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排除方法分析
王凌涛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
摘要: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这些隐患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除,将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本文详细分析了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隐患,包括电气系统故障、电梯坠落、电梯门异常、层轿门安全防护不到位等,并针对这些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排除方法。通过实施机房内部检验及维修保养、电梯井道内部检验及维修保养、电梯地坑内部检验及维修保养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电梯行业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安全隐患;排除方法
前言:
电梯设备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其安装、检修、维护及使用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可能导致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起重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多种安全事故[1]。因此,对电梯进行定期的检验及维修保养,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排除方法,以期为电梯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1 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的常见问题
1.1电梯系统常见故障问题
1.1.1电气系统故障
电气系统是电梯运行的核心,其故障率相对较高。电气元件老化、线路接触不良、控制系统程序错误等均可能导致电梯运行异常,如突然停机、楼层显示错误、开关门失灵等。这些故障不仅影响乘客体验,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1.1.2电梯坠落
电梯坠落是电梯故障中最为严重的一种,虽然现代电梯设计有多重安全保护装置,但在极端情况下,如制动器钢丝绳断裂等,仍有可能发生坠落事故。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1.1.3冲顶蹲底
冲顶与蹲底是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控制系统故障或速度传感器失灵,导致电梯超过预定楼层继续上升(冲顶)或下降(蹲底)。这两种情况均会对电梯结构及乘客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1.4电梯门异常
电梯门是乘客进出电梯的唯一通道,其故障频率较高。门机系统故障、门锁接触不良、门轨道异物等均可能导致电梯门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这不仅影响电梯运行效率,还可能造成乘客被困等安全隐患[2]。
1.1.5电气危险
电梯电气系统中的高压电路、裸露电线等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触电事故。此外,电梯井道内的潮湿环境也可能导致电气元件短路,进一步增加电气危险。
1.2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安全隐患问题
1.2.1检验标准执行不严
部分电梯检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因疏忽大意或专业知识不足,导致检验标准执行不严,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这不仅降低了电梯的安全性,还可能为后续维修保养工作带来更大难度。
1.2.2维修保养不及时
电梯作为机械设备,其零部件磨损老化。若维修保养工作不及时,将加速电梯的老化进程,增加故障发生的概率。此外,部分维保单位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缩短维保周期或降低维保质量,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隐患[3]。
1.2.3 维保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电梯维修保养工作对维保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维保人员可能因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实践经验,导致在维保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和处理故障,甚至可能因操作不当引发新的安全隐患。
1.2.4 信息沟通不畅
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作。若信息沟通不畅,可能导致维保需求脱节,影响维保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部分维保单位在维保过程中还可能未能及时向物业或业主反馈电梯运行状况及维保进展,导致相关信息滞后或缺失。
2 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中安全隐患的排除方法
2.1 机房内部检验及维修保养
2.1.1 关键设备检查
机房作为电梯运行的“大脑”,其内部设备的状态直接关系到电梯的整体性能。要定期对机房内的关键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动机、减速器、控制柜和配电箱等。这些设备应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出现异常响声或过热等潜在问题。检查过程中,需关注设备的接线是否牢固,电缆连接是否稳固,以及是否有老化或损坏的迹象。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维修或更换措施,确保机房设备整体性能稳定。
2.1.2 清洁保养
