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化手段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反思

作者

韩晓雪

营口市雷锋中学 115000

摘要:信息化手段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兼具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其应用存在资源质量不佳、过度依赖、与教学内容融合浅及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筛选优质资源、合理运用技术、深化融合以及构建科学评估机制等策略,能优化教学。如某中学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多样阅读活动,使学生阅读量增多,语文阅读成绩提升,阅读思维更为活跃。未来,需持续优化信息化手段应用,深化其与阅读教学的融合,完善评估机制,助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改革

引言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化手段如电子白板、在线学习平台、阅读软件等逐渐融入中学语文阅读课堂。这些手段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呈现方式,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了阅读视野,培养了阅读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与教学内容融合不深入等困境。怎样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解决现存问题,成为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化手段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虽带来了一定积极影响,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信息化资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阅读教学时,所获取的资源未经过严格筛选。网络上关于中学语文阅读的资料丰富多样,然而一些资源在内容上缺乏严谨性,存在知识错误或观点片面的情况。同时,部分资源形式大于内容,过于追求视觉和听觉效果,却忽略了对阅读文本本身的深度解读,导致学生难以通过这些资源获得实质性的阅读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过度依赖信息化手段的现象。一些教师将信息化手段作为课堂的核心,而忽视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在讲解阅读文本时,过多地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压缩了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使得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直观信息,而缺乏对文字的深入品味和感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信息化手段与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融合不够深入【1】。部分教师仅仅是将传统教学内容简单地搬到电子设备上,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来优化教学。在设计阅读教学课件时,只是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电子化呈现,没有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阅读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无法实现信息化手段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信息化手段助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策略

严格筛选信息化资源,确保其质量。建立专门的资源审核机制,由语文教学专家、一线优秀教师以及信息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对网络上丰富的中学语文阅读资源进行细致甄别,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挑选内容准确、观点客观、形式多样且契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资源。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自主开发优质的信息化阅读资源,如制作生动的微课、设计互动性强的阅读课件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合理把控信息化手段的使用程度,突出语文阅读教学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化手段作为辅助工具,为学生的阅读思考留出充足时间。比如,在引入阅读文本前,可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专注于文本本身,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文本内涵,之后再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拓展延伸,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深入推进信息化手段与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阅读任务布置、学生阅读进度跟踪以及阅读成果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阅读文本中的场景,增强阅读体验【2】。构建科学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应用评估机制,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提升、课堂参与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等多个关键维度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细致的课堂观察、系统的学生测试等方式全面收集数据,深入分析信息化手段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以不断优化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信息化手段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成效

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方面,信息化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阅读材料,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文字阅读形式,使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丰富的色彩、动听的音频以及动态的视频,吸引着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上,信息化手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和阅读软件,学生能够接触到海量的阅读资源,不仅有经典的文学作品,还有各类前沿的时文资讯、科普文章等。这些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中汲取营养,拓宽了他们的思维和认知边界。

在培育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方面,信息化手段优势显著。在线学习平台的互动讨论与阅读测试功能,能驱动学生深度思索阅读内容,积极发表见解并交流碰撞。而部分阅读软件提供的思维导图、批注等工具,可助力学生梳理文章架构、抓住重点,进而培养逻辑与批判性思维【3】。国内一所中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各班配备先进电子白板,教师借助其展示丰富课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搭建在线阅读平台,方便学生依兴趣选书,记录笔记并撰写读后感。还组织线上阅读竞赛,如一次“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竞赛,800 余人参与,最终 20 人获一等奖、50 人获二等奖、100 人获三等奖。学期末,学生阅读部分平均分从 30 分涨至 35 分(满分 50 分),优秀率从 20%提至 30%,阅读思维更活跃,语文素养显著提升。

结语

信息化手段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意义重大。既暴露出资源质量欠佳、过度依赖、融合不深及评估缺失等问题,也通过筛选资源、合理运用、深度融合与科学评估等策略,取得激发兴趣、拓展视野、提升思维等成效。如某中学借助信息化手段,学生阅读量、成绩与素养均获提升。未来,应持续优化信息化手段应用,深化其与阅读教学的融合,不断完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其优势,助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迈向新高度,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勇.信息化手段在高校体育器材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5,(05):148-150.

[2]李晓亚.信息化手段在环境执法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5,(06):14-16.

[3]李化,王玉,骆凝,等.信息化手段在优化院前急救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J].吉林医学,2024,45(12):3164-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