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原声电影融入英语教学之初探

作者

黄燕

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银杏校区 225411

【摘要】原声电影既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渗透异域文化的最佳媒介之一。核心素养提升视角下,依据英语课本选取并整合多种题材的原声电影素材,让学生在观看体验中学习语言知识,理解他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正确价值观,为探索初中英语教学中原声电影的运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参照。

【关键词】核心素养;原声电影;优势;选择;运用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培养人文情怀,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英语原声电影提升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案例,从英语原声电影的优势和选择,原声电影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两个方面探究这个问题,以期为核心素养提升视角下原声电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探索提供案例参考及启示。

二、概念界定:核心素养和原声电影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彼此渗透融合,在有效的培养训练下呈螺旋式上升发展模式。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拓宽文化视野,丰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原声电影的独特优势有助于我们引导学生从“会说会听”的阶段到“自如应对”的阶段,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认同,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

电影,集光、影、声于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深受青少年喜爱。电影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和升华,电影故事本身和演员的每一句台词的设置都在展现和传达各种文化信息,包括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特点。原声电影既是渗透异域文化的最佳媒介之一,又是文化的传播者。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原声电影,具备以下四个特征:第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原声电影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拓展手段,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第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原声电影,侧重语言习得的自然,体验的真实发声,强调过程和体验。第三,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原生电影是为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第四,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原声电影,有助于培养能力、塑造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成为全面发展大写的“人”。

三、原声电影的优势以及选择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电影虽为一种娱乐,但对于教育。是有莫大的影响”。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一种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手段,在塑造精神世界、教育学生方面的功能是无与伦比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并制约了语言的演变,语言的习得是了解文化的有效途径。原声电影的语言简洁生动,场景真实自然,视觉、听觉刺激结合,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学生练习听说,在真实的语境中体会词汇、语法的使用。电影是社会时代的缩影。英语原声电影是了解西方文化最直观的窗口,电影艺术形式本身对人的感官有多重刺激。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体会文化差异,培养优秀的价值观。

原生电影片库浩如烟海,品质良秀不一,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应精心挑选影片,以达到在教学中育人的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首先,影片题材的选择要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选择的影片,要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量避免血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元素。

第二、要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影片。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儿童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特点,更愿意跟同龄人交流想法,开始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也更加明显,生理迅速成熟,心理发展相对落后。选择的原声电影应通俗易懂,浅显直白,寓教于乐。

第三,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匹配的影片。与教学内容一致的影片令学生倍感亲切,也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影片精髓。同时,观看影片也是对课堂学习有效的完善和补充。

第四,要结合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进行选择影片。大多数初中生英语基础薄弱,选取的影片应语速适中,内容简单。以丰富的画面弥补学生听力障碍,也有利于观影后的语言实践。

四、原声电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影片导入感受新知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用生动形象的原声电影片段作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和兴趣,并巧妙引出新课内容,为课堂学习铺垫。

2.巧用影片促进提升

英语原声电影包含语音因素、语言素材,两者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语言性训练。

合理运用影片中人物语言,促进学生发音标准;通过练习人物对话强化语法知识学习;通过了解影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异国文化、人物情感。语音学习需要反复模仿实践。原声电影人物对话、旁白发音地道、语速适中、语调自然是学生模仿的最佳范本,原声电影的合理运用是语法的学习与进化,把抽象的语法知识在真实具体的语境再现,有助于学生接受和习得。语境范围广泛,小到句子左右相邻的词大至民族文化、社会背景,都是学生习得语法的语境,针对枯燥的语法,可以配以相关的影片人物语句、语段来学习。

3.场景呈现异域文化

文化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也包括地理、民俗、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原声电影是西方文化的浓缩和载体,原声电影的运用丰富了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途径,观看原声电影的同时,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外文化异同。

4.引发共情升华情感

日常教学中运用合适的原生电影渲染课堂情境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加深情感体验,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

5.电影插曲画龙点睛

课堂临近结束时,一首积极向上、符合主题的英文歌曲对学生来说不仅能消除疲劳,而且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五、结语

原声电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合,为培养初中生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现途径。核心素养提升视角下,根据英语课本选取并整合多种题材的原声电影素材,让学生在观看体验中学习语言知识,理解他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正确价值观,为探索初中英语教学中原声电影的运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参照。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谈核心素养的内涵、特点及培养途径—访《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王守仁”,《英语学习》2022年第4期,8-13.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