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使用与维修保养问题分析
牛石朋
云南尚捷电梯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电梯安装、使用与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首先,分析了电梯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包括机房设备、井道设备、轿厢与对重、层站设备等关键部分。接着,详细讨论了电梯安装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井道检查与验收、设备安装精度、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并探讨了这些问题对电梯安全性能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安装前检查与验收、建立监控与预警机制、提高维修保养人员专业素质、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加大维修保养资金投入等改进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为电梯的安装、使用与维修保养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电梯;安装;使用;维修保养;安全性能;改进措施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电梯作为一种重要的立体运输方式被大量采用。因此,如何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几年电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使电梯在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存在的问题不但会降低电梯的服役年限,而且会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对电梯在安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方法,是保证电梯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论文从理论和构造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安装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安装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给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法和意见,以期为我国的电梯产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电梯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一)电梯的工作原理
电梯采用曳引传动方式,利用牵引索牵引轿厢及配重进行升降。吊索套在吊链上,将吊箱与吊重物相连,构成密闭的回路。当曳引机通电旋转时,曳引轮通过摩擦力带动曳引绳移动,从而使轿厢和对重在井道内上下运行。通过对车辆的高速行驶进行准确的控制,保证了车辆的平稳和安全。为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还配置有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等安全设备[1]。
(二)电梯的主要结构
1、机房设备
作为电梯的关键部件,电梯的机房设备是电梯的关键部件。曳引机作为提升机的动力来源,由电机带动提升轮,并借助钢索与提升轮间的摩擦,完成提升车辆及对重量的提升。而控制柜主要是通过信号处理,逻辑判断和传动控制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精密操作,从而保证了电梯在预先设定的程序下安全顺利地运行。限速器是对电梯的转速进行监控,在车速超出设定范围时,可启动安全钳,将电梯制动,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另外,在机房中,还有电源装置、信号装置和润滑油装置等附属装置,为整个电梯的安全和维修提供了保证。
2、井道设备
井道设备是电梯的主要部件,它由导轨,对重,缓冲器,限速器绳,拉紧机构等组成。该轨道可为电梯和配重的竖向移动提供一条可供升降的通道。对重通过与轿厢连接的钢丝绳与轿厢同时移动,达到平衡轿厢重量和降低电梯负载的目的。缓冲器安装在井道底部,主要是为了吸收电梯或对重物撞击时产生的碰撞能量,避免因电梯或对重跌入大坑而引起的损伤。在电梯运行的转速超出规定的转速时,自动控制系统启动安全钳,将电梯应急停车。以上各部分组成了升降通道,为电梯的安全提供了保证。
3、轿厢与对重
电梯的轿厢与对重是电梯系统中两个关键的运动部件。轿厢是用来装载旅客或物品的载体,它一般包括车厢底、车厢壁、车厢顶部和车厢车门,车厢内安装了操作面板、照明设备和通风装置等,为旅客们带来一个舒服的乘车环境。对重则与轿厢通过曳引绳相连,位于轿厢的对侧,它的主要功能是使车厢的质量得到均衡,减轻升降机的载荷,同时增加了电梯的平稳和工作效率[2-3]。电梯轿厢与电梯对重在电梯的带动下,电梯沿轨道作上下移动,利用电梯钢丝绳与电梯车轮间的摩擦来达到电梯的升降。轿厢机采用自重均衡的结构,既节约了能源,又保证了行车的顺畅性与安全性。
4、层站设备
层站设备是与旅客进行直接互动的一种装置,其功能有:层站显示屏,呼叫按钮,楼层门,楼层信号等。层台显示屏是用来显示目前的电梯状况及目前所处的楼层,以便于使用者随时掌握其所处的位置[4]。呼叫按键可让旅客在每一层呼叫升降机的呼叫讯号。楼层大门设于各楼层升降机进口,并与轿厢门相结合,以保证旅客出入时的安全性。各楼层站台的信号是对旅客发出的呼叫进行采集、处理,并将相应的信息反馈到电梯的控制器中,以达到对电梯进行自动化的安排与操作控制。
(三)电梯的分类与应用
