染治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通过环境监测来评估当前的环境污染状况,并结合大气污染治理目标来明确检测污染物的具体数值与标准,从而检测相关企业在污染物的排放中是否符合治理标准,评估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环保设施的实际治理效果是否符合设计标准,确保治理效率。通过环境监测来获得准确的数据,能够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分析来评估企业内对环保设施的应用及维护状况,确保企业的环保工作实施到位,同时还能够为当地的环境主管部门提供依据,引导管理部门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监管与处理,提升企业的整体重视程度,增加对环保设施的投入,从而提升治理效率[7]。

2.3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能够借助监测平台实现对城市环境的实时监控,将最新的信息技术与环境监测目标相结合,借助智能化、数字化的手段来监测大气环境状况,从而实现对大气污染的自动识别,确定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别及严重程度,还能够借助传感器设备来对大气中的气体状况进行分析,将空气中的气体成分、颗粒物含量等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传输到对应的数字化平台中,从而保障环境监测的准确度。

2.4为环保设施升级提供依据

在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一直以重工业作为主要产业类型,这使得大气污染问题突出,但伴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如何促进产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将环境监测应用于大气污染治理中,能够对企业的环保理念进行革新,让企业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自身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引入完善的环保设施来满足企业环保生产需求。借助环境监测能够实现对企业环保设施的有效监控,分析企业的生产排放是否符合环保治理需求。例如,在石油企业中涉及到对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通过在石油的开采及加工过程中运用环保设施,能够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环境监测能够实时反映出企业生产周围环境的变化,据此确定环保治理的目标及方向,为环保设施的优化升级提供依据。

3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措施

3.1优化治理方法

大气污染的治理离不开正确的方法指导,如果我们对环境监测的应用方式不当,不仅难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反而会阻碍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环境监测的应用中,要将数据分析、预警和综合评估等多项功能联合到一起,从大气污染的实际状况出发来设计治理方案,才能够确保治理方案的有效性。首先,环境监测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借助智能化技术来对当前的大气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利用大数据自动挖掘数据规律,评估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污染的发展,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8]。其次,要确定大气污染的防治重点,对企业生产中的固定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如石油开采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其中废气的排放会直接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环境监测要以石油开采中的废气为监测重点,从而实现对监测方案的优化。在利用环境监测技术的过程中,要主动将新兴技术与之融合,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对环境监测的工作模式进行优化,实现对大气污染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便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建立数据共享制度,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大气污染相关的数据及治理结果在数据平台上进行公示,有关部门及民众能够了解企业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成效,并利用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果来警示其他企业或组织,呼吁全体民众都参与到大气环境治理中。

3.2强化对监测技术的应用

环境监测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多种技术的支持,而考虑到石油企业的防治需求及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水平,目前以物联网、遥感技术、红外光谱技术等为主,在企业环境监测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借助传感器实现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通过物联网传输到计算机设备上,让企业及环境监测人员能够明确生产过程中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类型、含量及分布范围等。遥感技术则能够对城市热岛效应进行监测,通过定量分析的形式来掌握区域内的温度、水分等的变化,并合成遥感图像来为污染治理提供依据。红外光谱技术是对红外线的一种有效利用,通过对有机物分析采用红外线进行照射的形式,能够反映出对应的化学键、功能基团,从而实现对有机物分子的准确识别[9]。将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中,能够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的类型进行判断,便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在有关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将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北京温室气体的监测中,结果显示其能够实现对二氧化碳、三氮化氢等污染物的持续性监测。由此可见,将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中能够实现对大气环境的有效监测,且这种监测是远距离的、实时的,操作便捷,对于设备要求不高,还能够实现持续性监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监测中,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3.3完善环境质量控制体系

制度作为环境监测实施的根本依据,要想发挥出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效果,需要依靠完善的环境质量控制体系做支撑,明确环境监测的内容、标准及具体的实施方法等,使得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做到有制度可依,确保环境监测的有效性。为此,环境监测工作过人员要对企业生产等环节中的大气环境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结合企业的经营实际来确定治理目标。例如,在云南省的大气污染问题中以臭氧最为突出,而石油企业在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废气,如钻井时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燃油燃烧设备的过程中也会排放大量废气,石油和天然气本身也会排放苯、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都会使得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含量增多。那么在制定环境监测目标的过程中,就要根据企业的废气排放及当地的实际空气状况来制定监测目标及内容。立足于实际来建立完善的环境质量控制体系,要求环境检测管理人员能够按照标准操作,保障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其次,监测机制的建立仅仅依靠企业或个人是无法实现的,而是要求当地的环境管理相关部门进入到监测机制的构建中,从制度层面来保障监测机制的落实,提升环境监测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对应的奖惩措施来提升人员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度[10]。对于在环境监测中积极主动、表现良好的人员及时给予鼓励,能够进一步强化人员的监测积极性,而对于伴有态度消极、违规操作等的员工则需要按照对应的标准给予惩罚,让人员看到企业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3.4构建云计算平台

企业要重视对新兴技术的运用,通过将云计算技术纳入到环境监测中,实现对空气质量的实时持续监测,并构建数据模型来进行风险预警,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在进行云计算平台的架构中,通过借助PM2.5检测设备来采集相关的空气质量信息,并利用GPRS满足数据传输需求,利用服务器实现对数据的接受与初步处理,监测不同监测点的空气质量状况。在这个过程中,配置的摄像头会自动对污染物的排放过程进行记录,并将图像或视频传输回服务器中。管理人员通过进入到云计算服务器终端,就能够随时了解不同监测点的大气污染状况。

云计算平台应用于环境监测中具有显著优势,一方面其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实时接收与处理,相较于传统的人为监测或机器监测的监测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数据在进入到云计算平台后,能够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分类与整合,并划分为对应的索引类目下,管理人员通过索引能够及时、准确的找到所需的监测点及监测信息,便于实时处理。除此之外,云计算平台还能够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储存,搭载秒级查询功能,满足管理人员的多种使用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企业、组织及个人的全方位参与,形成合力以提升治理效果。本文通过从云南省的大气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虽然整体大气污染状况得到了改善,但以臭氧问题为主的大气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其中汽车排放、工业生产成为引发大气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环境监测作为大气污染治理中的重要环节,其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干预手段来尽可能的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类型、含量等,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依据,使得治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得到保障。文中提出通过优化治理方法、加强对监测技术的应用等多种路径来强化环境监测的实施效果,借助多种数字化监测设备与技术,来不断提升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维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邹晓龙.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J].清洗世界,2024,40(12):124-126.

[2]卓巧.探究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环境与生活,2024,(12):76-78.

[3]陈米华.环境监测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清洗世界,2024,40(11):113-115.

[4]殷迪.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21):119-121.

[5]邢妍.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清洗世界,2024,40(09):130-132.

[6]冯汉坤.环境监测管理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4,42(09):161-163.

[7]张薇.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与策略[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4,37(08):74-76.

[8]杨哲荣,邱慧晶.浅析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15):57-59.

[9]李孟璇.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探究[J].生态与资源,2024,(07):117-119.

[10]张玉喜.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4,37(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