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提升策略
路恩民
惠民县姜楼镇中心小学 邮编 :251714
摘要:在当前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学科素养。本文基于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探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提升策略,包括创设实验情境、开展互动教学以及打造信息化课堂等三个方面,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人教版;策略
引言: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课堂探究活动最重要和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科素养,成为科学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创设实验情境、开展互动教学以及打造信息化课堂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提升策略,并结合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进行案例分析。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实验情境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核心在于通过构建一个与实验内容紧密相关的特定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这种情境化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并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过程,从而有效提升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会游泳的冰”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一个实验情境,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神秘和好奇的探索之旅。实验开始前,教师先将学生平均分为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一杯水和一块冰块。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会详细解释实验现象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冰块为何能在水中“游泳”,以及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冰块在水中的变化,积极讨论并尝试解释所见到的现象。通过这种情境化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能在实验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这种实验情境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去寻找更多关于冰块和水的知识,甚至尝试进行更多的相关实验。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正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创设实验情境,教师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实验教学中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开展互动教学,培养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它对于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科学思维,开展互动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双向互动,这种互动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引导他们积极思索科学问题,从而逐步形成科学思维。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以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土壤里有什么”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互动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首先,让学生自行准备新鲜土壤,并鼓励他们观察土壤中的动植物,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接着,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观察,寻找植物的特点及其生活环境。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当学生完成观察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你有哪些新发现?遇到了哪些新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逐步形成科学思维。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总结出植物的共同特征,如根、茎、叶的存在,以及植物对阳光、空气和水分的依赖等。再以“电磁铁”为例,由于实验材料的限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制作电磁铁所需的材料,并鼓励他们自行准备。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制作步骤和心得,教师则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种互动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科学思维。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为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打造信息化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引入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和效率。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教师可以直观地展示实验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全面、细致地了解实验内容、步骤及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提升实验技能,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以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小小喷泉”实验为例,该实验涉及热水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同时又能让他们充分理解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精心制作的实验视频。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暂停,并针对视频中的关键节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喷泉形成的瞬间,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热水倒入瓶中后会产生喷泉现象?”这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并尝试解释实验现象。通过观看视频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还能在思考中逐步领悟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安全,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科学知识,提升了实验技能,为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信息化课堂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实验视频、查阅相关资料,甚至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论: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提升策略包括创设实验情境、开展互动教学以及打造信息化课堂等三个方面。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特定的情境下高效地学习科学理论知识;通过开展互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其积极思索科学问题并总结科学结论;通过打造信息化课堂,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科学实验的内容。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促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创新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1]曹亚男.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提升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8,(12):2.
[1]汪丹丹.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小学生(上旬刊),2024,(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