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黎玲

湖南恒准检测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引言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环境监测数据是开展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解析、环境执法等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急需开展数据质量评价工作,以保证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本文将系统阐述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1.1 为环境质量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环境质量评估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客观反映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开展环境质量评估必须以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而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筛选出满足质量要求的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准确评估环境质量现状,判断污染物浓度水平是否符合相应的环境标准,识别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高质量的环境监测数据可以为环境质量评估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增强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2 为污染源解析与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污染源解析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综合分析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清单、排放清单等信息,运用受体模型、源解析模型等方法,定量评估不同污染源的贡献率,揭示污染来源与成因机理,为污染源的精准溯源、分类管控和差异化治理提供决策依据。高质量的环境监测数据是开展污染源解析的前提和基础。数据质量越高,解析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就越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价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审核、校验和评估,剔除异常值和干扰因素,筛选出满足质量要求的高质量数据,从时间、空间、组分等多个维度反映污染特征,是开展污染源解析的重要数据支撑。质量评价有助于提高污染源解析的精度和分辨率,为污染物的源汇强度反演、污染来源识别、污染责任划分等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定量依据。基于高质量监测数据的污染源解析,可以诊断不同时空尺度上污染过程的异同点,分析污染成因与机理,预判污染源变化趋势,从而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污染源管控、区域联防联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支撑。

1.3 为环境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环境规划是以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资源环境禀赋等因素,对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做出的总体安排。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需要以客观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为支撑,通过对不同时空尺度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诊断当前环境形势,预判未来环境趋势,识别重点管控对象和优先保护区域。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可以为规划编制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提高环境现状评估和趋势预测的准确性,增强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环境管理决策过程中,依托高质量的环境监测数据,运用情景分析、成本效益评估等方法,可以科学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影响,优化资源配置和管控措施,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4 为环境执法与监督提供有力证据

环境执法是依据环境法律法规,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查处和惩戒的过程。客观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是判定违法行为成立的重要证据。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可以筛选和确认高质量的监测数据,提高其作为证据的法律效力。通过比对分析不同时间、不同断面的监测数据,可以判断污染物浓度是否超标,排放是否超量,为认定环境违法行为提供客观依据。对于复杂的污染纠纷案件,高质量的环境监测数据可以还原污染事件经过,分清责任主体,确定违法性质和违法程度,为案件调查和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在环境监督过程中,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价,可及时发现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规范监测行为,提高监督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2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应用问题分析

2.1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不清晰

以往,环境影响评估团队在设计监测计划时,须明确传达评估标准给执行监测的人员,尤其是那些非常规的监测项目。若环境影响评估标准模糊不清,将难以确保监测数据的精确度,进而不能满足环境监控的评估标准。同一污染物可能有多种检测途径,如在检测废水中大肠杆菌时,可采用发酵法或内膜法,而每种检测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2.2 检测频次不明晰

在评估过程中,应根据实际评估标准来设定环境污染物的检测频率,并确保与相应的指标相对照,将其作为评估空气质量的核心依据。如果在评估大气环境时,混淆了日平均值和小时值的运用,将导致评估信息精确度下降,丧失评估的真正价值。

3 强化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关系的措施

3.1 定期更新环境监测数据

通过定期采集和更新数据,能确保监测信息的时效性,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最新的依据,并及时发现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和潜在问题,从而迅速采取有

效的管理措施。再定期更新数据,还支持长期环境趋势分析,为制定科学的环境政策和保护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3.2 完善数据共享机制

通过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平台,可以实现不同部门和机构间的信息互通,避免数据孤岛现象,及时整合各类环境数据,提升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更为详尽的基础。

3.3 加强法规和政策协调

通过确保环境监测和影响评价相关法规与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可以提高环境管理的有效性,例如,整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避免重复或矛盾的规定,从而形成统一的环境保护标准和实施细则;有效的法规和政策协调能明确各方职责,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环境监测和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4 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通过引进及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能提供更为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提升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例如,采用高分辨率传感器、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和自动化分析工具,有效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效率;应用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和复杂环境,提高环境变化的检测能力。再加上技术升级,包括对人员的培训,确保其能熟练使用新技术并解读监测数据。通过不断引入和更新监测技术,更好地支持环境影响评价,促进科学决策的有效实施,保证环境管理成效。

结束语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对于保障环境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价的研究,完善评价方法和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责任心,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环境管理工作要做到依法、科学、规范,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 罗伟华 .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分析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1(9):49-51.

[2] 黄程玲 .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J]. 区域治理 ,2021(8):178-179.

[3] 陈 祖 珽 . 环 境 监 测 在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中 的 重 要 性 [J]. 清 洗 世界 ,2021,37(9):81-82.

[4] 董珉 .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分析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3(14):34-36.

[5] 钱小洁 . 关于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分析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3(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