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的成本控制措施探讨
靳彦斌 张清俊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电梯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结构,承担着日常出行及运输的需求,对于改善人们的居民及使用体验具有积极作用。而电梯在长期、频繁的使用过程中,势必会造成零部件的磨损、损坏等问题,威胁到电梯运行安全,使得电梯维修保养成为电梯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当前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优化措施,从而不断强化成本控制效果,为电梯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梯安装;维修保养;成本控制;常见问题;优化措施
电梯作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能够便捷人们的生活,节省时间成本,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不论是在电梯的安装还是后期的维修保养中,都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成本来进行维护,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企业往往将大量成本投入到电梯的生产与制造中,对于安装及维修保养的成本投入明显不足,这会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安装及维修保养质量。为此,需要正视当前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控制策略,以此来满足电梯的安装及维修保养需求,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1 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成本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1.1工作效率较低
电梯作为人们工作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中一般会规定具体的时限,以此来降低安装及维修保养带给人们的不便。但在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的实际工作中,由于安装及维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态度散漫的问题,使得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的工作效率较低,可能导致电梯维修保养的时长延长,影响到电梯的正常运行,增加成本[1]。其次,部分维修人员在电梯维修保养中发现了问题,但只重视对问题的解决,而没有挖掘问题出现的根源,导致问题频繁出现,这会直接增加电梯的维修保养成本。
1.2合同权责混淆
在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工作中涉及到多个主体,如电梯企业、使用单位等。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需要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来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够确保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当电梯企业与使用单位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划分,存在条款漏洞,那么当后期电梯运行出现问题时,难以确认责任方,使得电梯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企业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势必会增加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成本。其次,在各主体进行相关合同事宜的签订中,没有结合电梯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是采用模板化的形式制定,一旦出现问题责任方的判定模糊,会导致企业的各类成本开支增加,不利于实现成本控制。
2 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中的成本控制优化措施
2.1电梯安装的成本控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城市用地紧张催生出大量的高层建筑,这使得电梯几乎成为现代建筑的必备结构。而合理的电梯安装程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节省成本[2]。首先,电梯的安装要以合同为依据,通过对合同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电梯的实际安装及运行情况,确保安装的合理性。如果在电梯安装的过程中忽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势必会影响到后续的维修保养工作。因此,企业及相关单位需重视在电梯安装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要求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电梯类型。通过结合电梯使用需求来选择质量稳定、售后完善的电梯生产厂家,避免因生产质量不合格而增加成本。部分建筑本身的建筑水平一般,但希望通过利用昂贵的电梯来增加建筑水平,这会导致电梯的安装成本直线上升,不仅影响到建筑的正常施工,还会增加电梯不必要的安装成本,形成资源浪费。其次,电梯在安装前要对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其符合正常的安装标准及需求,通过布局优化的手段来降低安装难度,从而减少安装成本投入。例如,在多层建筑中采用联合式、支架式的布局,能够缩小电梯间的小间隔杆距离,从而降低安装成本[3]。除此之外,在对电梯安装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电梯的工期进行考量,确保其能够在规定期限内保质保量完成。如果电梯安装企业在安装时延误工期,会增加电梯安装成本。
2.2电梯维修保养成本控制
电梯的日常使用频率较高,这使得电梯磨损、故障的发生率较高,需要电梯企业及使用单位重视对电梯维修保养成本的投入,以此来维护电梯的正常运行。电梯维修保养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如果不对成本加以控制,会使得企业长期投入大量维修保养成本,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中,通过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操作,能够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尽可能的降低电梯故障及损耗,延长电梯使用寿命。在电梯维修保养的成本控制中,需要明确成本支出的主要项目并进行控制。综合考量电梯维修保养的各因素,人力成本及电梯本身质量成为影响成本支出的主要因素。从人力成本来看,电梯维修保养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来实施,而定期检修的制度使得人力成本支出常态化,如果能够对人力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将有效缩减企业在电梯维修保养中的成本支出,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4]。为了强化对人力成本的控制效果,首先需要对人工费进行计算,这其中需要考虑到电梯的层高、维修保养周期、人员数量及平均薪资等多方面因素。以10层电梯为例,以半个月为1次维修保养周期,每次维修保养人员为2人,平均年薪约为50000元,那么电梯在维修保养中1年的人力成本支出能够达到4000元。为了在保障维修保养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缩减人力成本,需要企业通过对当地的平均劳动力成本进行分析,并分析专人维护、专业单位维护在人力成本支出上的差异,结合期望的维修保养效果来灵活选择电梯的维修保养方式,以此来缩减人力成本。除此之外,电梯本身的质量也会对电梯维修保养成本造成影响。当电梯质量不合格或处于较低水平时,需要企业缩短检修周期、增加检修成本以保障电梯的运行安全。质量越低的电梯面临的安全风险越大,企业在后期维修保养中就要投入更高的成本来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因此,在进行电梯选择时要在固定范围内尽可能选择高质量的电梯,减少后期使用过程中故障问题的产生,从而实现对电梯维修保养成本的控制。
3 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中的成本控制,能够在保障电梯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当前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电梯安装及电梯维修保养两个角度来阐述如何实现成本控制,从而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保障运行安全,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伍伟.浅谈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质量控制要点[J].石河子科技,2024,(03):40-42.
[2]余新文,高彩霞,方毅.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梯,2022,33(16):52-55.
[3]李璋玉.电梯智能化控制系统改造[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24):74-76.
[4]赖延锋.关于电梯维修安装的实用技术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0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