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物流专业智慧物流实训课程的实践探究
沈炜娜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31125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物流已成为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面对快速变化的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各项新技术、新发现的不断应用,原有传统的物流体系及中职物流专业课程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因此相关教学模式也应积极转变。本文探讨了中职学校智慧物流实训室的建设目标、特点、步骤和策略,并提出了实训课程的设计思路,旨在为中职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物流;中职物流专业课程;实训室建设;实训课程
一、引言
物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物流已经成为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智慧物流通过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互联网的整合,实现了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中职学校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引入智慧物流的知识与技能,建设合适的智慧物流实训室,以满足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智慧物流实训室的建设目标
智慧物流实训室的建设目标是为迎合物流产业升级的趋势,结合物流企业所需人才要求,实现企业物流业务的互联网化、智能化、移动化管理,满足物流专业的教学研究、创新创业和仿真实践要求。具体来说,智慧物流实训室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一)构建企业仿真实践平台:以硬件设施所营造的环境为科研实践载体,以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为管理手段,以任务导向的管理实践为核心内容,构建成一个以智慧物流运作为背景的企业仿真实践平台。
(二)创新物流综合实训教学模式:通过智慧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打造“校中企”的实训模式,创新物流综合实训的教学模式,在本地区打造成物流综合实训的示范基地。
(三)满足企业人才需求:通过智慧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满足本土智慧物流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校企人才的无缝对接。
三、智慧物流实训室建设的特点
智慧物流实训室的建设,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展现出了鲜明的特色与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校企合作共建资源是其核心亮点之一。通过紧密携手屈臣氏、京东物流、菜鸟网络等业界领军企业,实训室的建设不仅借鉴了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的先进运营模式,还精准定位了核心工作岗位,确保教学内容紧贴产业前沿。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下,双方共同设计功能模块,既确保了实训环境的高度仿真性,满足了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特定需求,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无缝过渡的宝贵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实训室的建设促进了从传统物流观念向现代智慧物流认知的深刻转变。在这里,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学习物流理论、原理、创新思维及前沿技术,更能在“互联网+智慧物流”的创新实训环境中,通过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与软件系统,亲身体验并实践所学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智慧物流的运营管理和信息流通协作技巧,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智慧物流实训室构建了一个集教学、实训、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它围绕物流行业智慧物流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精心编排课程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并掌握物流工作的实际流程。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使他们能够在走出校门后迅速适应岗位要求,成为推动物流行业智慧化转型的生力军。
四、智慧物流实训室建设步骤
智慧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遵循着一套严谨而科学的步骤,旨在确保最终成果能够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开展智慧物流行业调研是这一过程的基石。这意味着需要精心挑选在智慧物流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标杆企业,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多种手段,深入剖析行业发展趋势,精准把握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把握智慧物流的最新动态,还为后续实训室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市场依据。
最后,组建一个高效专业的建设团队至关重要。这个团队汇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精英,包括主管校长、分管主任、物流专业组长、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骨干教师及专业教师等,他们各自发挥专长,共同为实训室的建设贡献力量。明确的职责分工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障了建设质量。
在充分调研和团队组建的基础上,制定智慧物流实训室建设方案成为下一步的关键。这一方案需综合考虑调研数据、场地条件、资金预算、实训室定位以及课程实训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团队成员的多次深入讨论与验证,不断优化调整,最终形成了包含智能制造生产加工区、料箱柔性自动化仓储区、语音拣选补货区、KIVA机器人自动搬运分拣区、虚拟现实沙盘模拟区等多个功能区的综合建设方案。各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内容,确保实训室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能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五、智慧物流实训室建设策略
为了确保智慧物流实训室建设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系统的策略,以下是对这些策略的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进行实训室建设。智慧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新兴领域,其发展日新月异,中职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智慧物流的最新理念和技术融入实训室建设中。这要求我们在实训室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当前企业的实际需求,还要预见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确保实训室既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又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我们要注重工学结合,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中,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提升实践技能,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实训室建设质量的关键。智慧物流是一个新兴且复杂的领域,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师来说,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是一个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方面,我们可以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跟岗学习,通过实地参与企业的智慧物流运营,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应用,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学习时间可以根据学校及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安排,如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他们的传授和指导,帮助校内教师快速掌握智慧物流的最新知识和技能,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业界专家交流的机会。
最后,我们要注重实训室建设的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随着智慧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实训室的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在实训室建设初期,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其未来的升级和扩展需求,确保实训室能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完善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维护机制,确保实训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
六、实训课程的设计思路
为了培育精英,顺应趋势,我们深知培养适应智慧物流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关键在于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训课程。以下是对实训课程设计思路的详细阐述:
服务发展,需求导向。服务区域物流发展和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是实训课程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物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供应链化、信息化转型。因此,实训课程的设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涵盖基本业务处理、物流流程优化、信息处理等关键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区域物流发展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要引导实训室建设及其综合实训教材的开发,以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紧扣教学,推动改革。紧扣专业一体化教学推动教学改革是实训课程设计的核心思路。实训课程应紧密围绕物流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实训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智慧物流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技能,更能在实践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步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出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通过服务发展、需求导向以及紧扣教学、推动改革等策略,我们可以设计出既符合智慧物流行业需求又科学合理的实训课程,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八、结论
智慧物流是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中职学校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引入智慧物流的知识与技能,建设合适的智慧物流实训室。通过建设智慧物流实训室,可以构建企业仿真实践平台,创新物流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满足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训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未来,中职学校应继续加强智慧物流实训室的建设和实训课程的设计,为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国龙.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45(02):191-193
[2]王红.智慧物流背景下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改革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22):84-85.
[3]孙晓燕,周永明,蒋文凯.“智慧物流”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