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施工企业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方法

作者

李涵

中铁二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作者简介]李涵(1991,07-),男,汉,重庆涪陵,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本科,工作单位:中铁二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摘要:党建思想政治是推进施工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有效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维稳企业的日常运行。因此,本文以施工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一体化管理方式为主要研究内容,从进行一体化管理的意义出发,探讨并罗列当下施工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讨论可有效强化管理成效的措施,以期能为施工企业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方法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施工企业;党建政工;一体化管理

引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不断壮大,传统的党建政工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施工企业的发展形势,故企业应加强对于党建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眼光放至长远,跟随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发展形势与市场环境持续进行党建政工工作的调整与创新,深入企业生产活动实践、落实党建政治思想、强化一体化管理成效,能充分发挥党建政工工作效果,大力推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施工企业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的意义

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是推行党务工作群众路线教育最为基础且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建设企业党务的重要任务。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一体化管理可有效结合党建工作与政工工作,大幅提升企业党务工作实际开展成效与质量,进而不断提高企业中党员与非党员群众的思想素质与政治觉悟,大力推进我国党务工作的长远发展。同时,健全企业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也可积极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逐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促进基层群众党建的先进发展,能为党的先进建设积累足够的工作经验,对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整理、完善生产管理相关规划、强化企业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二、当前施工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不正确

当下部分施工企业对于党建政工重视程度不足,在日常经营中组织的各类思想政治活动都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导致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发展领导等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使得部分企业工作人员态度散漫、工作氛围紧张,严重影响了企业文化的积极建设与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下部分施工企业内部的党建政工一体化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没有充分体现出目前党建工作的政治目的、工作内容与考核机制,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有效进行各项工作内容的落实,难以提升其对于党建思想政治的深入了解,使其责任意识薄弱,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管理责任未落实

当下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科学的责任体系与考核评价体系,对党建政工工作的实际成效与团队工作没有进行及时且客观的评估,党建和政工各团队成员的岗位职责也没有进行明确分工,导致党建政工工作实际质量不高、成员分工混乱,难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管理团队不完善

当下部分施工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缺乏有效的思想教育手段与对企业实况的清晰了解,党建工作部门的工作职责分配不清,使得党员难以形成统一的党建政工一体化管理理念、管理团队的综合素养不足,导致党建工作无法充分融入企业的实践生产工作中,对企业发展不利。

(五)管理成效不突出

当下部分施工企业进行党建政工工作融合实践的方法成效较低,仅仅是简单合并党建与政工部门或是随意交换工作职责,没有结合企业实际与发展目标进行工作内容与方法的深度创新,导致两个部门的融合不完善,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的实践成效并不突出。

三、施工企业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优化措施

(一)开拓管理思路

改善企业管理理念、加强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可有效提升各部门员工对于一体化管理理念的认识、有机融合党建工作与政工工作的工作内容与岗位信息,对优化施工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与工作风貌有着积极的意义。为夯实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基础,施工企业首先应对内部的各岗位职责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联通党建与政工工作的工作流程,有机结合党建与政工工作中存在重叠的档案资料与信息资源,使整合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其次,企业应以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实际需求为基础持续创新现有的党建政工工作机制,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与标准,避免一体化建设中人员不良关系的产生,有效加速党建与政工工作的融合。最后,企业应明确自身在党建政工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更正工作观念,同时加大对于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引导施工人员参与企业的政工活动,以改善企业整体的党建政工观念、创新管理思路,有力推进党建政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开展一系列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的基础,可有效保障基层单位中党建工作的有序进行,对强化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实现企业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确保此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施工企业首先应建立有效的企业机制,确保一体化管理制度能在规划明确、组织有序的建设中持续完善,以保障党建政工工作中众多项目的合理运行,并健全党建工作制度保障机制以层次性地完善基层单位制度,在现有民主制度等机制的基础上完善组织生活制度与企业基层调研标准。其次,企业应依据实际的生产所需不断进行基层党组织思政工作制度与其他相关建设的优化,以保证此制度体系能完全覆盖企业的各级党组织并适应于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最后,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以保障制度的稳定落实,规范工作流程、约束员工行为、汇编各方制度,形成以制度管理权力的良好风气,进而提升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与归属感,切实实现施工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一体化管理[2]。

(三)创建责任体系

健全的一体化责任体系可有效解决施工企业因传统经营模式而展现的形式主义倾向,进而科学保障党建政工工作的实践成效与质量,对强化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加强各团队间的工作协同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切实落实党建政工工作效果,施工企业首先应设立统一的组织架构,将党建与政工团队进行有机融合,使二者在工作目标、资源配置与工作流程等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并明确各团队员工的岗位任务与职责,理清一体化管理的职责分工。其次,企业应为党建政工团队构建便捷有效的沟通平台,如定期组织工作研讨会议、经验分享等活动,或借助信息技术建设党建政工工作的网络平台,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加强团队间的协同沟通,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最后,企业还应设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党建政工团队的工作过程与成果进行客观且全面的评价,以此不断发现并优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可有效提升团队的工作热情与工作协调性,进而持续完善党建政工一体化管理模式。

(四)培育管理团队

理念明确、政治素养较高的党员干部可为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强效的助力,能充分展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提升党建工作实效、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为培育高素质的一体化管理团队,施工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应明确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谨遵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扩张教育活动的覆盖范围,使每位党员干部都能参与党支部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其他企业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基层党组织还应组建相应的党建部门与政工部门,将党员培养、思想政治熏陶与教育等工作分配至党建部门,将政策的制定与传递、舆论管控与群众工作等方面分配至政工部门,明确其中的职责与层级划分,加强二者的日常沟通与协作,并成立党建政工工作协调机构,使两个部门能得到合理的统筹规划与协调,避免工作重叠与资源浪费等不良情况发生,打造理念统一、行动协调、觉悟较高的管理团队,能有效提升施工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有序推动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创新管理方式

充分融合党建与政工工作进行一体化办公与管理,可有效提升党建政工工作的教育成效,对扩大党建政工工作的影响范围、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有效落实党建政工工作的一体化管理效果,施工企业应加大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科学调研目前基层群众与员工偏好的方式,借助网络或其他新媒体平台进行适当的宣传。如在企业官方微博账号上设立专门的党建政工一体化管理专栏,并通过每日微博的更新及时向员工传达国家的新式政策方针、企业的全新活动与相应的思想理论科普等,可在推进管理活动在企业员工内部广泛传播的同时拓展党建政工工作的影响范围、提升施工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一体化管理实效。基层党组织应将党建政工工作与企业的生产业务进行有效融合,使党建政工工作和企业的生产活动得以同步推进,能有效促进二者的双向融合、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一体化管理作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3]。

结论:综上所述,结合传统经验进行党建政工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可有效强化工程企业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的管理成效,对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开拓管理思路,整合党建与政工的工作内容;健全管理制度,实现精细化的一体化管理;创建责任体系,保障党建政工工作的实际成效;培育管理团队,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与综合市场竞争力;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党建与政工部门的职能渗透。以上措施均可解决当下施工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有效提升一体化的管理成效,使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得以充分落实、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曦. 企业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策略分析[J]. 办公室业务, 2022, (03): 35-37.

[2]冯新戈. 对施工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东方企业文化, 2021, (S1): 32-33.

[3]钱学义. 企业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探讨[J]. 中外企业文化, 2023, (12): 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