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自动化系统中人机交互界面的优化设计研究

作者

尹航

身份证号:211103199302081738

引言

优化自动化系统中人机交互界面意义重大。它能显著降低用户操作难度,减少误操作,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增强用户对系统的满意度与接受度,促进自动化技术更广泛深入应用。此外,还可推动人机交互领域理论发展,为相关行业界面设计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自动化系统中人机交互界面存在的问题

(一)界面信息过载,用户认知负担大

大量复杂的数据、图表、提示信息等一股脑地呈现在界面上,让用户犹如置身信息的汪洋大海。比如,在一些工业监控自动化系统中,各类设备状态参数、运行曲线、报警信息等同时显示,用户难以快速筛选出关键内容。这不仅增加了用户的认知负担,还容易导致操作失误,降低工作效率与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二)交互逻辑复杂,操作效率低下

许多系统为追求功能的全面性,设计了繁琐的交互流程,多个层级菜单嵌套、操作步骤冗余。例如,在进行设备参数设置时,用户需在不同页面反复切换、多次确认,才能完成一项简单操作。这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降低操作效率,还容易让用户在复杂逻辑中迷失,增加误操作风险,阻碍自动化系统优势的充分发挥。

(三)反馈机制不明确,用户体验差

当用户执行操作后,系统常常不能及时、清晰地给予回应。比如点击某个功能按钮,界面没有明显的视觉变化或提示信息,用户难以判断操作是否成功。在数据提交或指令发送场景中,若长时间无反馈,用户会陷入焦虑与迷茫,甚至重复操作。这种模糊的反馈机制,让用户与系统间的沟通存在障碍,降低了用户对系统的信任度和使用意愿。

二、自动化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的优化策略

(一)简化界面布局,优化信息层级设计

在自动化系统人机交互界面中,简化界面布局与优化信息层级设计是提升用户体验和操作效率的核心策略。合理的布局能让用户快速聚焦关键信息,清晰的信息层级则帮助用户轻松理解界面逻辑,减少操作困扰。例如,以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例,优化前,其界面布局极为繁杂。首页密密麻麻排列着各类功能模块,从患者挂号、就诊记录查询到药品库存管理、财务报表生成等,不同类型、不同重要程度的信息毫无区分地堆砌在一起。医生在查询患者就诊记录时,需要在众多无关信息中艰难寻找目标,操作步骤繁琐,还容易因信息干扰而出现误操作。优化时,首先对界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简化。将核心功能,如患者信息查询、医嘱下达等,放置在界面显眼且易于触及的位置,形成主要操作区。次要功能,像系统设置、数据统计等,则收纳到侧边栏的折叠菜单中。同时,对信息层级进行重新梳理。以患者就诊流程为主线,将挂号、问诊、检查、取药等环节的信息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展示,每个环节的信息又进行细分,通过清晰的标题和缩进结构呈现层级关系。经过这样的优化,界面变得简洁明了,医生能够迅速定位所需功能和信息,操作流程更加顺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整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体验。

(二)引入智能化交互逻辑,提升操作流畅性

在自动化系统人机交互界面优化进程中,引入智能化交互逻辑是提升操作流畅性的重要途径。智能化交互逻辑能够依据用户行为习惯和操作场景,自动调整交互方式,让用户与系统的互动更加自然、高效。例如,以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为例,在传统的系统中,工作人员在执行货物出入库操作时,需要按照固定的流程,在多个界面之间来回切换,依次输入货物编号、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操作繁琐且容易出错。引入智能化交互逻辑后,系统具备了自动感知和预测能力。当工作人员拿起货物时,系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货物信息,并在界面上弹出相关的操作提示框。如果货物是常出库类型,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自动推荐常用的存放位置,工作人员只需简单确认即可完成操作。同时,系统还能根据工作人员的操作习惯进行个性化适配。比如,对于习惯使用快捷键操作的工作人员,系统会自动记录其快捷键设置,并在后续操作中提供相应的快捷键提示。通过这种智能化的交互逻辑,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和思考时间,使整个出入库操作过程更加流畅,大大提高了仓储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为失误的发生概率。

(三)增强实时反馈机制,改善用户交互体验

在自动化系统人机交互界面里,增强实时反馈机制对于改善用户交互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清晰的反馈能让用户明确操作结果,增强对系统的掌控感,使交互过程更加顺畅自然。例如,以智能交通调度系统为例,在优化前的系统中,调度员下达指令后,界面往往只是简单地显示指令已发送,对于指令的执行情况缺乏实时反馈。调度员无法知晓车辆是否接收到指令、是否按照指令行驶,只能被动等待车辆到达指定地点后才能确认,这期间充满了不确定性,给调度工作带来极大困扰。优化时,系统引入了强大的实时反馈机制。当调度员发出指令,界面会立即以醒目的视觉效果,如闪烁提示、颜色变化等,告知指令已成功发送。同时,系统与车辆上的智能终端实时通信,车辆一旦接收到指令,会立刻向调度系统回传确认信息,界面随即显示“车辆已接收指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系统持续跟踪车辆位置和状态,并将实时信息反馈到界面上,调度员可以直观看到车辆的行驶轨迹、速度等信息。若车辆在执行指令过程中出现异常,如偏离路线、遇到拥堵等,界面会及时弹出警示框并发出提示音,让调度员能迅速做出应对。通过这种增强的实时反馈机制,调度员与系统之间的交互更加高效,工作也更加轻松准确。

结论

总而言之,自动化系统中人机交互界面存在信息过载、交互逻辑复杂、反馈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与系统效率。通过简化界面布局、优化信息层级设计,引入智能化交互逻辑以及增强实时反馈机制等优化策略,能有效提升交互便捷性与有效性,降低操作难度与误操作率,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增强用户满意度与接受度,推动自动化技术更广泛应用及人机交互领域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立立. 智能网联汽车仪表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J]. 自动化应用, 2024,65 (09): 161-163.

[2]李欣, 朱红喆. 走向消弥的技术:人机交互界面的媒介考古[J]. 新闻爱好者, 2024, (02):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