清洁保养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日常需要定期清除机房内的灰尘和杂物,有助于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度,同时便于检查电缆连接情况,预防电气故障的发生。在清洁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影响其正常运行。对于机房内的传动部件,如减速器、曳引轮等,应定期进行润滑,以减少磨损和噪音。蔡大鹏[4]等人研究中指出,对于因运行产生的松动或偏移的部件,应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电梯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2.2 电梯井道内部检验及维修保养
2.2.1 导轨与导靴检查
导轨作为电梯运行的导向部件,其状态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在检验过程中,应仔细检查导轨是否有损伤、锈蚀或变形的情况。还需关注导靴的磨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此外,定期对导轨进行润滑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于减少摩擦和噪音,延长导轨的使用寿命。
2.2.2 悬挂系统检查
悬挂系统包括钢丝绳、绳头组合及绳头板等部件。在检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钢丝绳的磨损、断丝或扭结情况。钢丝绳作为电梯的主要承重部件,其状态直接关系到电梯的承重能力和安全性。因此,一旦发现钢丝绳存在异常,应立即进行更换或修复。还需检查绳头组合及绳头板的完好性,确保悬挂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2.2.3 门系统检查
电梯门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乎乘客的安全。在检验过程中,应仔细检查厅门和轿厢门的开关是否灵活、平稳,是否存在卡顿或异响等问题。同时李杨[5]的研究指出,还需验证门锁功能是否正常,以及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相关部件,确保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2.4 安全装置检查
安全钳、缓冲器以及门锁等安全装置是保障电梯乘客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检验过程中,应确保这些安全装置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同时,还需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准,以维持其最佳性能。对于发现的安全装置故障或失效情况,应立即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2.2.5 底坑检查
底坑作为电梯运行的最低点,其内部环境的整洁与安全同样重要。在检验过程中,应定期查看底坑内是否有积水、杂物等隐患。积水可能导致电气部件受潮损坏,而杂物则可能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此外田云鹏[6]等人研究指出,还需检查张紧装置、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清理和修复,确保底坑的安全性和整洁度。
2.3 电梯地坑内部检验及维修保养
2.3.1电梯地坑内部检验
电梯地坑内部检验是电梯维修保养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电梯各部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检查时要关注照明与开关、缓冲器、限速器涨紧装置等。检查底坑照明设施是否完好,确保在检修过程中有足够的照明。检查底坑急停开关和照明开关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切断电源。测量轿厢缓冲器和对重缓冲器的缓冲距离,确保在正常范围内(轿厢缓冲器距离一般为400毫米至500毫米,对重缓冲器距离一般为250毫米至350毫米)。在曾晨诚[7]的研究中指出要检查缓冲器开关是否完好,确保在缓冲器动作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梯电源。检查缓冲器是否固定可靠,液压缓冲器应检查液位是否满足正常工作要求,液压缸与柱塞应活动顺畅无腐蚀。赵世博[8]的研究内则指出要检查限速器涨紧装置是否运行正常,确保限速器绳始终保持涨紧状态。检查涨紧装置是否安有电气安全开关,并确保此开关触点断开后,电梯将不能启动或运行停止。
2.3.2电梯地坑维修保养措施
定期打扫底坑,确保无垃圾、无积水。底坑积水可能导致电气部件受潮,引发电气故障。检查底坑排水设施是否畅通,确保在雨天或清洗电梯时能够及时排出积水。对于检验中发现的磨损严重的部件,如曳引绳、缓冲器、限速器涨紧装置等,应及时进行更换。对于轻微磨损或损坏的部件,如导轨、导靴等,应进行修复或调整,确保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对电梯导轨、导靴等部件进行润滑,减少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张龙[9]的研究指出,要调整缓冲器与轿厢、对重的距离,确保在电梯超速或失控时能够及时起到缓冲作用。检查控制柜内各元器件是否完好,接触器、继电器动作是否正常。对电梯内的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如紧急呼叫按钮、超载报警装置等。对底坑内的电气安全开关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对限速器与安全钳的联动进行测试,确保在电梯超速时能够及时制停。
2.4 层轿门检验及维修保养
层轿门是电梯的门户,其作用是防止乘客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跌落或误入井道,同时确保电梯在层站准确停靠时能够顺利开启和关闭。通过定期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2.4.1层轿门检验要点
(1)层轿门闭合验证:每个层门和轿门的闭合状态均由电气安全装置进行验证。检验时,应确保电气安全装置功能正常,能够准确反映层轿门的闭合状态。对于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成的滑动门,未锁住的门扇上也应设有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其闭合状态。
(2)轿门开门限制装置检验:轿门开门限制装置的作用是防止轿厢停在开锁区域外时,轿厢内的人员打开轿门离开轿厢。检验时,应模拟轿厢停在开锁区域外的情况,检查轿门开门限制装置是否能够有效阻止轿门开启。
(3)门刀、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检验: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隙是检验的重点之一。这些间隙应不小于5mm,并且电梯运行时不应互相碰擦。检验时,应使用专业工具测量间隙大小,并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4)层轿门自闭功能检验:层轿门应具备自闭功能,即当电梯离开层站后,层门应能够自动关闭并锁紧。检验时,应模拟电梯离开层站的情况,检查层门是否能够自动关闭并锁紧,以及锁紧状态是否可靠。
