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探究
侍成娟
常熟市唐市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美术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在深度学习的要求下,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将情境引入至教学中,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美育教育对学生的熏陶,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深度学习基础上研究小学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出策略性建议,以推动学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美术;教学情境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正在逐渐普及于人们的生活,不但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教育模式的变革也起到推动效果。相比于传统教育模式,信息技术具有可视化、趣味性的特点,能够将教学内容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为学生创设出动态情境。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时《多彩的民间美术》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运用信息技术搜索一些民间美术的相关视频内容,包括剪纸、壁画等等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初步欣赏民间美术的艺术元素。之后,教师可以将视频内容作为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分析民间美术的概念,并鼓励学生结合民间美术内容分析其吉祥寓意。比如,民间美术中的花瓶,学生可以理解其吉祥寓意为平安。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形式,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中的民间美术进行探讨,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加强对民间美术内容的理解,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促使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二、借助教学游戏创设情境
对小学生而言,游戏是最符合其兴趣爱好特点的教学方式,也是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教育模式的落后,学生会逐渐失去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深度学习开展也无从谈起。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借助教学游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探寻知识,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时《拓印树叶真有趣》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常见的树叶图片,并引导学生分析树叶的不同之处,包括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等等,初步加强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园内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树叶,并组织学生开展“拓印树叶”的游戏,给学生提供一些白纸、颜料等物品,引导学生将树叶拓印下来。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感受拓印树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经历思考、动手操作、探索尝试、问题解决等环节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本课时知识点,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并培养艺术表现力和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三、借助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美术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美术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所偏离,导致学生缺乏对美术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当注意到美术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并借助实际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运用能力。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五课时《演电视》为例。教学可以从一个简单的讨论开始,让学生回忆并分享家里的电视特点,这不仅活跃课堂氛围,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电视的外观、功能和使用场景,这样也帮助学生意识到美术设计的重要性。在了解了电视的基本特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纸箱进行创意制作。教师可以示范如何将纸箱转变为一个“电视”,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电视的外观,并用颜色与装饰进行美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学习到如何进行设计和创作。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合作绘画一个故事剧本,并在设计的“电视”上进行演绎。这种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和共同完成任务。此外,学生在演绎故事的过程中,还能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表演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进行反思和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创意设计和故事演绎。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认为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作用?”或者“如果让你们重新设计一个电视,你们会加入什么新元素?”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对美术和生活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借助趣味故事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的价值之一在于其丰富的趣味性,除了游戏以外,故事也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事物。故事教学法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编出与其相关联的故事,并将教学重难点以及基础教学环节融入故事中,让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探索知识,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将趣味故事融入情境创设中,促使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四课时《连环画》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著名故事“三借芭蕉扇”为基础,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连环画让学生观看,并配合连环画给学生讲述三借芭蕉扇的过程,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连环画的内容和特点。接下来,教师可以将“三借芭蕉扇”作为故事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三借芭蕉扇”故事进行合理改编,并将改编之后的内容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此期间,学生能够充分激发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探索连环画的特点,并在连环画的创作中感受到艺术气息,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故事,从而促使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是小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学科,情境教学法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认识到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借助信息技术、游戏、实际生活以及趣味故事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孙玉燕.小学美术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4,(25):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