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德育视角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作者

史芝玉

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长春市宽城区东二条923号) 130000

摘要: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德育已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性格形成和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其班级管理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初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承担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塑造良好班风学风的重任。从德育视角出发,探索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实现班级的和谐与进步。

关键词:德育;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引言

初中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的时候,往往强调制度的重要性,经常采取严格的约束举措,意在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目的。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功利性较强,与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无益于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初中班主任需要深入学习和贯彻立德树人的管理理念,将德育融入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以此优化思政教育举措,助力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

1借助多媒体创设德育情境

班主任需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巧妙运用多媒体资源,构建信息化且充满趣味的德育情境。通过精心挑选适宜的信息载体,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信息内容与资料,使学生能够深刻领悟多媒体资源中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观。这种情境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思想道德理念的认知与理解,进而强化道德意识,还能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微观世界》。这部影片以独特的微观视角生动展现了昆虫世界的奇妙与精彩,向观众传递了自然界中那些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深刻道理。影片中毛毛虫破茧成蝶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毛毛虫在物竞天择的残酷环境中,凭借自身微薄的力量努力生存,却常常因人类世界的无意干扰而过早地结束生命。这一场景引申出两方面的德育启示:首先,我们要学会关爱和保护昆虫及动物,尊重每一个生命;其次,世界广阔无垠,存在着各种能力水平不同的人。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我们不应嘲笑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而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与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共同进步。

2明确德育目标

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具体而言,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目标包括:培育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态度与习惯、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及公民意识等。通过明确德育目标,班主任应有计划地实施德育工作和教学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规划和长期目标。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成长状况,采取分阶段的方式制定德育计划。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以既定的德育主题为基础,制定更为具体化的实践目标,以实现实践任务,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德行教育的提出与推广实为教育本质的回归。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系深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成绩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唯成绩至上的倾向,其他素质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则相对滞后。进入21世纪,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转向全面型发展,因此,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受到高度重视。该理念不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重视培育其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真正促进初中生的全面成长。

3优化制度建设,融入德育条款

制度建设是初中班级思政教育的基石,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一个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制度体系,对于班级的稳定与发展起到支柱作用。因此,班主任应致力于优化德育制度建设,打造一套既能有效管理又能深化德育工作的制度体系。在制度制订过程中,班主任需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既要设立明确严格的管理条款,又要融入德育条款,以达到宽严相济的制度建设效果。这要求班主任深入思考德育与管理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保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班主任在制度中融入德育条款的时候,要注意条款的适宜性和连贯性。德育条款要与管理制度的其他条款相互呼应,避免突兀,实现逻辑上的连贯和整体上的和谐。这样,德育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入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维持班级秩序是学生和班主任共同的责任,而建立合适的制度是维持班级秩序的根本。在德育视角下,班主任除了要明确设立禁止迟到、早退、喧哗等基本纪律要求,还可以特别加入德育相关的条款。例如,班主任需要规定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发言,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条款可鼓励学生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体现互助友爱的精神等。这些条款一方面能督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意识到遵守班级秩序是良好品德修养的体现,以此引导学生产生严格约束自己的内生动力。

4借助主题班会,强化德育实效

主题班会是班级德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班主任应精心组织和管理德育工作,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这一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从而提升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以德育为主题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对德育理念和知识的积极理解,进而带动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学生可以积极搜集与“礼仪”相关的诗歌、小品、三句半等文艺作品,并将传统礼仪文化巧妙地融入主题班会活动之中。通过参与准备和表演的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礼仪”的内涵。班主任在活动结束后应进行总结,升华班会的主题内容,一方面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礼仪规范运用到日常行为中。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学生不仅能积极践行德育理念,还能加深对道德修养的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德育效果,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德育视角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通过借助多媒体创设德育情境、明确德育目标、优化制度建设融入德育条款以及借助主题班会强化德育实效等一系列举措,初中班主任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步平.浅谈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7):1.

[2]蒋莉.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提升初中思政教育实效[J].新课程研究,2017(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