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莫丽娜
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引言
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要想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教师应该注重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英语课程知识点,切实促进其思维水平的进阶。教师可以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还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教学活动,用其他学科的元素,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做好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日常授课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一、构建教学情境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体形象思维占据着主导地位,要想进一步提升其思维创造性,一定不能忽视情境的影响作用。教师应构建生动形象的英语教学情境,用具象化事物启发学生,从而引领其打开自己的想象力,促进其创作性思维能力的进阶。教师构建小学英语教学情境时,主要可以从两个维度着手,一是要做好教室中的物理环境创设,搭建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以此来开拓学生的文化眼界与个人思维。二是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构建开放式的情境,让学生针对这一情境展开想象,自主编写对话,这样既能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又能提升其思维创造性[1]。
例如,鼓励学生创作英语谚语标牌、手抄报、英语连环画等,将其合理布置到教室中的各个角落,这些创意性的作品会时刻感染学生,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英语知识,同时还能拓展其创意思维,对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具有正向影响。在英语课的情境创设中,教师要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再如,学习《I like dog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三个小朋友和小动物玩耍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所给出的关键信息,按自己的想法编写英语对话,邀请三名同学进行模拟。如此,学生将在图片的启发下放飞想象,可有效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亦有助于提升英语教学的实质效果。
二、创新授课手段
要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不能再枯燥地进行课堂讲授,应该积极创新授课手段,用更加新颖的方式传授英语知识技能。例如,教师可以注重跨学科融合,将英语教学与艺术创造合理联系起来,用艺术方面的创造力,带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提升。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融入一些美术元素,让学生参与有趣的跨学科教学活动 [2]。这样,英语课堂中的趣味因子变得更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踊跃加入到英语教学互动中,对于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十分有益。
例如,以《What a day !》的课程教学来举例,Story time 模块展示了一篇日记,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日记内容,学习其中的英语单词和基本句型,让学生初步了解主人公的一天经历。然后可以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日记的叙述自主绘画,用图画描绘主人公这一天所做的事,比一比谁画的更好。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进阶有所助益。完成基本的课程内容讲授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的一天,展示自己周日要做的事情,拿着这一幅画进行英语演讲,向周围同学介绍自己美好的一天。在一系列跨学科活动的辅助下,学生可以获得更新鲜的学习体验感,这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举措。
三、开展课外活动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能一直局限于课内教学,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学习英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开辟英语交流空间,在教室中划出一定的范围,一旦进入到这一空间就要说英语,并与身边的小伙伴用英语进行对话,对话主题和内容不设限,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展英语交流。在开放的英语学习空间中,更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也可以勤于开展英语主题的班会,围绕班会的主题,让学生自主编写英文版寓言故事、表演英语短剧等,利用轻松愉快的班会活动,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后,英语教学路径进一步拓宽,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学习英语,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对于其英语学习效果有着积极影响。基于此,教师可以巧设英语情境,用具象化的事物启发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创新英语课的授课手段,给学生设计一些趣味化的跨学科活动,或是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将英语学习与艺术表达联系起来,用这一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陈慧员 . 解读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7):553.
[2] 陈国绪 . 分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J]. 课程教育研究 , 2019(47):120-121.
[3] 李吉国 .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 2020(5):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