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 H2O2 )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徐子帆 廖强 马茹 段岩松
临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临沂 276002
正文:自 1818 年 Thenard 首次通过过氧化钡与硝酸的反应合成 H2O2 以来, H2O2 越来越受到关注,并被列为世界上 100 种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1]。 H2O2 是一种多用途、多功能的化学物质,作用之一就是作为一种高效、有益环保的氧化剂。其活性氧含量最高( 47.1%w/w ),在其反应中不产生有毒副产物,只有 H2O 和 O2 。根据这些优点, H2O2 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的领域,废水处理和消毒,以及在纸浆和造纸行业。
目前, H2O2 主要是通过蔥醌(AQ)法生产的,它面临着高成本、巨大的能量输入、污染物产生甚至爆炸的风险[2]。通常 AQ 的氧化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在有机溶剂中用 Ni 或 Pd 催化剂氢化 AQ(HAQ);(2)在空气或富氧环境中氧化 HAQ;(3)提取 H2O2 并将 HAQ 循环为 AQ;(4)对 H2O2 提纯分离。多步的氢化和氧化反应需要高能量输入。此外,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如 2-乙基对苯二酚、磷酸三辛酯、叔丁基脲和 K2CO3 碱液)、废气(均三甲苯异构体)和固体废物(活性氧化铝)。因此,蒽醌法对环境破坏较严重,故亟需更绿色、清洁的生产工艺与方法。近几年,通过光催化工艺生产 H2O2 受到广泛关注,这是 H2O2 化学的一个有意义的突破[3]。
与蒽醌氧化和直接合成工艺相比,光催化方法不使用危险的氢气,只需要地球上丰富的水和氧气作为原料,可再生太阳能作为能源供应和半导体作为光催化剂。此外,整个过程中没有污染排放。得益于这些特点,光催化生产 H2O2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通常,在光催化剂上的反应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光子被半导体光催化剂吸收。如果光子的能量大于光催化剂的带隙,价带(VB)中的电子被激发到导带(CB),而在 VB 中留下空穴。因此,这一步产生了带负电荷的电子(e-)和带正电荷的空穴(h+ )对。第二步,光诱导的 e-和 Δh+ 分离并迁移到光催化剂表面。第三步,载流子与光催化剂表面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同时,光诱导的 e-和 h+也相互重组,不参与任何化学反应。目前,人们认为 H2O2 可以通过间接的两步单电子还原
)或直接的一步两步电子还原( O2H2O2 )路线。
光催化剂是实现 H2O2 产生的关键。二氧化钛( TiO2 )由于其化学结构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其物理、光学和电性能,是目前为止研究最广泛的光催化剂。[5]用 TiO2 光催化生产 H2O2 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纯 TiO2 由于带隙大,存在光吸收差的严重缺点。特别是,对纯 TiO2 光催化剂,过氧化氢的产生量非常低( <0.2mM ),远非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所以,寻找其他的产 H2O2 的光催化剂迫在眉睫。类石墨烯二维片层结构的 C3N4 ( g-C3N4 )是一种典型的聚合物半导体,其结构中的 CN 原子以sp 杂化形成高度离域的 π 共轭体系。相比于其他的光催化剂,它的优点十分突出:能够吸收可见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并且无毒、来源丰富、制备成型工艺也简单。 g-C3N4 的带隙约为 2.7eV ,使其成为可见光响应的潜在光催化剂,此外, g-C3N4 具备其适当的能带结构,对于产生 H2O2 ,它的导带(-1.3VvsNHE)对促进 O2 的还原(-0.28VvsNHE)是适当的位置,而价带电位(1.4VvsNHE)低于金属氧化物,可以有效防止 H2O2 的氧化分解。因此, g-C3N4 迅速成为光催化生产 H2O2 的闪亮明星[22]。Yang 等人[6]在 g-C3N4 纳米片上组装过甲基酰亚胺(PI),构建了一个全固态 Z 型异质结,促进光生电流的分离,实现了 2 小时 124μmol 的 H2O2 产量。
太阳能驱动光催化工艺生产 H2O2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有希望的结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进一步发展空间。现有的光催化剂的 H2O2 产率仍然相对较低,这远远不是工业实际应用的要求。对阳光的响应差,光生物种的高重组率,低选择性以及快速分解生成过氧化氢的主要困难也制约着 H2O2 的工业化生产。未来,研究人员将从催化剂设计、反应机理研究以及工艺优化等方面入手,着力推动光催化合成H2O2 技术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Kazuhiko Sato. A "green" route to adipic acid: direct oxidation of cyclohexenes with 30 percent hydrogen peroxide[J]. Science, 1998, 281: 1646-1647.
[2]Qiu Jianhao. Ligand functionalization on Zr -MOFs enables efficien t visible-light-driven H2O2 evolution in pure water[J]. Catal. Sci. Technol., 2023, 13: 2101-2107.
[3]Takashi Hisatomi. Recent advances in semiconductors for photocat alytic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J]. Chem. Soc. Rev. 2014, 43: 7520-7535.
[4]Zhi Qianjun. Piperazine-linked metalphthalocyanine frameworks for highly efficient visible-light-driven H2O2 photosynthesis[J]. J. Am. Chem. Soc. 2022, 144: 21328-21336.
[5]Qiu Jianhao. Modifi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photocatalysts [J]. Appl. Catal. B: Environ., 2018, 231: 317-342.
[6]Yang Liping, Two-channel photocatalytic production of H2O2 over g-C3N4 nanosheets modified with perylene imides[J]. J. Catal. 2017, 352: 274-281.
本文由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202410452017)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