电梯的种类及用途十分繁多,依其类别而定,其种类及用途亦不尽相同。根据使用情况,电梯可以分为载客电梯,载货电梯,医疗电梯,杂物电梯,观光电梯,车辆电梯,船舶电梯,建筑施工电梯和部分特种使用电梯。比如,旅客升降机经常被应用在商业大厦,写字楼,居民区等地方,它是为运送旅客而设计的,它具有更高的航速,具有不同的装载能力和大小,并经常装备有现代的操纵系统。而货运电梯则主要应用在仓库,工厂,商场等地方,特别为运输物品而设计,经久耐用,承载力高[5-6]。医疗电梯是一种装载容量大,可运载大量床位及医疗器材的大型升降机,一般都配有急救电话,适合医院、诊所等医疗单位使用。另外,还有一些特种使用电梯,如观光电梯,汽车电梯,船舶电梯等,其设计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电梯可分为交流电梯、直流电梯、液压电梯、齿轮齿条电梯、螺杆式电梯等。根据车速的不同,升降梯可以划分为低速升降梯,中速升降梯,高速升降梯和超高速升降梯。根据有无驾驶员的电梯可以划分为有驾驶员的电梯和无驾驶员的电梯。根据控制模式的不同,可以将电梯划分为手动开关控制、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升降机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涵盖住宅、商用、公用、工业、特种用途等。目前,电梯正朝着智能化、节能化、多功能化、安全化方向发展。
二、电梯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电梯井道的检查与验收
按照有关规程,井道的大小和构造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井道照明是否达标,坑底是否平坦,没有积水,是否有充足的缓冲等安全装置,缓冲器的电气安全装置是否满足要求,在作用之后能够防止电梯的启动,重运行区域是否设有隔障保护,底坑内的电气装置是否完整,是否具有良好的性能,限速器、安全钳等安全装置是否满足安全要求[7]。总承包或施工方组织验收,并对检验的结论做详尽的记载。经过严密的检验和测验,能防止由于不科学的设计、建造等原因造成的电梯在安装、使用中出现问题,确保保证电梯的安全可靠。
(二)电梯设备的安装精度问题
在电梯安装中,机械装置的装配准确性是决定其使用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比如,如果轨道的垂直线和平行性不符合要求,就会引起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摇晃、噪声等现象,降低车辆的舒适性和行驶的平稳性;当传动主机不稳定时,会引起震动,严重降低电梯的工作寿命及工作效能;限速器和安全钳等安全构件的装配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乘坐者的人身安全,如果没有正确地安装,很有可能在突发事件中失去作用,导致事故发生。所以要严格依照生产厂家的规范及规范来进行,保证各部分的装配准确性,为提升机的安全性奠定基础。
(三)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问题
电气安装中存在的问题有:电气连接不牢固,电气元件安装不当,接地不良等。比如,终端没有固定好,或者电线接得不好,都会造成电线的不稳定,造成了短路或断开。由于装配者不了解元器件的作用及安装地点,故不能准确地进行电子元器件的装配,影响到电路的正常运行。另外,由于地线连接点的松弛或较高的接地电阻,也会引起地面的不稳定,危及到电梯的正常使用[8]。电气设备在测试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些故障,主要有短路、断路和接触不良等。比如,电线的绝缘被破坏或者连接不当都会引起电线的短路,而电线的断裂或者终端的松脱也会引起电线的断裂。一般在终端、插座等地方出现的接触问题会引起供电不稳或者信号传递的中断。利用多功能仪表测量线路电阻,查找短路点,修理或替换损坏的电线及损坏的电器部件等。
(四)对电梯安全性能的影响
在电梯的安装中,其安装的准确性与质量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性。首先,电梯竖井的尺寸、垂直度及导向装置的位置是否正确,将会对电梯的顺利与安全产生重要的作用。若以上各项指标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轻则引起轿厢振动,产生异常噪声,严重时甚至会降低其服役年限。其次,由于一些重要的设施如曳引机和控制柜的装配误差,会造成升降机的不平稳和失效的危险。另外,由于电力线路的设置和调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接线不当或接地不良等都会引起短路、断路,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等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故障,不但会使车辆无法使用,而且还会危及到旅客的人身安全。
三、改进电梯安装使用与维修保养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安装前的检查与验收
要解决电梯在安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做好安装之前的检验和验收工作。首先,施工企业要对井道尺寸、井道深度、顶层高度等工程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保证满足生产厂家的规范。其次,在施工之前,要由有关部门对升降机竖井、机房的地基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达标的,要立即进行修理,通过后才能签字。另外,对进场的电梯零件也要进行开箱检验,确认零件与合约上所订的规格相符,有没有缺陷或质量问题[9-10]。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检测和验收手段,防止由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而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二)建立电梯使用过程中的监控与预警机制
