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裴建国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1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特点
1.1 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框架剪力墙结构充分整合了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双重优势,在住宅工程建设领域展现出显著的稳定性特征。该结构体系一方面通过框架部分为建筑空间布局提供了良好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依托剪力墙结构有效承载水平向荷载(包括风力与地震力等自然荷载)。在面临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时,框架与剪力墙系统能够形成协同工作机制,科学合理地分散并抵御外部作用力,最大限度降低建筑物的形变与损毁程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于其优异的抗震性能与安全保障能力,框架剪力墙结构已成为地震多发区域住宅建设的重要技术选择。
1.2 灵活的空间布置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可实现住宅内部空间的灵活划分。鉴于框架的设置,建筑师能够依据住户需求与设计理念,对房间的尺寸与形态进行合理规划。与传统砖混结构不同,其墙体大多不可随意变动,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非承重墙体可依据后期装修要求予以拆除或移动,为住户提供了居住空间个性化改造的可能性。例如,业主可将相邻的两个小房间连通,形成宽敞的客厅或工作室,以满足多样化的生活与工作需求。
1.3 高效的施工进度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呈现出一定的工业化特征,诸多构件可于工厂进行预制,之后运送至施工现场开展组装作业。这种预制构件的施工模式显著缩短了现场施工时长,提升了施工效能。与此同时,鉴于框架施工与剪力墙施工能够相对独立地推进,施工进程中的交叉作业更为科学合理,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干扰。相较于传统施工方法,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更为迅速地完成住宅主体结构的建造,使住户得以更早入住。
1.4 较好的经济性
从长期来看,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住宅工程中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虽然在前期建设阶段,其造价可能相对较高,但由于其结构稳定性好,后期的维护成本较低。而且,灵活的空间布置可以提高住宅的使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增加房产的附加值。此外,高效的施工进度也减少了建设周期内的资金占用成本。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和房产价值等因素,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住宅工程中的经济性优势逐渐凸显。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要点
2.1 钢筋工程施工要点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建设中,钢筋工程作为基础性、关键性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要环节在于钢筋材料的选用工作,必须严格遵循设计规范要求,科学选定钢筋品种、规格等技术参数,确保材料质量全面达标国家相关标准体系。所有进场钢筋须具备完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通过包括力学性能测试在内的系统性检验检测程序,经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作业。在钢筋加工环节,必须依据设计图纸要求,精准实施钢筋弯曲、截断等工艺操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梁体、立柱等关键受力部位的钢筋弯钩角度及长度等技术指标必须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切实保障钢筋锚固性能。同时,要科学规划钢筋布设位置,特别是在梁柱节点区域,必须合理避让,杜绝钢筋交叉碰撞现象。关于钢筋连接工艺,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规范采用绑扎连接、焊接连接或机械连接等不同技术方式。针对大直径钢筋,必须优先选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工艺,以确保连接质量可靠稳定。
2.2 模板工程施工要点
模板工程作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模板设计必须全面考量结构几何尺寸、荷载分布等关键参数,确保模板体系具备充分的承载能力、刚度及稳定性能。在模板安装前,须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和平整处理,为模板安装奠定坚实基础。模板安装工作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要求,确保安装位置精准、拼接严密。特别是在剪力墙模板安装过程中,要重点把控墙体垂直度和平整度指标,可采用经纬仪测量或吊线检查等科学方法进行实时监测与精确调整。同时,要科学设置支撑体系,有效应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侧向压力及施工荷载。支撑系统的立杆间距、横杆步距等技术参数须经严格计算确定,切实保障支撑体系的可靠性。此外,模板拆除工作必须按照既定规范的时间节点和顺序开展。过早拆除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变形甚至破坏,过晚拆除则会影响工程进度。原则上,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且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的前提下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则必须待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按规范程序拆除。
2.3 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混凝土作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重要承重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与长期耐久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环节,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实际需求,结合原材料性能特点开展科学化、精细化的设计优化,确保混凝土具备优良的工作性能、合理强度指标及优异耐久特性。配合比设计应当经过严谨的试验验证和反复调整,最终确定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关键材料的最优配比方案。混凝土搅拌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时间参数和搅拌工艺,切实保证混凝土拌合均匀度。运输过程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预防混凝土离析及坍落度损失问题。若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必须确保搅拌车保持匀速运转状态,从而保障混凝土拌合质量。混凝土浇筑施工必须坚持分层浇筑、振捣密实的基本原则。针对剪力墙等竖向结构体系,可采取分层分段浇筑工艺,每层浇筑厚度应严格控制在 300-500mm 范围内。浇筑过程中必须使用专业振捣设备进行充分振捣,确保混凝土完全填满模板空间,有效消除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同时要严格把控浇筑速度和高度,切实防止混凝土离析现象发生。混凝土浇筑工序完成后,必须及时开展规范化养护工作。养护方法应根据工程实际科学选择,可采用浇水养护、覆盖养护或喷涂养护剂等有效措施。养护时间必须严格依据混凝土类型和环境条件科学确定,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 天,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天。
3 结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建设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该技术充分整合了多重优势特征,为现代建筑事业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通过对该技术体系的特点分析及关键施工环节的系统梳理,能够有效指导工程建设实践,显著提升施工质量水平和工程效率。展望未来,随着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的深入推进和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与此同时,相关科研攻关和工程实践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推进技术优化升级,切实满足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本文的研究探讨旨在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具有指导价值的实践参考,进而推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华锋 .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J]. 住宅与房地产,2025,(20):90-92.
[2] 金巍 .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 现代工程科技,2025,4(12):53-56.
[3] 李宁 .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J]. 新城建科技,2025,34(06):169-171.
[4] 武杏蕾 .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25,38(03):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