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专递课堂” 融入小学数学的策略研究
苏培灿
福建省德化县城东实验小学
一、“5G+ 专递课堂”的内涵与价值
“ 5G+ 专递课堂”是利用5G 技术打造的一种创新性在线教育平台,其核心就是依靠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区域的学校和边远地区的学校相互连接,构建起双师协同的远程虚拟教学系统。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固有的限制,极大地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效率,因为具备了高速率、低延迟等技术特点,“ 5G+ 专递课堂”可以做到教学数据的即时传送,并且改善了主讲教师同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而让虚拟课堂的学习沉浸感和参与积极性得以加强。
“ 5G+ 专递课堂”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应用探索表现出明显的价值,它依靠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的融合,大幅度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智能化程度。借助智能终端设备,学生可以参与到像虚拟实验,线上探究这样的交互式学习活动中来,这样就用比较直观的方式去认识那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尤其在认识几何图形的时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达成全方位的观察与剖析,有益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会,并且巩固记忆的效果。这种模式冲破了传统教学那种封闭性的约束,创建起开放式的教育资源平台,促使不同区域的优质资源得到共享,帮助那些远僻地方的学生取得优良的教学资源,而且扩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一对一的授课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同多位教师以及同伴即时交流,主副教师共同规划的教学设计给予了双轨保障,于是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就得到了很大改善。
二、“ 5G+ 专递课堂”融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理念,建立双师协同机制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局限在某个班级范围之内,而“ 5G+ 专递课堂”模式却要求教师冲破既有的思维限制,担负起跨越班级的教学任务,其职责范畴延伸到涵盖多个班级的协同教学体系当中。在课程设计这一环节,教师要全面考虑各个班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存在的个体差别,联系新课程标准以及核心素养培育目的,把教学重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思维品质,实践应用能力等众多素养要素。
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促成网络研修共同体的创建,还要执行城乡优质学校同欠发达地区学校的精确结对帮扶项目,选择结对对象的时候,要全面考量教育资源分配,师资力量对比,课程体系改良等关键要素,从而提升援助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课堂教师要依照受援地学生认识特点和生活经历来规划教学方案,在讲述数学概念的时候,把地域特色案例融合进去,把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提升直观性,副课堂教师要尽快把学生的学习成果,领悟状况,心理状况等有关信息反馈给主课堂教师,通过互动讨论加深教学观念,进一步改善专业水准。
(二)基于5G 技术的课前预习设计创新研究
“ 5G+ 专递课堂”的“一对多”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不同层级学生之间知识理解能力差距问题愈发明显,优化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为了改善学习成效。教师需联系教学目的,利用5G 技术改变预习方法,以《线与角》这门课程为例,可以采用火柴棒,折扇,磁铁片,剪刀等实物图像资源,让学生从日常用品当中提取线性结构以及角度特征,慢慢搭建起核心概念的认知框架。
创建依靠分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把双人小组当作单位去探究线和角的关键概念,属性特点,转换规律之类的议题,依靠“ 5G+ 专递课堂”平台的交互特性,安排不同班级的代表展示小组成果,教师可以即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和遇到的认知难点,为接下来的教学给予数据支持,这种预习方案旨在促使学生提前接触有关知识,从而在课堂上做到精确化学习,明显改善整个教学效能。
(三)构建互动探究课堂,强化知识理解深度
“ 5G+ 专递课堂”模式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支持,根据北师大版教材,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可以使用校园里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草坪的实景视频来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进行面积的计算,也可以在“线与角”的环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自主预习的情况,比如分享一下生活中与角有关的实例。
按照学生的预习反馈来搭建任务框架,促使他们用发散性思维去探寻多种多样的学习途径。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通过示范割补法把它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安排学生分组合作上台表现转化过程,以此来拓宽认知角度。依靠5G 技术支持的交互平台,设计开放性问题,比如“转化前后图形的属性有哪些不同之处,哪些要素是不变的”,促使学生在线分享自己的看法,并且给予即时点评以及个性化的指导,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展现分层练习题,凭借巡检手段随时留意学生的答题进程,开展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回馈,帮助学生达成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四)优化评价体系与拓展策略以提升学习成效
“ ⋅5G+ 专递课堂”模式里,师生互动大多在线上平台展开,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成了关键部分。主讲教师承担整个课程的设计和核心知识讲授任务,辅讲教师重点负责课堂组织和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而且借助互评分享教学经验,从而推动双方的专业发展和提升。
依靠 5G 技术的支持,教育者可以全方位地把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练习等各个阶段的学习数据加以整合,从而做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细致化并且客观公正的双向评价,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可以积极地把自己的看法反馈出来。关于教学方法,课程进度以及知识掌握状况等方面的看法,促使教师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去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课后环节,教师利用系统来生成课堂表现分析报告,并且采取发布复习微课的方式来加深学习效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指引学生通过在线平台同师生或者同伴一起合作探究,而且,教师会按照平台上搜集到的即时数据,不断改进作业的难易程度设定,制订出符合整个班级水平的教学执行方案。
总结:
“ ⋅5G+ 专递课堂”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融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时,通过改良教学观念,更新预习,创建互动课堂,完善评价体系等手段,可以充分发挥 5G 技术的优势,达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改进课堂教学品质,增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后,伴随 5G 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 ⋅5G+ 专递课堂”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做到教育公平,改善教育品质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洪琼凤. 指向能力进阶的 ⋅56+ 专递课堂”数学教学新样态[J].家长,2024(11):47-49.
2. 陈春兰 . “ 56+ 专递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4(151-153).
本文为2023 年度德化县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56+ 专递课堂”融入小学数学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DHJYXXJSKT231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