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销售企业油品损耗管理研究
林三成
身份证号:350426198001286031
摘要:对于成品油销售企业而言,油品损耗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运营状况。油品损耗在批发和零售环节呈现出不同特点,涵盖密度换算损耗、运输损耗以及站内损耗等多种类型。深入剖析这些损耗的成因并实施有效管理,是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详细阐述了成品油销售在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各类损耗情况,深入分析了损耗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旨在为成品油销售企业优化损耗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成品油销售企业;油品损耗;批发;零售;损耗管理
引言
成品油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能源物资,其销售环节的顺畅与否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成品油销售过程中,油品损耗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批发到零售,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耗,如密度换算损耗会影响油品的计量准确性,运输损耗可能导致油品数量减少,站内损耗则涉及储存和销售过程中的各种潜在损失。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成品油销售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和利润空间压缩的挑战。
一、成品油销售企业油品损耗的类型及在批发零售环节的表现
(一)密度换算损耗
1. 批发环节:在成品油批发过程中,由于不同批次的油品来源可能不同,其密度存在差异。而在计量和交易过程中,通常以体积为单位进行结算。当油品的密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导致实际质量与按照标准密度计算的质量之间存在差异,从而产生密度换算损耗。例如,一批汽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因温度等因素影响,密度发生了变化,但在批发交易时仍按照初始密度进行计量,这就会使买卖双方在油品质量上产生误差,造成潜在的经济损失[1]。
2. 零售环节:在加油站等零售场所,密度换算损耗同样存在。加油机在计量油品时,一般是根据体积进行计数。然而,油品的密度会随温度等条件变化而改变。如果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没有对密度进行准确的修正,就会导致加油量与实际销售的油品质量不符。比如,在炎热的夏季,油品密度相对较小,若不进行密度换算调整,可能会使加油站在销售过程中多付出油品,造成经济损失。
(二)运输损耗
1. 批发环节:成品油在批发运输过程中,运输损耗较为常见。运输设备的密封性能是影响运输损耗的关键因素之一。若油罐车的密封不严,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油品会因挥发而导致数量减少。此外,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和振动也会加速油品的挥发,增加损耗。例如,油罐车在行驶过程中,阀门接口处可能会出现微小缝隙,使得油品蒸汽逸出,造成损耗。而且,运输距离越长,运输时间越久,油品与空气接触的机会越多,损耗也就越大。
2. 零售环节:从油库到加油站的运输过程中,零售环节的运输损耗也不容忽视。除了上述密封和挥发因素外,装卸油操作的规范程度也会影响损耗。如果在装卸油过程中,操作不当,如油枪未正确插入油罐、装卸速度过快等,都可能导致油品溢出,造成损耗。另外,运输车辆的清洁程度也会对油品质量产生影响,若车辆内部残留有其他杂质,可能会污染油品,导致部分油品无法正常销售,从而间接造成损耗。
(三)站内损耗
1. 批发环节:在批发油库等场所,站内损耗主要体现在储存过程中。油罐的呼吸作用是造成站内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油罐内的油品会产生呼吸现象,导致油气排出罐外,造成损耗。此外,油罐的清洗也会带来一定的损耗。在清洗油罐时,罐内会残留一些无法完全回收的油品,这部分油品就成为了损耗。同时,油罐的腐蚀问题也会导致油品泄漏,增加站内损耗。
2. 零售环节:加油站的站内损耗包括储存损耗和销售损耗。在储存方面,与批发油库类似,油罐的呼吸损耗和设备老化导致的泄漏损耗较为常见。而在销售环节,加油机的计量误差是造成销售损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加油机的计量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少发油或多发油的情况。此外,加油员的操作不当,如加油时油枪未对准油箱口,导致油品溅出,或者客户的不规范行为,如私自拆卸加油设备、偷油等,都会增加加油站的站内损耗。
二、成品油销售企业油品损耗产生的原因
(一)管理层面
1. 制度不完善:部分成品油销售企业缺乏完善的油品损耗管理制度,没有明确各环节的损耗标准和责任主体。在批发环节,对于不同批次油品的密度管理缺乏规范流程,导致密度换算损耗难以有效控制。在零售环节,加油站的计量管理制度不健全,加油机的校准和维护不及时,使得计量误差较大,增加了损耗[2]。
2. 人员意识淡薄:企业员工对油品损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在运输环节,司机可能为了节省时间,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装卸油操作,导致油品泄漏。在加油站,加油员可能因为工作疏忽,没有正确使用加油设备,造成油品浪费。而且,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足,员工缺乏专业的损耗管理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应对损耗问题。
(二)技术设备层面
1. 计量设备落后:一些成品油销售企业使用的计量设备老化,精度不足。在批发环节,油罐的液位测量设备可能存在误差,导致对油品数量的统计不准确。在零售环节,加油机的计量传感器老化,会使加油量与实际值不符,造成损耗。此外,部分企业没有采用先进的密度测量设备,无法准确测量油品密度,增加了密度换算损耗的风险。
2. 储存运输设备老化:油罐和油罐车等储存运输设备使用年限较长,老化严重。油罐的密封性能下降,容易导致油品挥发和泄漏。油罐车的罐体出现腐蚀、裂缝等问题,也会增加运输损耗。而且,一些企业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使得设备的性能不断下降,损耗问题日益严重。
(三)环境因素层面
1. 温度变化:温度是影响油品密度和挥发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季节和时间段,温度变化较大。高温会使油品密度减小,挥发速度加快,增加密度换算损耗和蒸发损耗。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油品的蒸发损耗明显增加,同时密度变化也会导致计量误差增大。
2. 地理位置和运输路线:地理位置和运输路线也会对油品损耗产生影响。在偏远地区,运输距离长,运输条件复杂,油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颠簸和振动更大,损耗也相应增加。而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如干燥地区的蒸发损耗可能比湿润地区更大。
结语
成品油销售企业的油品损耗管理涉及批发和零售的多个环节,涵盖密度换算损耗、运输损耗和站内损耗等多种类型。通过对损耗产生原因的分析可知,管理层面的制度不完善和人员意识淡薄,技术设备层面的落后老化,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共同导致了油品损耗问题的产生。为了有效控制油品损耗,成品油销售企业需要从完善管理制度、升级技术设备和优化运营流程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损耗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更新计量和储存运输设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时间,规范操作流程。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油品损耗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成品油销售企业应持续关注油品损耗管理问题,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崔丽军.成品油销售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2,33(07):150-152.
[2]吴萍.财务共享背景下成品油销售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J].中国总会计师,2022,(03):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