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思想政治工作视角下国企露天煤矿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

王芳

622701198808161121 830000

摘要

本研究基于思想政治工作视角,探讨国企露天煤矿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前国有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挑战,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关键命题。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与案例对比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党建引领的理论内涵与国企露天煤矿党建工作现状。研究发现,国企露天煤矿党建工作存在组织活力不足、政治引领作用弱化、与企业发展融合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强化政治引领、夯实组织基础、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等具体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国企露天煤矿高质量发展,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国有企业 露天煤矿 党建引领 高质量发展

第一章国企露天煤矿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1.1党建引领的基本理论内涵

党建引领作为国有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治理理论的有机结合。党建引领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更凸显了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功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

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国企党建工作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各级国企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实践不断创新。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中,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功能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得到切实保障。这种政治功能的实现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战略决策层面,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问题,确保企业发展方向与党和国家战略保持一致;治理结构层面,党组织深度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执行落实层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推动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地。

从组织体系构建角度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供了中国特色解决方案。这一制度安排使党组织领导与公司治理结构有机结合,党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同时担任党组织领导职务,形成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的领导机制。这种交叉任职模式既避免了决策链条延长带来的效率损失,又增强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为国有露天煤矿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1.2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超越了传统单纯追求速度与规模的发展模式,而是追求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高效与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国有企业而言,高质量发展体现为经济效益、社会责任与生态文明的多维统一,不仅关注企业自身经营状况改善,更着眼于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和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在露天煤矿这类资源型企业中,高质量发展尤其表现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评价需引入更加系统的指标体系。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评价标准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在环境维度,关注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生态修复;在社会维度,注重员工权益保障、社区关系与公共服务贡献;在治理维度,强调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结合。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实践证明,党建与业务双轮驱动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治理效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大活力。

党组织在国企露天煤矿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政治保障作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党组织能够引导企业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面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党组织通过决策把关、监督执行等机制,确保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时不忽视生态责任,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为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坚强保障。

第二章国企露天煤矿党建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国企露天煤矿党建工作现状

国企露天煤矿党建工作呈现出组织领导有力、制度体系完善、创新实践丰富的良好态势。各大煤矿企业普遍建立了党委统领、支部落实、党员带动的三级联动机制,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工作格局。党组织在企业决策、监督、保障等方面的职能不断强化,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路径日益清晰。

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显著,各大露天煤矿企业普遍建立了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等载体。这些载体不仅使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化、可视化,还促进了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党员责任区实行挂牌管理,明确责任人和工作目标;示范岗则设立在生产一线关键岗位,由优秀党员担任,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这些标准化建设,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引领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彰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2.2国企露天煤矿党建引领中的突出问题

国企露天煤矿党建引领过程中面临组织活力缺失的困境。基层党组织活动质量不高,形式主义倾向明显,导致党员参与积极性下降,组织凝聚力减弱。基层党支部书记能力参差不齐,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同,使党建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身份认同感弱化,在生产一线缺乏示范引领效应。

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导致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现象严重。当前党建考核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考核指标偏重形式性内容,忽视实质性成效。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衔接不紧密,党组织政治功能在企业发展中转化不足。一些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工作视为额外负担,而非助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建成效与企业发展成果有机结合,构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破解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张皮”难题。

第三章国企露天煤矿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1强化政治引领,夯实组织基础

国企露天煤矿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建工作的有力引领。党建引领必须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健全组织体系、提升组织功能,确保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党组织肩负着为企业把方向、开新局、正风气的重要职责,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政治引领,夯实组织基础。

在组织建设层面,必须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细化党组织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党委会与董事会、经理层的协调运行机制,明确各自权责边界与协同要点。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通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功能,构建起组织健全、运行高效的党建工作体系,为露天煤矿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政治支撑。

3.2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国企露天煤矿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是推动党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党建引领企业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国企露天煤矿可借鉴三峡能源”155”项目式党建引领模式,构建党建与生产经营”双百分”考核机制,实行KPI与党建指标捆绑考核,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这种机制通过量化考核指标,明确党建责任,将党建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协同推进。

党建引领企业发展需要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国企露天煤矿应建立党建成果转化机制,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将党建活力转化为企业发展活力。通过党建引领创新驱动,推动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党建引领安全生产,筑牢企业发展根基;通过党建引领人才培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些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将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推动国企露天煤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参考文献

[01]沈红平.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J].国企

[02]王佳.努力探索新时代国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J].时代报告:学术版

[03]李晋平,王志清,郭成刚,等.创新党建调度管理促进国企党建高质量发展[C]//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2018(第二届)下卷.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