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深度融合的实效性研究

作者

辛小卫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华岐镇中心小学 741008

前言

在信息时代下,随着各种科技的发展与完善,信息技术关系着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改革与创新,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师面临的较大挑战。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深入融合信息技术,可以把文字、图片、视频等集于一体,创设真实形象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使其自主学习探究,从而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成效[1]。

一、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境,赋予了课堂活力,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不同感官探究学习内容,让整个教学过程变的高效。一方面,制作教学课件。讲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文章时,小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文本中传递的五壮士英勇跳崖、敢于牺牲的精神,也不能切身体会当时五壮士对敌人的仇视,这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不易理解。这时教师利用网络搜集优秀、实用性较高的教学课件,为学生还原当时的场景,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五壮士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其为国家与人民利益敢于牺牲的崇高精神。多媒体的呈现,可以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其主体意识,使其形成强烈的好奇心,为获得实效性较高的融合教学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制作动画。讲解“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时,教学难点是了解作者老舍先生语言中的京味特点,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怎么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呢,使用语言可能无法让学生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制作关于春节的动画,生动呈现北京春节的场景,帮助学生化解学习难点,提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融合的效率[2]。

二、精心创设情境

学生在兴趣的趋势下可以快乐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小学语文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应用优势。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中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为主,使其在积极性的驱使下自主探究学习、构建语文知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通过转变声、形、色、静与动,为学生展示生动、具体的视听素材,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少年闰土”这个文章在语文教材中是很重要的,为了揭示教学主题,教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介绍作者鲁迅并播放《故乡》中的经典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然后引出本文,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内容,然后通读文章,看鲁迅是怎么描述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痛苦生活的现实,并营造勇敢、聪慧的少年闰土形象的。以视频片段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目光,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了解文本的教育价值,提高学习效率。

三、强化沟通交流

网络平台的留言功能,可以让学生自主表达学习感受,相互分享体会,在留言中让学生尽情发言,不仅可以强化生生交流,还能帮助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便于沟通。这就为学生打造了宽松、自由的发言空间,实现了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帮助、评价,提升其评价水平。另外,教师也可以使用网络平台中的留言功能评改作文,把其中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到大屏幕上,病句、优点使用不同颜色笔标出,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教师对作文的评改,如删减、调整等,从教师的评价中学会修改作文的技巧与方法。阅读文章时,面对一些优秀句式、段落,学生可以在留言时灵活应用,不仅能巩固其语文知识,还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比如,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为了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教师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文章,理解不同段落中抒发的情感与使用挽联、致敬等词汇的用意,为学生在留言板中发言铺垫基础,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四、形成探究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不仅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教与学的被动关系,还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教学方式多元化。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强调在语文课堂中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文本独立探究的特殊见解。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以“草原”为例,讲述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融合在学生自主探究中的作用。本文重点探究的是蒙汗两族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领略草原独特的风光,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剪辑一些关于草原、蒙汗交际的视频和图片等素材,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加其对意境深远的理解;同时,教师把不同场景配上音乐,能帮助学生理解蒙汗的团结情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赋予了课堂趣味性,还让学生在探究文本期间获得了深刻体会,为获得不错学习成绩提供支撑。

结论

有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后会引发大脑皮层兴奋,发挥各种智力因素,驱使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学生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后,通过深度融合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打造优质的教学环境,赋予课堂活力,能实现提升教学实效性目的。只是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中,必须提升教学成果,才能推进教学模式变革。

参考文献

[1]陈白涛.巧借信息技术赋能语文课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几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5,(15):70-72.

[2] 张云 . 信息 技术 与语 文课 堂教 学深 度融 合的 实践 研究 [J]. 中国 新通信,2024,26(05):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