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提升策略

作者

张毓

贵州省纳雍县第五中学

摘要:高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职责。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班主任如何提升德育工作效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提升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者,其德育工作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更新理念

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主观需求,将自己设定在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去服务学生,从而使德育工作得到有效展开。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需求,进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征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除此之外,班主任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一个班级,而是要深入调查学生背后的原因,再作评价,并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教育。班主任应该深究其原因。经过调查,发现该同学的父母近期离异,对该生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应该力排众议,为其“正名”,要多用鼓励性的话语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走出阴影,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向上。这样才能体现出高中班主任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简言之,班主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比如,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其中,使规章制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遵守。

二、引导体验

体验式教育能够让学习者在实践重视合作,学会宽容。以实际的行动去证实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理念。从逻辑上来看,体验式教育与德育存在着紧密联系。体验式教育改变了传统德育课程师徒相授的模式,将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之间的对话改变为学生的自主化学习。这种方式能够使学习者在思想上产生亲近与共鸣,没有了德育标准的束缚与压抑,使得学生在自主的观察与思考中,通过德育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地进行扬弃式的批判,从而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自我的升华与超越。例如,以实现生命价值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就职业与生命价值实现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规划进行展示,提问学生,这种人生是否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在一问一答中,使得学生对于无私奉献等精神有所内涵式的理解,也鼓舞了他们实现生命价值的信心。

三、组织活动

高中班主任实施的课堂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需要学校和教学工作人员都加以关注,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理念和技能。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性的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如可以在学校中组织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课余活动,以此优化学生的自主性,有能力的话也可以指导学生走出校门,去大自然中、去实践生活中感受真实性,支持学生自主参与其中,这样教师可以在和谐氛围中指导学生学习德育教学知识,并且不会约束教师方案的实施。在落实实践活动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准备,在课下多了解学生之间的兴趣话题和爱好,并且以全班同学的爱好综合为基础选择共同的爱好,以此设计统一的活动方案,从而更多的让活动满足每一位同学的需求,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自主实施活动,当然也可以自主设计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促使学生对课外活动和事物有全新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要对自己与其他人的人际沟通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促使德育教学工作得以全面推广和落实。

四、关注差异

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可以精心的策划、组织各种德育活动,并且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要参加德育活动,德育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校园比赛等,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同时,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也使得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张扬,使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不断的提高,同时,也丰富了班级文化,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进行德育体验,保证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为个性化德育提供依据。比如,班主任通过与学生谈心、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后续的个性化教育做好准备。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例如,对于自卑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其树立自信;对于自负的学生,适当给予挫折教育,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发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问题和进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比如,当学生在帮助他人后,班主任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感受到做好事的快乐和成就感。

五、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也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部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性格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的家庭之中,由于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给予学生过多的爱护,造成他们存在较多的不良思想品质,无法独自面对遇到的问题,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往往选择逃避,不能勇敢地去面对,这些情况在高中阶段巨大的学习压力面前凸显出来。因此,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合性教育。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情况。比如,某位班主任每周都会与几位家长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学生在周末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共同解决。组织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德育意识,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例如,学校定期举办家长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鼓励家长参与班级德育活动,如亲子活动、志愿服务等,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比如,在重阳节时,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敬长辈、关爱他人。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应积极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加强沟通、关注个体差异并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切实提升德育工作效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给予班主任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颖.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J]. 家长, 2024, (21): 43-45.

[2] 傅丽娜. 德育视角下高中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J]. 吉林教育, 2024, (34): 82-84.

[3] 张辉.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 [J]. 新校园, 2024, (08): 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