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污水处理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朱明明

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1100

1 污水处理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优势

1.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污水处理技术能够对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将原本被污染的水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水资源。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和病原体,使处理后的水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用于工业冷却、城市绿化灌溉、道路清洁等非饮用水领域。这不仅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开采,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1.2 保护生态环境

市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将这些污染物有效去除,降低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经过处理后的水排入自然水体后,能够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保护河流、湖泊等水域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1.3 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城市污水中可能携带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如果随着污水传播,会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污水处理技术中的消毒工艺可以有效杀灭污水中的病原体,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通过对污水的妥善处理,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减少因水污染引发的传染病发生几率,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1.4 降低排水系统负担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杂质和部分污染物,使进入排水系统的污水水质得到改善。这有助于减少排水管道的堵塞和腐蚀问题,延长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水量也会有所减少,降低了排水系统的流量压力,提高了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了城市排水的顺畅。

2 污水处理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有效运用的措施

2.1 优化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是确保工程质量和环境效益的关键环节。由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污水在来源、成分特性以及处理后的排放标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各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和比选。以生活污水处理为例,这类污水中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能够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活性污泥中丰富的微生物种群,通过其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或微生物细胞物质,从而实现水质净化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涌现出了许多高效、节能的新型处理工艺。其中,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而备受关注。该技术创造性地将微滤或超滤膜组件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不仅显著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还大幅减少了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同时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此外,诸如厌氧氨氧化、好氧颗粒污泥等新兴技术也在特定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实践中,设计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各种处理工艺的技术原理、运行特性及适用范围,通过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和环境影响评估,最终确定最优化的工艺方案,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2.2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维护

高质量、高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是实现污水有效处理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阶段,就需要以系统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来统筹考虑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增长预测以及环境容量等因素,科学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选址和服务范围,确保其处理能力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在建设实施方面,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建设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同时配套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实现污水收集与处理的无缝衔接。新建污水处理厂应采用模块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配备高效节能的处理设备和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污水处理全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运行。与此同时,对已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设施,必须建立完善的运行维护体系。这包括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开展设施巡检和性能检测,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故障或系统缺陷;建立关键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制度,对易损件进行定期更换;完善应急处理预案,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设施维护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加强对运维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通过全方位的设施建设与维护管理,为污水处理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和制度保障,确保城市水环境的持续改善。

2.3 强化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测与管理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强化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测与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在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污水处理工艺参数,保证污水处理过程的高效稳定运行。要加强对污水处理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促使企业规范操作,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对违规排放污水的行为要依法严惩,形成有效的威慑力。通过强化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保护城市的水环境。

2.4 促进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合作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污水处理技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市政部门和相关企业要加大对污水处理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探索新的污水处理方法和技术。可以利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前沿科技,开发出更高效、更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要加强与国内外先进污水处理企业和科研团队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极参与国际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本地的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与合作,不断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污水处理技术的水平,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对水资源保护的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作用重大,运用优势明显,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降低排水系统负担等方面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通过优化工艺选择、加强设施建设维护、强化监测管理、促进创新合作等措施,可提升其运用效果。未来,需加大科研投入、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 郭芮 . 污水处理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有效运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7):204-206.

[2] 宋光辉 . 污水处理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有效运用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09):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