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助探究,分层达标”教学模式在大安市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实践研究

作者

杨天娇

大安市第五中学校;吉林省白城市

一、预习交流环节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下一节课所要学的歌(乐)曲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内对于学生而言,除了一本教科书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参考资料。但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每位学生都能熟练地使用电脑,这为音乐课的课前预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把音乐课的课前预习真正落到实处,作者在每一节课结束时都会用课件展示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歌曲产生的年代及历史背景分析。(2) 歌曲词、曲作者简介。(3) 你认为歌曲中哪些地方唱起来比较难? (4) 歌曲是几拍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有了一个明确的预习提纲,学生就会有目的地从网络上尽可能多地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

在开展音乐课课前预习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注音乐的习惯,也改变了学生对传统音乐课的看法,对音乐课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在课下完成新课预习后,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在新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针对自己的预习情况,有目的地学习。

二、出示目标环节

目标是课程的中心环节,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通常我们所说的是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它们主要体现在教师教案“教学目标”中的内容,学生只能通过听教师的讲授间接获得知识,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此,在新课开始之前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从而避免盲目学习。

出示目标环节主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课标》中学段目标对 7——9 年级是这样描述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 1——6 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着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学生知识的习得并非完全源于教师的“教”,而是以听老师讲授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思维重组,最后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感知、体验从而学会知识。

目标就像航海中的指南针,它指引着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奔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三、互助探究环节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温情。学校是社会中的微小细胞之一,正是在这个“小家庭”的成员(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让这个小家庭变得更加温暖,在帮助中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和谐。

首先,音乐课堂开展“互助探究”是以“合作学习”为指导思想,然后进一步开展“互助探究”。在课堂上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小组之间、男女生之间针对所学知识互助,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在合作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教师在讲授时要为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对于简单易学的问题要一带而过;高难度的问题教师要重点讲解;而处于两者之间的问题教师要完全教给学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并根据不同的探究需要,每名学生都要对本组问题积极承担责任,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切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第三,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师生的身份是平等的,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学习的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利用这一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如节奏组合练习、歌曲分声部、分角色演唱及歌唱与伴奏相结合等。使学生在参与中,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越发凸显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四、达标检测环节

达标检测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有很大差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堂检测环节中要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习题。音乐课堂“达标检测”环节通常包括两方面内容:基础题和提升题。

作为课上的达标,基础部分基本上以最基础的乐谱演唱、歌曲演唱、节奏练习等,为主要检测内容。基本上要求 100% 达标,唯有个别先天性的,五音不全者,不计其中。提升题主要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例如,运用本节课所学节奏型进行分组节奏创编,并运用自己创编的节奏为短小的音乐伴奏:利用歌曲旋律填写歌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达标检测环节让每一位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利用基础题和提升题让学生拥有成就感。教师在达标环节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系统总结,让学生明确应弥补的方向。最后,教师要用激励的话语鼓舞学生,使学生能够持续参与教学。

五、总结提升环节

总结提升环节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是对知识点的回顾。在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知识框架的同时进一步坚实基础。例如,歌曲、乐曲中多涉及到的节奏、旋律、节拍等进行归纳总结。第二,对达标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的理解等。第三,对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总结。例如,对学生的小组学习情况、生生互动、生生探究进行总结。

总之,音乐课“互助探究,分层达标”教学模式的运用使音乐课的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层次更加清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助、学习、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互助学习真正融入到了学习活动中,实现音乐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有利于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教师平易近人、性格开朗、关心学生,在课堂上才能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民主的师生关系,包容学生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并虚心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这样学生才敢于在教室和同学而前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表现出强烈的“向师性”。这样,课堂纪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