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能力

作者

杨允祯

信宜市茶山镇渤垌小学 525329

【摘 要】基于专业知识和教育者的教学经验, 小学生营造属舒适的环境,富裕积极向上环境,用先进的力量鼓励和熏陶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创设适度的困难情境;联系家长一起合作参与,为学生打造全面健康有活力的成长环境。这将启示教师培养学生的抗挫,受挫能力,重视家校的合作,让孩子懂得阳光总在风雨后,经过风吹雨打,就能茁壮成长。

【关键词】受挫能力 锻炼 逆境 坚持

人生就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我们就是就是在渡河,我们的一生难免会遇到激流和险滩。面临挫折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会产生紧张、愤怒、不安、焦急等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缺乏上进,甚至消沉。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家庭的掌上明珠,他们就像培育在温室里的花朵一样,遇到风雨的吹打,阳光的暴晒,就表现为退缩、凋谢,受挫能力不强,容易进入一种消极的状态。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适应生活的变化。更好地成为国家的接班人,就要培养并提高他们抗挫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受挫氛围,提高抗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环境,也是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通过实例达成能力培养。,为了良好的环境,古有孟母三迁。因此,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学校,营造出和谐、奋发的氛围,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常常会在具体的榜样形象的熏陶下,提高对受挫能力的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之心,形成独立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在教室和走廊里张贴一些名人名言来熏陶学生,开展专题班会讲述一些名人故事进行教育。例如,莱特兄弟失败多次的实验,他们并不放弃,最后成功发明了飞机,并且试行成功!华盛顿在一次次的竞选失败后,化挫折为力量,不断进取,总结经验,最后当选了美国总统,他的受挫能力可真强呀!疫情期间,英雄人物,钟南山,李兰娟,陈薇等经历了多次抗击病毒,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最终取得胜利,把疫情抗击到底,帮助人民获得生机! 再者,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自强不息的人物的视频,让他们写一写观后感。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耳闻目睹,从中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感知。教师可以构建德融课堂,把道德教育融入课堂当中,结合生活经验,有的放矢学习。在学习《越王勾践》时,在学生充分了解内容之后,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越王在积累实力,抗击敌人的时候,容易吗?他会遇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就会被越王那种不服输,为了目标不断挑战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从而得到了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

二、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风雨过后现彩虹。”要想睹到成功的果实,就得经历风雨。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经历苦难,才能磨炼意志。达尔文法则是优胜略汰,人类社会也是如此,胜则生存,失败就会淘汰。要想像大鹏一样飞翔于天地之间,必须有大鹏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干劲。我们必须从小磨练学生的意志,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风雨。

(一)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现在做起

有些孩子眼高手低,对微小事情和平常事不以为然,认为只有大事才能锻炼意志。却不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少成多的道理。其实小事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是成功的垫脚石,也是检验意志的试金石,是否在逆境下挺住而前进,像雷锋叔叔一样在平凡的小事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鼓励学生从身边无不足道的事情做起,在日常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如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乐于助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坚持锻炼身体,诚实礼貌待人等等。

(二)坚持磨练和有意创设磨练相结合

人生都是有起有落,风风雨雨,会有波动,真正理解生活的人,不是熬过艰难去等待欢乐,而是在艰难困苦中进取,发掘欢乐,乐在其中。乡村教师坚守大山,让上千名贫困孩子走进社会,恩格斯用四十年写了《自然辩证法》,为许多国家带去了胜利的曙光,这些事实都证明了意志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时意志不坚定,我们可适当给他们一些激励,使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平时我会教育学生,学习中我们有很多困难和挫折,如上课不理解的问题,成绩不如别人。生活中也会有很多难题,如同学关系不好,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满意,不理解老师的问题等。面对这些困难,教育学生明白每件事不可能总是顺合心意,总会有得与失,这都是我们人生的常态。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战胜它的勇气,静下心来寻找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制定解决方案,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逆境,茁壮成长

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和养成良好品质是一样的,在后天的学习和 锻炼中获取,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或创造一些逆境,让学生独自去面对,去克服,让学生在困难中经受磨练,摆脱逆境,从而提高抗挫折承受力,培养逆流而上的坚强意志。现在的孩子受挫能力差,缺乏锻炼的环境和机会,没有良好的独立能力。接受来自大自然和生活的困难是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外国建立了“自然室”、“森林之家”等,中国举办夏令营、军训等活动,父母花钱把孩子送到山区或艰苦的地方去体验生活, 其目的都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克服困难,积极解决困难的精神,增强孩子意志力。

学校也要经常创设适度适量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如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兴趣活动,晨跑,劳动小园,走进社会等活动。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让他们体验到酸甜苦辣的滋味,同时学会用笑脸去面对遇到的各种困难,让他们知道生活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布满坎坷,只有亲身体验,才不会紧张和害怕,才能坚强的面对逆境,笑对人生。

四、联合教育,坚持不懈

挫折教育是一项持久的工程,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配合。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善于协调三者的关系,达到目标一致 ,态度一致,言行一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是孩子生活的第一老师,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和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因此父母或者监护人要构建有益的家庭环境,做到严慈相相结合。

同时,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既是教知识的人,也是引导他们成长和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会他们如何做人的根本任务,要架设好家校沟通的平台,如通过媒体、走访等方式,适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讲述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和训练孩子耐抗挫力的方法和事例,结合自身的特点,着重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或麻烦时,家长不能代替处理,应该与孩子共进退, 一起成长,以朋友的 身份和孩子沟通,教给孩子有用的途径,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勇敢地尝试,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又能获取经验,快速成长,下次就不会惊慌。要多给孩子锻炼和时间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抗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孩子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精神。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平时要做到慈中有严,严中有爱,用欣赏和期待的目光 对待他们,做到因材施教,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挫折教育。 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释放压力,学会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看书,跑步等。

富勒曾说:“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虽然挫折是绊脚石,但我们出淤泥而不染,期待我们的未来一路生花,就应主动寻找方法战胜坎坷,让之成为垫脚石,使我们的人生路通畅无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生活的强者,健康快乐地成长。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让自己在变化的社会保存自我,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