针对电梯在使用、使用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方法。通过在电梯重要部件上加装加速度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实现对电梯工作状况的实时监控。该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关键参数,如速度,位置,温度,湿度等,并精确地传送到监测中心。在监测中心,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对大量的原始传感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构建工作状况评价与失效预报模型,实现对电梯运行状况的准确识别与隐患预报。实时监控系统将电梯的工作状况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出来,当有任何一个指标发生了不正常的情况,就会立刻用鲜艳色彩及语音警告来提醒工作人员。建立不同风险级别,针对不同的传感信息,给出对应的报警等级,提醒维修人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这样的监测和报警系统不但可以提升对电梯失效的预报精度和时效性,而且可以减少意外的几率,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
(三)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提高电梯维护管理队伍的职业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强化职业训练,让维修人员熟知升降机各个零件的维护内容和要求,掌握有关零件的故障类型,并掌握清洗、润滑、检测与调整的技巧。其次,要加强电梯电气设备的故障检测和处理,主要是对电梯供电线路、安全线路和电梯运行线路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通过技术水平鉴定,根据有关的职业技术水平,对维护工人的资格进行鉴定,激发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要让维护工作人员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才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发展。从而使维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得到了切实的提升,保证电梯的安全性。
(四)完善电梯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为进一步健全电梯行业的法律、规范,应采取如下措施:建立一个统一的电梯安全法,从设计、生产、安装、维保到使用等各个环节,对电梯的设计、生产、安装、维保和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和规定进行规定,并对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和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进行界定。健全电梯安全监管体系,确定电梯的安全责任,建立电梯中修、大修(更新)技术鉴定、强制淘汰等技术规范。完善安全评估、解读结论、制定方案、定价咨询、改造(改建)申请、工程实施、监理验收和投入使用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电梯维修诚信评估机制,健全电梯设备、维保单位和维保员工的综合诚信评估机制,促进以维保结果为引导的市场价格机制,创造质价相符、质优价廉的良好竞争氛围[11]。
(五)加大维修保养资金投入
要增加对电梯的维护和维护经费的投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维修基金,用于对电梯的保养经费进行专门的管理,以防止由于经费短缺而无法得到良好的保养。其次,要拓展融资途径,将电梯维修费用不得低于10%,充分发挥其增值收入的功能,将政府财政收入投入电梯安全评估、购买保险和维护与更新等方面,促进电梯综合保险的研发,对电梯保费进行补助,健全财政扶持措施,促进有问题电梯的安全评估与修缮。另外,要加强对业主履约的监督和监督,实行“最严格”的监督管理,保证了业主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紧急备用资金,为小区电梯紧急维护和升级提供紧急资金,保证小区内居民电梯的正常使用。
结语:
总之,电梯的安全运行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我们有望实现电梯的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行,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杰.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8(8):2.
[2] 吴耀雄.浅谈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质量控制要点[J]. 2023(12):157-159.
[3] 王学聪.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 2020, 030(011):P.1-4.
[4] 吕士乔.谈电梯维修保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市场周刊:商务营销, 2019, 200(060):P.1-5.
[5] 都朝臣.关于电梯质量安全与安装维护问题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80(018):1805-1808.
[6] 徐凯.浅谈电梯安装使用与维修保养问题[J].中国标准化, 2017, 050(010):66.
[7] 刘洪斌.浅析电梯维修保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 2023(23):50-52.
[8] 杨磊.关于电梯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5):191-192.
[9] 王耀德.浅谈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 2021(2):0186-0186.
[10] 孙晓鑫.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华传奇, 2022(35).
[11] 安君.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机械, 2020, 077(016):136-137.
作者简介:
牛石朋(1989.09)男,汉族,云南昆明,大专,主要从事:电梯维修保养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