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优质丰产与绿色增效协同机械化栽培技术分析
杨福和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二道桥镇人民政府农牧林水综合服务中心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400
引言:
是全国主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土地面积大、光能利用率高,是保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背景下,提高玉米机械化栽培程度是实现优质丰产与绿色增效目标的关键。机械化栽培技术既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精确执行各种农艺手段,有效地提高作物生长速度,降低对环境影响,满足绿色农业发展要求。本文研究分析玉米优质丰产与绿色增效协同机械化栽培技术,对于促进粮食安全生产,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就具有十分重大的实际价值。
一、玉米优质丰产与绿色增效协同机械化栽培技术
(一)机械化选种、处理种子
第一个方面是选取适合机械化栽培的玉米种类,选取耐密、抗倒、高产、适合机械精量点播合收获的品种,比如登海 550、MC670 等,这样的品种适合密植,脱水速率高,适合机械化采收。其次,结合当地气候环境选择,比如在东部区域,无霜期时间不长,要选择生育期能够相适应的品种,在早霜之前要能够收获。在中西部区域,可选择中晚熟品种,这样能够较好地利用光热能量,也可以选择中早熟品种,可以避免季节性干旱或者阴雨等天气伤害。第二个方面是机械化筛种和处理种子,使用种子精选分级机械系统进行选择,保障相同批次的种子的粒径偏差处于合理区间内,保障种子出苗齐整。其次,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比如机械化包衣处理,使用自动包衣设备,基于精确计量系统,对包衣剂用量进行合理调控,确保包衣处理效果。
(二)机械化整地
第一个方面是播种之前,使用较大的拖拉机搭配深翻犁、深松机深翻、深松,深翻的时候,深度最低要在 30 厘米左右,间隔三年或者四年深翻一次,以此增强土地通气效果和透水率。在不需要深翻的时候,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深松,深度最低要在 35 厘米,促进土地有效利用自然降水,为玉米株苗生长提供稳定的水分供给。第二个方面是使用旋耕、耙地机械进行整地,确保地块边界轮廓规整,地表坡度合理,土地透气效果好,土块粒径、含水量在合理范围内,农田环境干净整洁,促进玉米种子尽快萌发。在此期间,可应用智能化自动化调控系统,对耕作深度进行灵活调节,使用卫星定位和自动驾驶方法,对机械设备操作移动轨迹进行直线调控,确保土地理化性状和肥力分布合理。
(三)机械化播种
第一个方面是选择自带导航功能的单粒精量播种设备,系统化进行播种、施肥、铺埋灌溉,比如气吸式精量播种设备,能够最大化保障玉米播种密度合理,建构合理的密度生长空间。在此期间,可对该播种设备进行技术优化,提高机械化栽培水平。比如排种器,可对其传动结构、充种方法进行技术优化,以适应各种粒径大小的种子;对于开沟器,结合土地性质,灵活调控入土角度、深度参数,对播种深度进行合理把控。第二个方面是将播种深度把控在 3-5 厘米之间,促进种子出苗。对于种植密度,结合不同地域和灌溉情况进行合理调控。在中西部地区,如果是管灌,将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地 5000-6000 株之间,如果是滴灌,中晚熟的品种,将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地 6000-7000 株之间,中早熟的品种,将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地 6500-7000 株之间。在东部区域,如果是管灌,将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地 5000-6000 株之间,如果是滴灌,将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地 5500-6500 株之间。播种行距使用 60、65 厘米等行距平作方法,搭配机械化播种,能够有效提高机械化栽培技术水平[1]。
(四)机械化水肥管理
第一个方面是结合农田环境和播种结构,合理搭建滴灌管网系统,配备自动化滴灌设施,及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参数,根据玉米不同时期灌溉用水需求,对灌溉用水量和灌溉频次进行合理把控。播种之后三天,确保连接管带,进行第一次滴灌,确保水分没过播种行5 厘米左右,促进出苗。到生育阶段,结合实际降雨、土地性质、含水量等指数变动情况,对灌溉频次和每次灌溉用水量进行合理把控,保障玉米植株健康生长。第二个方面是在种肥时期,每亩地使用纯磷5-7kg、纯氮3-5 千克、纯钾 3-5kg ,配合灌溉同步进行,促进幼苗稳定生长。在追肥时期,进行五次到七次的水肥灌溉,每亩地总共使用纯磷 3-5 千克、纯氮 15-17千克、纯钾 5-7kg ,遵循少量多次原理,并结合玉米实际生长对养分需求做出灵活调整 [2]。在施肥的时候,使用施肥泵等设施,促进肥料灌入灌溉管网,同步进行灌溉与施肥,结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施肥用量、频次、时间等进行合理把控,避免过少或者过多施肥影响农田环境。在施肥之前,检查设备计量准确性,以精准把控肥料浓度。
(五)机械化病虫害防治
第一个方面是苗期病虫害防控,进行机械化包衣处理。在生长阶段,结合播种结构和地块情况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控,比如对于较大范围连片的玉米地,使用高地隙喷药设备,能够防止伤害玉米植株,也能够经过高压喷雾均匀覆盖药液。比如对于丘陵区域,或者散开种植玉米的区域,可使用植保无人机设备,利用导航定位和自动化飞行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精准化施药,确保病虫害防控效率。或者也可以搭配组合使用上述两种机械化设备,实现更高效率的病虫害防控目标。第二个方面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使用针对性药剂,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在施药的时候,结合植保设备,利用变量施药系统,在农田布设传感器,及时收集病虫害分布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施药喷头的喷药用量和覆盖区域进行灵活调控,有效提高药剂使用效率,减少药剂残留。其次,严禁在温度较高、风力较大的时候施药,避免药剂快速挥发、漂移,影响施药效果。尽量选在温度处于 15-25 度,湿度处于60%-80% ,风力较小或者无风的时候施药。
结语
总之,研究应用玉米优质丰产与绿色增效协同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提质增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在现在及未来的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要加强对这一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同步健全相应的技术监管对策,确保各个技术应用环节衔接到位,最大化发挥机械化技术应用优势,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存哲 . 玉米优质丰产与绿色增效协同机械化栽培技术 [J].中国农机装备 ,2025(3):109-111.
[2] 梁丹 , 周凤莲 , 徐林 . 玉米种植中减肥增效技术的应用 [J].种子科技 ,2024,42(1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