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作者

杨馥宇

承德市民族小学 067000

摘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小学美术教育正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深刻转变。其中,“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理念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三者之间的紧密关联与相互促进,旨在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和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引言

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实现对教育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教师还需要加强对新课标的解读,结合具体的教育要求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是现代化教学中提出的核心教学理念,该理念打破传统分散式教学理念,将教学、学习和评价构建为一体化流程,从而实现教学全面升级。“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实,通俗而言,“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要确定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要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最后通过评价知晓学生“会什么”的最终效果。

2小学美术教学存在问题

2.1教师教学方面问题

当前,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依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提升学生的美术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采用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向学生灌输美术知识,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部分教师在美术教学评价方面也存在不足,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2学生学习方面问题

新课标下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确保学生在美术知识的学习中具备一定的分析、探究、总结能力。但结合具体情况来看,学生始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长期在课堂处于被动的知识学习,且教师讲解的知识存在极大的依赖性,不仅会影响最终学习效果,也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与形成。不仅如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教会学生基础绘画创作,忽视学生绘画想象力与创造力,如果学生始终缺乏想象力,那么就会造成绘画创作缺少灵动性,使得美术内容丧失原本乐趣与价值。久而久之,学生会对美术知识学习缺少热情,更有甚者认为美术是一种负担。

2.3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也是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些地区或学校,由于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美术教学所需的器材、材料等资源相对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一些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美术课程的设置、师资力量的配备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正常开展,也限制了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在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并解决这些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美术教育。

3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

3.1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

为了有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理念,首先需要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这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进行系统整合,确保它们之间能够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例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评价;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评价方式方面,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3.2强化师生互动与合作

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师生互动与合作至关重要。教师应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美术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美术知识与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教学或远程协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4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包括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在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

总之,“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强化师生互动与合作以及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这一实践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小学美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庄艺娜.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多学科融合[J].考试周刊,2023(48):151-154.

[2]华雪.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和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3(2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