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热”背景下地方传统戏剧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陈欣怡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8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对山东地区三百余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国潮热”背景下地方传统戏剧的现状与发展困境。通过调查发现,大众对“国潮热”现象普遍感兴趣,并愿意通过消费支持传统文化产品,但对地方传统戏剧的认知多局限于主流剧种。地方传统戏剧面临受众老龄化、艺人稀缺、市场萎缩及宣传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国潮热;地方传统戏剧;活态传承;问卷调查;文化推广
本文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情况,记录大众对于地方传统戏剧的认知情况,从大众的视角建立起了对地方传统戏剧状况的整体认知与把握,以及对地方传统戏剧的现状、不足、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地方传统戏剧的发展困境及不足之处,为探讨“国潮热”背景下地方传统戏剧的活态传承与推广路径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一、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本次问卷调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对象集中于山东地区,根据受众群体在时间上年龄大小、空间上不同区域、职业上不同身份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精准的群体区分,本次共收回有效问卷三百余份。该问卷从受调查者对地方传统戏剧的主观认识情况三个方面入手,合理设计问题,以便于后期对地方传统戏剧的活态传承和推广路径进行不同主体间的分析研究。本次调查问卷将调查对象分为中老年群体和青年群体两大主体,系统调研掌握地方传统戏剧的发展现状和人们对地方传统戏剧的了解、关注程度,为之后的地方传统戏剧的现状和发展困境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为实现地方传统戏剧新时代新发展提供路径帮助。
二、大众对于地方传统戏剧的主观认识情况分析
首先,在问卷的对象选择方面,本次问卷广泛调查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众多人员,这些人员对于地方传统戏剧的接触程度也有所不同。其次,在问卷设计方面,调查针对大众对于地方传统戏剧的主观认识情况,从定义、起源与历史、目的与作用、原因与关键驱动因素等多个维度出发,系统调研了对推进当前"国潮热"背景下地方传统戏剧的发展状况与不足之处,为在综合考虑社会现实与研究展望后对于地方传统戏剧的传承方式提供数据分析。
基于数据整理的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第一,不管出于哪个年龄区间,大家普遍对“国潮热”这一文化现象很感兴趣,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焕发更多生机活力,同时也有较多答卷者愿意并且已经为国潮文创产品“买单。在当前社会弘扬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的引领下,大众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在此背景下社会众人对于弘扬文化自信的重视程度也成为我们团队关心的话题。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已了解大家对于“国潮热”的看法以及相应作出的行为。
第二,87.43%的人们对于“国潮热”这一文化现象很感兴趣,同时有63.47%购买过相关的文化产品。这表明,目前社会中关于“发扬传统”的风气愈演愈热,而且人们对于这种风潮的倾向可以外化为消费行为来推进“国潮”产品的更新迭代与再升级。
第三,为了明确众人对于地方传统戏剧的了解度、关注度以及重视程度,本次调查设计了粗略衡量和精准量化的几个问题,以此来探究地方传统戏剧的传播程度与目前状况。从数据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地方传统戏剧止步于略有了解、偶尔关注,对于具体的地方传统戏剧的了解多集中于较出名的京剧、昆曲、黄梅戏、豫剧、越剧等主流艺术,而像山东柳琴戏这种较为小众的地方传统戏剧,则较少为人所知。但令人欣喜的是,94.61%认为推广地方传统戏剧艺术非常重要,其中接近80%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发扬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重要方式。同时对于地方传统戏剧的吸引性,普遍认为来自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表现、悠久的历史底蕴以及较强的舞台表现力,少部分认为来自于家庭艺术氛围。这反映出了虽然目前大众对于传统戏剧这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所提升,对传统戏剧表现力的认识较为充分,但是重视目标仍局限在部分较为出名的艺术之类。这为本次调查具体针对地方性文化重视程度缺失情况进行特殊性分析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四,如今地方传统戏剧的生存状况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为了明确如今地方传统戏剧面临的显性问题,本次调查设计了问卷调查大众心目中对传统戏剧现状的认识,对于地方传统戏剧的现状也进行了数据收集,而显示的数据基本说明了一个事实:当今地方传统戏剧发展状况不容乐观。87.43%的受访者认为地方传统戏剧的受众年龄偏大;82.63%提出如今地方传统戏剧现存艺人数量少;66.47%觉得如今市场萎缩,压缩了地方传统艺术发展的空间;同时超过50%的人认为是宣传不到位的问题。这些数据的收集,有利于在之后对这些缺陷进行精准的分析与突破。
第五,当前对于地方传统戏剧的宣传仍存在不足,受众群体小、传播手段局限性强等问题限制了地方传统戏剧的发展。在基于社会现状的一系列分析与整合下,如何更好地宣传地方传统戏剧成为本项目团队以及社会大众的一个关注点。分析数据可知,如今对于地方传统戏剧的了解渠道主要分为亲身经历、口耳相传、网络资料这三大类,其中又分为各小类,看似多样,但其实真正有效果的主要是电影影视资料、互联网以及口耳相传这类。因此,在如今社会背景下,探索高效精确传播地方传统戏剧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受访众人对如何更好地传播地方传统戏剧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普遍认为,在当今社会要想使地方传统戏剧在众多IP中脱颖而出,创新性、科技性、教育导向性、政府扶持性以及媒体宣传性是重要因素,而请相关明星推广也是一个选择。与此同时,在创新方面,他们提出舞台设计、舞蹈设计主创人员的选拔和组成以及戏剧的创新性发展是重要支撑点。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团队又调查了受访群体对于自媒体数字平台推广的接受程度,数据显示,79.64%的群体愿意通过该种方式了解地方传统戏剧。
第六,对于发扬地方传统戏剧方式的进一步分析也是重点之一。在初步的数据收集整理下,本次调查又进一步设计了系列问题以分析如何实现地方传统戏剧传承的优化加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人认为产业化、市场化有助于地方传统戏剧的发展,且是完全有帮助或有很大程度的帮助。除此之外,53.89%的受访者愿意以观众的形式参与地方传统戏剧的演出,31.74%想成为志愿者协助活动的组织与宣传,剩余形式的参与方式受众较少。因此,如何将观众与志愿者人群转化为创作者、传承者与赞助者将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三、结论
地方传统戏剧的发展态势并不乐观,明确困境与不足能让活态传承推广策略的制定“对症下药”。目前大部分地方传统戏剧的受众年龄偏大,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缺乏迎合年轻观众的手段。不仅如此,地方传统戏剧的传承也困难重重。由于其地方性与传统性,现存的专业艺人数量很少,也难有新人传承。除此之外,如今各类文化艺术层出不穷,地方传统戏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被大大压缩,表演场所、创新性以及宣传力度缺失。
陈欣怡(2004.9),女 汉族 山东济南人 学历:本科生 从事地方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