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环境下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干预策略
姚晓阳
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它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提供数量众多的学习资源,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便利。但是,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正逐渐显现出来,学习倦怠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缺少热情与动力,甚至会产生逃避的心理,这对学习效果以及个人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开拓了新的思路,对干预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策略展开研究有着关键的现实意义。
2 在线教育环境下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
2.1 学习动力不足
众多大学生对于在线学习欠缺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以至于难以维持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线上课程固然丰富多样,然而部分学生仅仅是机械地完成任务,对于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例如,在某一门线上公共选修课学习当中,超过 60% 的学生表明只是为了获取学分才进行学习,对课程内容本身缺乏兴趣,在观看教学视频的时候,大多时候会分心去做其他事情。在缺少教师面对面督促以及同学间竞争氛围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学习积极性遭受挫折。
2.2 注意力难以集中
在线学习存在诸多干扰因素,比如家庭环境里的噪音以及电子设备带来的诱惑等,这些都让大学生在学习时很难集中注意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 75% 的学生表示在进行在线学习的时候,容易被手机信息、社交媒体等事物吸引,导致学习中断。比如,当学生进行线上专业课程学习时,部分学生每隔十几分钟就会去查看一下手机,一堂课结束后真正专注于学习的时间连一半都不到。线上教学的互动性相对比较弱,教师很难实时留意到学生的状态,也无法及时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如此一来学习效果便受到了较大影响。
2.3 学习孤独感强烈
相较于传统课堂,在线教育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和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受到限制,容易产生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参与度。尤其是对于在线小组讨论时,因为缺少面对面沟通的直观感受,交流效果不佳,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学习倦怠的问题变得越发严重[1]。
3 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
3.1 学习环境因素
在线学习环境缺少真实课堂氛围,使学生很难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在家庭环境下,学习空间跟生活空间的界限不清晰,容易受到家人活动以及家务琐事干扰,网络不稳定、学习平台操作复杂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会打断学生的学习进程,让学习体验感下降。比如,在偏远地区部分学生因为网络信号不好,经常出现视频卡顿、掉线的状况,影响了学习的连续性,时间一长,就对在线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
3.2 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在线学习对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学生需要合理地安排自身的学习时间,精心制定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执行,然而大多数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严重欠缺,难以有效地平衡学习与娱乐的时间,不少学生并未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学习时间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使得学习任务积压。
3.3 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问题
在线课程的设计存在问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教学方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作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没有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某些专业课程当中,教师仅仅是将线下教学的内容简单地迁移到线上,没有充分运用在线教学的优势开展创新设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无趣,参与度较低,由此产生了学习倦怠的情况。
4 翻转课堂模式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策略
4.1 构建互动学习平台
借助在线教学平台搭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社区,教师可在社区发布学习任务以及讨论话题,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并且分享学习心得。例如,在线上计算机编程课程教学中,教师每周设置一个特定的编程项目,学生在社区中分组探讨项目思路以及代码实现方法,教师实时参与其中给予指导[2]。凭借这样的互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感,减轻他们的孤独感,提升学习动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可激发学习兴趣,有效缓解学习倦怠。
4.2 优化学习内容设计
将课程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制作成短小且内容精炼的教学视频,每个视频都聚焦于一个知识点,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展开讲解,以此提高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实用性。例如,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制作关于“品牌推广策略”的教学视频,以某个知名品牌实际开展的推广活动作为例子,详细分析策略的制定以及实施的整个过程。在视频中设置提问、小测验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提高学习时的专注程度。学生在轻松又有趣的学习氛围下,会更容易掌握知识,提升自身学习的成就感,减少学习倦怠情况[3]。
4.3 加强学习过程监督与反馈
教师借助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参与讨论的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针对学习进度滞后的学生,教师采用私信、线上会议等形式了解具体情况,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制定专属的学习计划,帮助其逐步跟上课程进度。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展开评估,及时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推动学生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克服学习倦怠问题。
结论
在线教育的环境下,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倦怠问题,会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以及个人成长造成影响,经过对当前状况的分析可了解到,学习动力欠缺、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学习孤独感较为强烈,这些都是学习倦怠的主要表现,而学习环境、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课程设计等诸多因素,引发了学习倦怠的产生。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干预策略,借助构建互动平台、优化学习内容设计以及加强学习过程的监督与反馈,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专注度,缓解学习倦怠的状况。未来,在线教育需要持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体验,推动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晓斌, 叶子晨, 杨轶男, 张艳霞, 杜雨峰, 祁瑞, 井立鹏 , 王龙 , 宋晓颖 . 学习倦怠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分析 [J]. 西部素质教育 , 2025, 11 (10): 44-48.
[2] 曾可欣, 李健航, 关越元, 张诗婷. 在线学习平台感知价值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J]. 科技传播 , 2024, 16 (14): 121-125.
[3] 龙玉萍. 大学生在线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 2022.
作者简介:姚晓阳 男(1968 年12 月18 日)汉 甘肃省庆阳市 本科 副教授 研究方向:日本社会与文化
基金项目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研究”( 项目编号:24JDSZ3130) 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