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媒体背景下记者的角色转变及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

落绒志玛

康定市融媒体中心 626000

引言: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具有时效性高、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碎片化阅读等的特点,可有效满足受众需求。传统媒体行业的生存空间不足,所以在这一背景下,记者需要进行角色转变来适应新的媒体格局。记者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新闻实践与技能,同时还需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以此来满足岗位发展需求。由此可见,对新媒体背景下记者的角色转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新媒体背景下记者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新媒体背景下,媒体行业业务流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工作过程中,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开展新闻内容的生产、制作与传播。相较于传统的工作模式,记者角色定位不再是新闻采编与报道,同时还承担着新闻信息筛选者、整合者以及舆论引导者的角色。与传统的工作内容相比,新媒体背景下,记者工作内容进一步拓宽,仅有在角色转变的前提下,才可适应新时代下的岗位需求,为受众带来个性化的新闻服务,促进自身职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1]。另外,新媒体背景下,记者角色转变也可为媒体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带动媒体行业进行积极变革。

2 新媒体背景下记者角色转变及应对策略

2.1 坚持“内容为王”,实现新闻深度报道

新媒体背景下,优质内容是提高媒体竞争力的核心,为了在众多的新闻信息中脱颖而出,记者应向新闻筛选者、新闻整合者的角色转变。由于媒体平台中的新闻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所以记者应该具有敏锐的眼光,从众多信息中挑选出热点话题事件。同时,针对同一种报道题材、报道内容,应以独特的视角进行分析,避免内容同质化的情况出现,通过独创性、创新性的新闻内容,更好地吸引受众关注。另外,在报道新闻内容时,应结合图片、视频、漫画、音频等多种形式,从而有效增强新闻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引发更多受众的关注。

例如,《中国青年报》在对“黑神话:悟空”这一话题进行报道时,不仅对游戏文化价值、市场价值进行解读,使中国风吹向世界。同时,还对游戏中的地点、场景进行挖掘,推出“美国青年说要亲自来看看悬空寺”等报道内容,以游戏中的悬空寺为背景,致力于山西文旅的发展。在报道内容上通过视频剪辑、图片展示等形式,优化受众的视觉感受,有效提高新闻内容的传播力、影响力。

2.2 引进前沿科技,创新新闻报道模式

新媒体技术下,记者需要引进前沿科技,对新闻报道模式进行创新,向技术型记者的角色转变。首先,记者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来营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受众可利用 AR 设备,重现当时新闻事件的真实场景,从而给予受众视觉冲击力,使受众全身心投入到新闻事件的观看中。其次,记者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再造新闻内容的生产流程,开展新闻内容的自动化采集与编写[2]。例如,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在财经、体育等领域,可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模型匹配等流程,在数秒内形成标准化稿件,有效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同时,还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语音播报、智能化审核,从而有效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最后,还应善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依据受众需求与兴趣点,针对性进行新闻内容的推送。例如,《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角色转型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新媒体平台中年轻读者较多,因此推出“青春在线”等适合年轻读者的板块,这些板块中含有文化娱乐、教育、科技创新等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

2.3 创新互动方式,提高受众参与度

新媒体背景下,以往新闻信息单向传播的形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为了有效提高受众的参与度,记者需要创新互动方式,向媒体互动者的角色转变。首先,需要与新媒体平台展开合作,微博、快手、抖音等平台中具有转发、评论的功能,可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同时还可收集评论区中受众的反馈意见,对报道内容以及报道形式进行针对性调整。例如,《人民日报》现已在抖音平台成立公众号,现已拥有 1.9亿粉丝,在该平台中,受众可通过评论区与媒体进行实时互动。其次,记者还可借助直播形式,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受众可通过发布弹幕,与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同时,采取直播的形式也可确保报道真实性与即时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背景下记者的角色转变属于时代发展必然需求,所以当前应采取“坚持内容为王,实现新闻深度报道”“引进前沿科技,创新新闻报道模式”“创新互动方式,提高受众参与度”等方式,确保新媒体背景下记者可快速进行角色转变,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薛维家 , 冯思媛 . 记者素养与媒体融合发展契合点研究 [J].中国报业 ,2024,(24):108-109.

[2] 戚思阳 . 融媒体背景下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转变与突破 [J].新闻传播 ,2023,(19):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