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加强企业政工队伍组织建设的途径

作者

张洁

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1. 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对政工队伍工作价值认知深度不足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激活员工内生动力、推动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这项工作通过系统化、精准化的政策宣贯体系,将国家战略部署与企业发展实际深度融合,在助力员工实现职业成长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然而,当前部分企业政工队伍仍存在认知偏差,过度聚焦短期经济指标,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浮于表面,规范化建设严重滞后。个别企业由于长期忽视政工工作在凝聚共识、抵御错误思潮方面的“防火墙”作用,员工价值观出现偏差,工作积极性受挫,直接导致生产效率下滑,企业市场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1.2. 政工人员专业工作能力亟待提升

在企业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政工队伍建设暴露出结构性矛盾与能力短板双重困境。人员构成呈现显著的“橄榄型”老化特征,中老年干部占比较大,传统管理思维与程式化工作模式根深蒂固;岗位配置存在“重业务轻政工 倾向,多数政工人员身兼多职,难以投入充足精力开展工作。知识结构断层问题尤为突出,政工队伍中,对数字化、新媒体传播等先进工作手段掌握率不足三分之一。加之系统性培训机制缺失,导致队伍在意识形态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等核心职能上效能衰减,难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

1.3. 政工干部工作方法创新程度欠缺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筑牢根基。在新时代背景下,政工工作者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更要具备创新思维,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局面。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企业经营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显著增加,焦虑、倦怠等负面情绪逐渐蔓延。部分政工干部仍沿用陈旧单一的工作模式,难以精准回应员工诉求。尤其在企业业务高速扩张期,员工普遍承受高强度工作负荷,政工干部仍采用传统说教的沟通方式,未及时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容易导致员工对政工工作产生疏离感,工作热情与主动性受到明显削弱。

2. 新形势下企业强化政工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2.1 完善建设体系,夯实政工队伍根基

企业需将政工队伍建设置于战略全局高度,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建设体系。通过动态优化人员配置,打破部门间的组织壁垒,搭建常态化内部协同机制,推动队伍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确保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战略目标同频共振,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企业应将政工队伍建设深度嵌入五年战略规划,分阶段细化建设目标与任务清单,通过定期举办跨部门研讨沙龙、联合项目实践等方式,促进政工人员与业务骨干双向交流,增强思政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赋能效应。此外,企业还应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围绕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开展定制化专题培训,帮助政工人员持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2.2 精准评估成效,优化政工队伍发展

构建标准化、科学化的考评指标体系,是推动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通过创新构建涵盖工作实绩、创新成果、团队协作、理论素养维度的量化评估,既能精准锚定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又能为优化提升队伍提供数据支撑。评估结果需深度融入队伍管理全流程,成为动态调整组织架构、岗位配置、强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从而充分激活队伍潜能,释放干事创业动能。在队伍结构优化方面,应实施系统化的梯队建设策略,通过综合考量学历层次、年龄分布、工作经验等核心要素,科学规划人才储备与培养路径,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人才矩阵,提升政工队伍战斗力与创新活力,为企业政工工作注入新动能。

2.3 创新工作方法,激发政工队伍活力

在政工队伍建设中,企业可深度融入精细化管理思维,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智慧化建设平台。通过系统性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与高效共享,持续激活队伍建设内生动力。比如,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员工思想动态,依托线上平台开展定制化思政教育课程,有效提升政工工作的精准度与实际效能。与此同时,通过充分挖掘老干部群体的经验价值,组织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特色活动,推动经验传承与创新实践的深度融合。

2.4 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政工队伍成长

建立健全科学激励机制是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深度调研政工干部的职业发展诉求与个人成长需求,将激励机制与干部实际需求精准对接,配套定制化晋升通道与职业发展规划服务,以充分激发政工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活力。企业可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表现突出的政工干部实施物质奖励与荣誉表彰双轨激励,同时通过企业内刊、宣传栏、官网等渠道宣传先进事迹,树立榜样标杆,以提升政工干部的职业认同感与价值实现感。

2.5 强化学习培养,锻造政工队伍素质

企业需着眼长远,构建科学的政工队伍建设规划体系,将提升政工干部学习能力作为核心任务。通过建立“理论研修 + 实践淬炼”的培养机制,开展常态化技能比武,以思想政治工作实务为竞赛主线,围绕政策宣讲、思想疏导、活动策划等核心技能,紧密贴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设置比赛项目,打造政治理论扎实、专业素养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以赛促学、以学促干”的良性循环。通过实施“思政赋能 + 业务精进”双提升工程,推动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采取主题文化活动、企业精神宣讲等形式,打造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生态,组织政工干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重点项目,提升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增强其应对时代变革的能力。

2.6 严格监督管理,加速政工队伍建设

强化监管是提升政工队伍建设质效的关键抓手。通过构建权责清晰的监管体系,制定岗位责任清单与行为规范标准,引导政工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培育正确价值取向。建立“负面行为清单”管理制度,对失职失责、违规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完善涵盖日常监督、专项检查、民主评议的立体化监督网络,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厚植风清气正的企业文化土壤。同时,依托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开展政治理论研修、业务能力提升等专项教育,推动政工干部实现从经验型向专业化转型,创新工作方法、拓展服务渠道,确保队伍建设成果落地见效。通过构建“纪检 + 审计+ 群众”的全方位监督矩阵,对政工干部履职情况实施动态跟踪,及时纠偏整改,提升政工队伍的群众满意度,增强制度执行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工工作的坚实支撑。政工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思想引领与文化浸润构建和谐稳定的内部生态,更能助力企业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发展韧性。面对新时代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挑战,企业亟需系统性规划政工队伍建设路径,通过专业化培养、梯队化建设与机制化保障,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政工队伍,为企业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切实扛起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 张姝琦 . 加强电力企业政工队伍组织建设的途径 [J].2024(21):94-96.

[2] 赖海凌 , 王伟 . 加强电力企业政工队伍组织建设的途径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3(19):63-66.

[3] 杨为琛 , 高鹤荣 , 李卓 .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政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河北企业,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