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聚焦单元整体,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

赵雅

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引言

大单元教学可以体现出各个文本间的内在关联,实现模块化教学的目标,符合语文知识排布规律,对培育学生语文素养有着积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顺应课改要求,积极应用大单元教学法,让学生掌握知识脉络,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下文笔者将对大单元教学措施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建议。

一、创设明确主体,掌握单元目标

大单元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包含了阅读、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在规划授课目标时,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课本,掌握每篇文章的主题与风格,之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可以在目标指引下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大单元课堂中不断进步,提高学习能力[1]。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五上三单元时,本单元中涵盖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文章,教师可以将教学主题设置为民间故事,将单元主题为指导,为学生设计符合学生能力的单元目标:(1)写作练习:阅读民间故事,形成提炼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试着将故事缩写。(2)阅读目标:掌握精度、略读文章的方法,并通过阅读分析故事情节,试着复述文章。(3)学习目标:掌握文章中生字生词,全面掌握故事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故事后续的进展。这三个目标的设定,可以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探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断进步。

二、提高教学效能,打造单元情景

通过大单元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对语文知识的整体认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并合理应用语文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为了更有效地保障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在大单元课堂中,根据学习任务为学生创设单元情景,通过大单元教学法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综合思维,并经由跨学科性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合作、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断提高与进步,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2]。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六上第二单元时,本单元中包括《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课文,在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将革命岁月为课堂主题,根据教学任务,为学生打造生动高效的单元学习情境。教师还可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科技手段,为学生收集关于红色革命文化的相应资料与信息,借助网络资料,帮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生平以及历史背景。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革命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如《开国大典》等,借助生动的影视资料,带领学生走进相应的情景环境中,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探索热情。在影视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关于革命的书籍或者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爱国热情,形成民族自豪感。在上述活动进行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分析本单元中课文的结构特点,通过分析研究总结主要内容,学习店面结合的习作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三、分析学习内容,拓展单元资源

大单元教学具有综合、精简的特点,教师可以科学利用节约下来的时间,积极进行课外拓展活动,通过有趣生动的拓展实践,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延展视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这种高效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与双减政策的要求,减轻了学生的压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需要提高关注的是,教师在选择课外资源的进程中,应该秉持严谨性原则,筛查与每个单元主题教学重点相关的内容,深入分析大单元主题要点,将合理性、科学性的资源进行融入,创设出完善的知识系统,确保学生学习质量。

例如,在六上三单元教学中,本单元具有《竹节人》、《故宫博物院》等文章,在教学进程中,首先,教师应该将阅读贯穿在大单元教学始末,结合科学阅读的主体进行教学设计。《竹节人》一课讲述了竹节人的制作方式,《故宫博物院》为学生介绍了故宫。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多元化题材,为学生延展课外资源,下发学习任务:(1)分析玩具制作指南的写作方式。(2)想一想科学家如何判断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3)为家人设计游览故宫的路线。在完成任务时,可以借助互联网与书籍资料,但需要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独立完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大单元教学法,促使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雷梦桦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J]. 语文天地,2024,31(12):9-13.

[2] 武梅 .“双新”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 [J]. 现代教学 ,2024,(2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