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班创造性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价值及策略

作者

尹旭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光启路分园

摘要:低结构材料因其开放性、可变性和低成本等特点,成为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重要载体。本文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需求,分析当前低结构材料投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在幼儿创新能力、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并从材料筛选、投放方式、环境创设及评价机制等维度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科学化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班创造性游戏、低结构材料、投放价值、投放策略

一、大班创造性游戏中低结构材料投放的问题

(一)材料选择缺乏科学性

大班幼儿已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萌芽,对挑战性游戏需求显著。但部分教师在材料选择上仍沿用中班标准,如大量投放形状规则的塑料积木、色彩鲜艳的成品玩具等低开放性材料,忽视幼儿对“可组合、可改造、可探索”材料的需求。例如,某园户外游戏区长期仅提供塑料平衡木,幼儿很快因玩法单一失去兴趣,而未引入竹梯、木板、绳结等可自主设计难度的材料。

(二)投放方式存在局限性

传统投放模式中,教师常以“预设目标”为导向决定材料种类与组合方式。例如,在“搭建城堡”主题游戏前,教师提前将积木按形状分类摆放,并示范“正确”搭建方法,导致幼儿机械模仿,难以自主探索新玩法。此类“高控制”投放方式抑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表达。

低结构材料的价值需通过幼儿与材料的持续互动实现,但教师往往缺乏对材料使用情况的跟踪观察。例如,某班投放的布料在初期被频繁用于角色扮演,但两周后使用率下降,教师未及时引入夹子、针线等辅助材料拓展玩法,导致材料闲置。

二、大班创造性游戏中低结构材料投放的价值

(一)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低结构材料因其未设定固定的玩法和目标,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创造,从而激发其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小小建筑师”游戏中,幼儿面对一堆形状各异的木块、纸板和绳子,需思考如何将这些材料组合成稳固的建筑。这一过程促使幼儿不断尝试、调整,最终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作品,有效锻炼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促进社会交往和团队协作

低结构材料的开放性也促进了幼儿间的社会交往。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需协商分工、沟通想法,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例如,在“小小餐厅”游戏中,幼儿需合作布置场景、分配角色,共同制定游戏规则,这一过程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大班创造性游戏中低结构材料投放的策略

(一)基于幼儿发展需求,科学筛选材料

在选择低结构材料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首先,要确保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尖锐、易碎或有毒物质,以保障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其次,材料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至关重要。多样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层次性则能确保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例如,提供不同形状、颜色和功能的积木,让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发挥创意,促进其空间感知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师还需关注材料的可探索性和可变性,鼓励幼儿通过组合、拆解和重构材料,发现新的玩法和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动态调整投放方式,突出幼儿主体

在筛选低结构材料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首先,要确保所选材料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具有吸引力的材料,使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和可变性,鼓励幼儿通过组合、拆解、重构等方式,创造出更多的游戏玩法,进一步拓展其思维空间。

(三)创设支持性环境,深化游戏体验

在投放低结构材料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需求。首先,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的材料。例如,对于喜欢构建类游戏的幼儿,可以提供积木、拼图等低结构材料,以满足他们的构建和探索欲望。同时,材料的难度要适中,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能过于复杂,以免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需关注材料的多样性和可组合性。多样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游戏和创造。可组合性则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将不同材料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游戏玩法和作品。这种组合和变化的过程,正是幼儿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过程。

(四)建立评价机制,持续优化投放

建立评价机制是确保低结构材料投放效果的关键步骤。这包括定期评估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观察他们如何与材料进行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如何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收集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反馈,可以进一步了解材料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基于这些评估结果,教师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材料的投放,确保它们始终与幼儿的发展需求相匹配。这种持续优化的过程有助于提升游戏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低结构材料的科学投放是提升大班创造性游戏质量的关键。教师需以幼儿发展为核心,突破“标准化材料”“教师主导”的传统模式,通过精准选材、动态投放、环境支持与多元评价,充分释放低结构材料的教育潜能,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实现创造力、社会性与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不同类型低结构材料的组合效应,以及混龄游戏中材料投放的差异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