(5)应急救援试验:应急救援试验是检验电梯在紧急情况下能否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的重要环节。检验时,应检查机房内或紧急和测试操作屏上是否设有明晰的应急救援程序,并模拟紧急情况进行救援试验,确保救援人员能够迅速抵达并实施救援。
2.4.2层轿门维修保养措施
定期对层轿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门扇的垂直度、门挂板组件的磨损情况、门导轨的清洁度等。如发现门扇垂直度偏差较大或门挂板组件磨损严重,应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同时,应定期清理门导轨上的杂物和尘土,确保门扇运行顺畅。层轿门的传动部件如滚轮、轴承等应定期加注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和噪声。润滑剂的选择应根据部件的材质和运行条件进行确定,确保润滑效果良好。层轿门系统的安装螺栓应定期检查并紧固,防止因松动而导致门扇晃动或脱落。在紧固螺栓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并遵循规定的扭矩要求,确保螺栓紧固可靠。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层轿门的任何部件损坏或磨损严重,应及时进行更换。更换部件时,应选用与原部件相同型号和规格的产品,并确保安装正确、牢固。同时陈久春[10]的研究中强调了要进行日常维护。维保人员应定期对层轿门进行清洁、润滑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同时,应加强对乘客的安全教育,提醒他们正确使用电梯,避免对层轿门造成损坏。
3 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注意事项
3.1 提高安全意识
电梯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教育,了解最新的电梯安全法规、标准和技术要求。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电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电梯使用者也应接受基本的安全知识教育,了解如何在电梯故障时正确自救。在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任何操作都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严禁违章作业。电梯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电气系统、机械系统、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位。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记录并采取措施整改,确保电梯处于良好状态。并制定电梯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救援措施和责任人。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电梯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电梯故障或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3.2 了解操作要点
检查电梯轿厢、厅门、层门等部件是否完好,无变形、损坏或锈蚀现象。测试电梯的上下运行、开关门、平层、超速保护等功能是否正常。检查电梯的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等安全装置是否有效,确保在电梯超速或失控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检查电梯的电气线路、控制柜、电机等部件是否完好,无短路、断路或漏电现象。对电梯的导轨、滚轮、轴承等运动部件进行定期润滑,减少磨损和噪音。对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及时更换,如导轨衬套、滚轮、钢丝绳等,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对电梯的平层精度、开关门速度等进行调整校正,确保电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排除方法,旨在为电梯维保人员提供一份全面的工作指导。各部门应共同努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乘梯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宇. 电梯检验及维修保养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排除方法[J]. 中国设备工程,2024(19):161-163.
[2]崔庆伟. 电梯故障检验及维修保养策略[J]. 模型世界,2025(1):62-64.
[3]余新文,高彩霞,方毅. 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电梯,2022,33(16):52-55.
[4]蔡大鹏,荀殿山,沈书林.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需求和优势[J]. 中国电梯,2023,34(8):72-74.
[5]李杨. 电梯制动器常见失效形式与检验要点研究[J]. 模具制造,2023,23(4):130-132.
[6]田云鹏,郭埔熙,王连英. 浅谈电梯检验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J]. 商品与质量,2023(19):81-84.
[7]曾承诚. 电梯维护保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 数码设计,2022(9):127-129.
[8]赵世博. 电梯维护和定期检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33):51-54.
[9]张龙. 浅析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安全防护[J]. 户外装备,2021(11):433.
[10]陈久春. 浅谈电梯的维修管理与保养[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1(1):97.
作者简介:
王凌涛(1991.11)男,汉族,云南曲靖,大专,主要从事:电梯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