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风险评估的原油外输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优化策略

作者

王朔 宋嘉羿 冯雪浦 陈侃

1 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 2.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 3.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

关键词:原油外输管道;完整性管理;风险评估;优化策略

原油外输管道作为能源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将原油从产地安全、高效地输送到炼油厂或消费地的关键任务。其安全稳定运行不仅关系到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完整性管理是确保原油外输管道长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而风险评估作为完整性管理的核心环节,能够为管道的维护、检测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当前原油外输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通过优化策略加以改进。

一、原油外输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

(一)重要性

原油外输管道输送的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一旦发生泄漏或破裂事故,不仅会造成原油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完整性管理通过对管道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全过程进行系统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管道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管道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从而保障能源运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面临的问题

当前原油外输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风险评估方法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难以准确识别和评估管道面临的各类风险;二是管理流程不够优化,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三是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检测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有限,难以发现管道的早期缺陷;四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完整性管理人才,对风险评估和完整性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

二、风险评估在原油外输管道完整性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一)识别潜在风险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对管道的设计资料、运行数据、历史事故记录等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勘察和检测结果,识别出管道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如腐蚀、第三方破坏、地质灾害等。同时,还可以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初步判断,为后续的风险量化和管理决策提供基础。

(二)量化风险程度

采用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如定量风险评估、半定量风险评估等,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确定风险的大小和等级。通过量化风险程度,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风险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为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三)指导完整性管理决策

风险评估结果可以为原油外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以确定管道的检测周期、检测方法、维护策略等,合理安排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还可以对管道的改造、更新等重大决策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基于风险评估的原油外输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优化策略

(一)优化管理流程

为优化原油外输管道管理流程,需多管齐下。首先,搭建统一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平台,把管道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维护各环节的信息全面整合,达成数据的集中管控与共享。如此,各部门能迅速获取所需信息,提升工作效率与部门间的协同性。其次,细化管理流程与职责分工,清晰界定各部门在风险评估和完整性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防止职责模糊、互相推诿[1]。最后,强化信息沟通与反馈,构建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交流管道运行、风险评估及管理措施等情况,并建立反馈机制跟踪评估管理效果,据此及时调整优化管理策略。

(二)完善风险评估方法

为切实完善原油外输管道风险评估方法,需从多维度发力。首先,要灵活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式,紧密结合管道实际状况与评估目标,精准挑选适配方法,将定量评估的科学精准与定性评估的全面综合相融合,提升评估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其次,鉴于管道风险会随时间推移和环境改变而动态变化,像运行压力、温度、介质性质等动态因素都应纳入评估考量,依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评估结果 [2]。最后,注重收集和整理各类原油外输管道风险评估案例与模型,构建完备的模型库,为后续评估工作提供有力参考,有效提高评估效率与规范性。

(三)提升技术手段

提升原油外输管道技术手段,需多管齐下。在检测设备与技术引进上,采用高精度内检测设备,像智能清管器、超声测厚仪等,提升管道缺陷检测的精度与灵敏度;同时引入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如相控阵超声检测、导波检测等,拓宽检测范围,以便尽早发现管道早期缺陷。在数据应用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和分析管道运行与检测数据,探寻潜在风险规律与趋势;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实现管道风险的实时预警与智能决策。此外,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完整性管理相关技术研发创新,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准与自主创新能力。

(四)加强人员培训

为提升原油外输管道相关人员能力,需着重加强培训工作。首先,定期开展专业培训课程,聚焦完整性管理、风险评估等关键领域,邀请业内资深专家授课,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传授前沿理论与实用技能,助力其提升专业素质与业务水平。其次,构建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对参训人员实施严格考核,以此检验培训成效,保证学习质量。并且,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紧密相连,激发人员主动参与培训与学习的热情[3]。最后,积极组织行业内经验交流活动,搭建沟通桥梁,让大家分享风险评估和完整性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实际案例,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进步。

四、结论

原油外输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保障能源运输安全的重要举措,而风险评估是完整性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完善风险评估方法、提升技术手段和加强人员培训等优化策略,可以提高原油外输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降低管道的运营风险,保障原油外输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的不断完善,原油外输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将不断优化和升级,为能源运输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闫焕钦. 强化原油长输管道安全管理的措施 [J]. 石化技术,2023, 30 (03): 246-248.

[2] 尹景慧. 埕海油田原油外输管道完整性评价研究[D]. 西安石油大学 , 2022.

[3] 李纯, 寇志超, 常志浩. 原油长输管道安全输送防护技术 [J].化工管理 , 2022, (09): 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