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沈琰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 215234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教师制定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以自身为主体的学生活动,有利于教师通过各类评价活动来完善教与学成果,从而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本文以译林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Task板块为例,从“解读语篇,制定目标”“依据学情,设计活动”“写作实践,完善评估”三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并从“明确写作主题”“搭建写作框架”“优化写作内容”“注重写作评价”四方面来进行写作教学实践。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一、引言

英语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技能,写作作为英语课程学习的重中之重,不仅是英语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终体现其综合语用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在2022版新课标中新提出的学业质量描述中明确规定学生“能结合图片、文字等提示信息,对语篇进行补充、续编或改编”,这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设计时往往会忽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学生活动的实施与活动评价的完善三项内容的一致性,无法使学生实现从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的转变,从而无法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与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新课标”)中提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具体来讲,“教”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目标来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学科育人的目标;“学”指学生基于教师指导来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从而达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评”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来制定评价内容和标准,从而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1]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与学与评之间的整合,制定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评价体系三位一体,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下面笔者就以译林版八年级第二单元Task板块为例进行阐述。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一)解读语篇,制定目标

译林版八年级第二单元的主题是“School life”,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子主题内容为多彩、安全、有意义的学校生活。单元主题意义是学生通过了解并对比各国学校的学校生活后,能谈论并写出自己的理想学校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本单元的Task板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A部分是基于学生对现在学校生活的一个问卷调查。该部分主要围绕“School time”“School activities”“School study”三个方面以问题链的形式展开,为后续的书面表达积累素材。B部分呈现了一篇题为My ideal school的范文,通过让学生阅读并理解Daniel的理想学校,以此为范本描绘自己的理想学校生活。C部分要求学生根据A、B两部分的内容进行自己的文本写作。A、B、C三个部分紧密联系、层层递进地展示出学生如何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的实践应用。在C部分的最后还有一块Self-assessment板块,这个板块是基于单元整体学习而生成的评价体系,让学生通过单元整体学习后形成对自我的终结性评价,因此,教师在解读Task语篇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单元主题、自评量表来制定本堂写作课的教学目标,如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可制定为:

1.能够通过阅读并填写问卷调查了解有关学校生活的信息,并准确梳理、概括学校生活的几个方面;

2.能够通过阅读范文提取关键信息,总结记叙文的结构、内容与写作技巧;

3.能够运用已知内容完成我的理想学校这篇记叙文的写作;

4.形成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正确价值观。

(二)依据学情,设计活动

本堂写作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基本具备在阅读语篇中寻找并提取关键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较多学生在梳理语篇脉络、探究语篇结构、拓展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为此,笔者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侧重于让学生分析语句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根据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来设计教学活动(表1)。

(三)写作实践,完善评估

课堂教学实践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也就是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整合到评价任务和课堂活动中,确保教学、学习与评价的一致性。[2]为此,在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时,教师一定要制定评价量表,有助于学生通过量表进行自评、互评,从而完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具体在进行写作实践教学时,应从以下几方面作为切入点:

1、明确写作主题

写前围绕主题内容通过导入已知来激活新知,积累语言素材。这一板块的写作主题为My ideal school,紧扣单元主题School life,笔者通过回顾对比Reading语篇中Nancy和John的学校生活,引出主题。然后,创设真实语境“Introduce your school life”,通过呈现学生真实学校生活的照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明确写作主题。

2、搭建写作框架

写中利用思维导图(图1)来梳理文章结构脉络,笔者通过对问卷调查问题的梳理先大致将问题分为三大类:School time, School activities以及School study. 其次,通过概括整合范文语篇内容,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来进行解读与讨论,最后重新构组写作内容,搭建写作框架,为后续的文本产出做铺垫。

3、优化写作内容

写中通过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来优化学生的写作内容,笔者主要从内容、语言、结构三个当面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首先,从内容上来说,通过前面导入部分以及解读范文中的好词好句,学生对于书写自己理想的学校生活方面已有一定的素材积累,笔者结合实际再度呈现相关语句在黑板上,加深学生印象;其次,从语言上来说,通过让学生品读范文,圈画勾点出范文中的连接词、动词词组结构、形容词、副词等,优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后,从结构上来说,除了分析整体段落结构,明确每一段写的内容,还要具体分析每一段中语句的逻辑关系,形成由中心句作引领,细节句作辅证的结构,从而提升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

4、注重写作评价

写后开展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通过不断反思、修改来提升思维品质。[3]因此,学生在完成写作内容后,教师应提供写作评价量表(表2),并且展示某位同学的初稿来进行集体评价,明确各项评价标准,并引导学生依据评价量表来进行同伴互评,从而加深评分印象,最后根据量表再进行自评,一步步完善自己的初稿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反思

本堂课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从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学生活动、完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来呈现一节初中英语写作课,最终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学科核心素养,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要以单元大观念为导向制订教学目标,以学生学情为依托设计学生活动,以课堂实践为根本完善评价体系,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2022年版新课标提出后,初中英语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有效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初中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生思维品质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因此教师应重视Task板块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发现教与学的问题,从而调整并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宇航.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探究[J]. 英语教师. 2021(13):168-171

[3]吴玲.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施[J].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