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青涩到醇熟 记我的蝶变之路

作者

戴莉萍

南安市柳城小学

毛虫向蝴蝶的蜕变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积累,第二个阶段是改变,第三个阶段是破茧。从一个青涩、没有经验的新教师,蜕变成为一个成熟、能自主应对各种常规和非常规事件的“老”教师,中间也需要经历“迷茫—积累—改变—破茧”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接手工作时的迷茫

在我将要从学校迈向社会的时候,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迈进了教室。

实习的地方是在一所高中,我所面对的,是一群与我的年龄相差并不算大的少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拥有自己的目标,也坚定地为达成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习。我所要做的,就是同他们的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一起,为他们提供学习与生活上力所能及的帮助。高中的教学压力大,但学生的配合能力也强,我虽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挑战性,但也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并从中获得了满足感。

这段实习经历给了我满满的自信,于是我在正式毕业后带着这份自信踏上了我真正的工作岗位,一所小学四年级的某个班级。高中与小学真的有着很大的差别,我所面对的学生,从一群能自主开展学习的高中生,变成了一群依赖着教师带他们学习的小学生。小学的知识点很少也很简单,简单到我甚至觉得不用教他们就应该会,但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给了我当头一击,我教了的东西,他们其实也不一定会。我以为他们不会是因为没认真听,后来却发现是因为我不会教。这个事实的发现,让我感到十分的迷茫。

第二阶段:被支持鼓励着的积累

小学的教学压力并不似高中那样大,但我却像跟丢了队伍的蚂蚁一样,被失去方向的迷茫和找不到正确道路的无措裹挟着,陷入了一种无比焦虑的情绪。是同办公室的老教师们发觉了我的情绪,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才终于在牵引之下走出了消极的情绪漩涡,开始了我的新一轮学习。

在没课的时候,我常带着笔记本出现在其他教室后面,有时候是受到了邀请,有时候是我自己主动。我很庆幸,拥有一群愿意带着我这个新手教师一起往前走的同事,他们会主动邀请我去他们的课上学习经验,也会在我提出听课的请求后欣然同意。同时我也很感谢同我搭班的其他教师,在我的上课时间与听课时间产生冲突时,他们总是会主动与我调课,让我可以有时间去听课学习。

学习的起点是模仿。一开始,我在观摩过老教师们上课的过程后,再回到自己的课上都会模仿他们方式上课,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规划教学活动,我便规划什么样的教学活动,他们怎么解释教材中的知识点,我便也学着他们的方式去向学生解释。模仿得多了,我自己也摸到了门道,开始尝试总结适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方式。

第三阶段:量变到达极限后的质变

在学校里同科的其他教师和同我搭班的其他科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下,我以加倍的速度成长着,从模仿中学会了要如何以孩子们能理解、能参与的方式将书上的知识教给他们。而在从模仿开始不断学习如何教学并进行总结、创新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是教会学生学习。

于是我开始学着与班上的孩子们交流,正如我在高中实习时那样,以平等的姿态同学生对话,倾听学生的真实心声,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即使我与他们有着不小的年龄差。也正是因为同孩子们进行了平等的对话,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一开始的想法有多么可笑。我之所谓觉得书上的知识简单,不过是因为多读了几年的书,多积累了几年的知识,小学生们的能力和经验,还远远不足以让他们轻松理解我所谓的简单。

教育没有本应该,学习本就是一个从简单知识点一路探索到复杂问题的过程,对未知的事物,要想接触和了解最底层的逻辑,才能真正理解上层框架的搭建。小学就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阶段,身为小学教师的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完成知识的基础积累。

第四阶段:过去延伸至未来的破茧

现在,我已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年,接手过不止一届的学生,也在一年复一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能帮助和指导学生高效完成学习的教学经验。过去学习如何教学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我也常在听学校里老教师们讲课以外,自费去听其他大师们的课,将自己始终置于学习者的姿态下,让“成长”成为贯穿我职业生涯的主线。

而在备课与上课时,我也有着我的坚持。十年来,我一直坚持着手写教案,在手写教案的过程中,我会反复琢磨学生是否能按照我教的方式理解书上的知识,也会反复琢磨学生可能会在理解、记忆、应用的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不论是对我新接手的班级,还是对我已经持续教过很多年的班级,又或是对我已经反复教过很多次的年级。也正是在这一次次手写教案和反复琢磨的过程中,我懂得了什么叫“以学情为基准开展教学”。

不断地学习让我养成了“爱看书,敢尝试”的好习惯,每当有新的教学方法或论点被提出或推广,我都会积极地去购买相关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学习如何将新方法应用到课堂上,如何将新论点落实到实际中。

这种不断地尝试、总结、反思和调整就让我也慢慢从一个需要学习别人的“新教师”,蜕变成了一个可以让别人学习的“老教师”,我很高兴自己能成为被人学习的对象,我也将像曾帮助、支持过我的老教师们一样,对比我更新的教师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