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讨
崔朝锐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实验中学 043800
引言
作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的化学,其知识广泛存在于饮食、家居清洁、环境变化等日常现象中,对初中生来说既新奇又实用,然而传统教学偏重理论传授而忽视与生活的联系,致使学生兴趣不足、理解与应用能力薄弱,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为化学教学注入活力,通过这些方面可看出,对初中化学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学生初次系统接触化学会有既陌生又好奇之感,传统教学若按部就班进行易增加理解难度进而导致畏难情绪并影响学习积极性,而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素材,把化学知识融入生活实际可让学生于熟悉场景中感知化学以增强亲近感、激发兴趣,使其认识到化学并非高深莫测而是贴近日常的科学。
(二)降低学习难度
化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像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初中生较难理解,将化学教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能够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以此来帮助学生更直观理解掌握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挖掘生活素材,筑牢认知根基
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教师需深入展开研究,对生活中化学教学素材要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开发。在生活素材选取方面,要保证其和学生认知体系相适配,如此方能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而让学生在知识迁移过程里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促使新知识融入学生自身的认知体系当中。
在开展“身边的化学物质”有关空气内容的教学时,在教授新知识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亲身进行 3 - 5 次的深呼吸操作,以此来亲身感受空气所具有的无色无味这一物理性质。随后,让学生进行长达30 秒的屏气体验,感受停止呼吸时身体涌现出的不适感,以此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空气在人类生存方面所具备的重要意义。紧随着这一体验,通过联系生物学科中呼吸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对学生的旧知基础与生活经验加以激活,引导学生针对空气成分的构成以及所占比重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途径,为学生深度学习以及化学知识的建构筑牢坚实的根基,使得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体验情境下,轻松地开启化学知识的学习之旅。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一方式,能够达成将多种多样的生活素材融入到具体学习内容之中的效果,进而促使生活化教学资源同化学知识之间的契合程度得以提高,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有效地借助生活素材对课堂学习内容展开探究。
就学习“自然界中的水”这一内容来讲,学生在日常生活里常常会接触到水,所以对于水的三种形态,对于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转化过程,学生是存在一定程度了解情况的。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应牢牢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基,以自来水生产过程作为切入之处,凭借动画演示这种方式来创设化学教学的情境。通过动画可直观呈现出自来水生产进程里涵盖的静置沉淀、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诸多环节内容,进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还要将绿色化学的理念予以渗透,实现培养学生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这样的效果。例如在完成动画演示之后,教师便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都存在着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呢?”“水污染对于我们的生活又有着哪些危害呢?”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水资源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程度。
(三)巧用生活物品,创新实验操作
在化学实验教学环节,能够去寻觅生活里常见的物品来对部分化学仪器予以替代,以此使得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体会到化学同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进而让实验所具有的陌生感以及难度得以降低。
像运用塑料瓶来取代集气瓶,以吸管替换导管,用注射器代替滴管等等情况皆是如此。当开展气体收集实验之际,学生能够凭借饮料瓶自行制作集气瓶,利用吸管与橡皮泥制作出简易的导管,从而去完成简单的气体收集实验操作。这种呈现出“生活化”特点的化学仪器不但获取起来较为容易,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实验并非仅仅局限于实验室里那些专业的仪器,在生活当中众多的物品都是可以被应用到化学实验里面去的,由此使得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以及参与程度都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在使用这些具备“生活化”特性的仪器之时,学生是需要去思索怎样依据仪器自身的特点来展开实验操作的,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作用,也在如此情形下得以达成。
(四)关联生活实践,深化知识运用
在布置作业以及进行测试之际,若能设计出和生活实际有所关联的题目,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是有帮助的,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当中所具备的应用价值。例如,可以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阐释铁生锈的缘由,并提出防止铁生锈的办法;又或者让学生去调查家庭里所使用的清洁剂,对其成分以及化学原理展开分析等等。
在学生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之后,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对家中的金属制品(像铁锅、铝锅、铜制饰品之类的)加以观察,记录下日常的变化状况,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现象做出解释。在测试当中还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小明察觉到家中的铁栅栏生锈了,想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其进一步生锈,请至少提出三种合理的方法,并且说明其中的化学原理。”通过这样的作业安排与测试设置,学生不但能够对课堂上学到的化学知识加以巩固,还可以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化学学科实用性认知的增强,也随之得以实现。
结论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这是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在今后的初中化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持续强化生活化教学的理念,积极地去探索并创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将化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生活里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在化学学习当中提升生活的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发展筑牢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22).
[2]何金火.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