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声乐艺术传播的形态研究
敖日格勒
兴安盟乌兰牧骑 乌兰浩特市 137400
引言
传统声乐艺术传播主要依赖于广播、电视等有限渠道,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声乐艺术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速度,还可以形成多元化的声乐艺术传播形式。在具体的声乐艺术传播形态研究过程中,应注重网络平台、移动媒体等传播路径的研究,较多视频网站成为当下声乐艺术传播的重要阵地,一些专注于音乐领域的网站,也可以为其提供针对性的空间,尤其是在当前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为声乐艺术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一、新媒体时代声乐艺术传播形态对声乐艺术发展的意义
(一)扩大声乐艺术传播范围
传统媒体时代,声乐艺术传播范围较小,主要依赖于线下演出、电视等渠道,而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打破了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将声乐作品声乐发布在网络中,借助各种音乐流媒体平台、社交媒体,使声乐艺术作品,迅速传遍全球,极大地扩展了声乐艺术的传播地域范围,而且新媒体平台具有低门槛、开放性的特点,在新媒体上发布声乐作品时,无需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审批流程,进一步丰富了作品内容,促使声乐艺术在风格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和丰富。普通声乐爱好者,业余歌手等,能够轻松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抖音平台上,普通用户翻唱的流行歌曲,获取了极高的点赞量和关注度,这些用户来自不同群体,其创作内容风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可以进一步适应更加广泛的受众多样化审美趣味,而且新媒体的存储功能和随时可获取性,摆脱了时间的束缚,有利于声乐艺术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传承[1]。
(二)形成多元化的声乐艺术传播形式
新媒体时代声乐艺术传播实现了更加多元化的特征,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在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声乐表演可以通过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技术,将演唱者的舞台布景、灯光效应等视觉元素与声音完美结合,使观众能够沉浸在全方位的音乐体验中,感受到声乐作品的魅力。新媒体赋予了声乐艺术强大的互动性,可以综合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方式,形成多方位的传播网络,彻底改变传统传播中观众被动接受的局面,在社交平台、音乐评论区等,可以与创作者以及其他观众进行互动交流,还可以对声乐作品发表评论,提出建议,通过这种互动,可以使观众更加感受到自己的参与感,增强其对声乐艺术的喜爱度。新媒体可以满足人们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催生声乐艺术的碎片化传播形式,短视频平台,可以方便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快速欣赏和分享声乐作品,一些音频平台的播客、电台节目进行了剪辑、串联,使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满足对声乐艺术的需求,扩大声乐艺术的传播频率。
二、新媒体时代声乐艺术形态的传播研究
(一)网络平台传播
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类型越来越丰富,较多专业声乐教师和声乐爱好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声乐教学视频,在一些教育类视频平台上呈现系统的课程,为声乐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同时各类声乐演出、比赛视频也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观众可以通过这些视频欣赏到不同风格的声乐表演,进一步传播和推广声乐艺术 . 视频分享平台常见的有腾讯视频、b 站等,这些平台除可以提供教学、讲座等长视频内容,可以使观众深入的欣赏和学习,一些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可以使艺术家进行实时直播,与观众进行互动,进而增强观众的参与感,网易云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声乐课程资源,可以使一些人员通过该平台,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选择声乐技巧、歌曲演唱等内容。进而实现个性化地学习 [2]。
(二)移动媒体传播
移动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地获取声乐艺术内容,而且借助移动媒体平台的大数据和算法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收听、收看习惯,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声乐内容。像网易云音乐、QQ 音乐等音乐播放软件,拥有庞大的音乐库,可以为用户提供歌曲介绍、歌词显示等内容,一些软件还会根据用户的收听习惯,生成个性化的推荐歌单,方便用户发现新的声乐作品。音乐实践交流 APP 作为重要的应用程序,可以为人们提供不同的声乐作品,此类APP 包括全民K 歌、酷狗唱唱等,可以使人们模仿声乐发声技巧,还可以复播录制,满足人们对声乐艺术的欣赏和学习。
(三)社交媒体传播
当前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拥有广大的用户群体,在声乐艺术传播中,人们可以通过“关注 - 分享 - 评论 - 转发”的互动链条,形成信息的裂变式传播,而且社交媒体,可以通过算法推荐和用户自发聚合,形成以声乐艺术为主题的垂直社群,用户可以在社群内分享专业知识、学习心得,形成深度黏性,如豆瓣“声乐学习小组”,聚集了数万名声乐爱好者,成员可以通过帖子交流发声技巧、推荐学习资源,甚至组织线上声乐大师课。微博作为开放型社交平台,承担声乐艺术的资讯发布、舆论发酵和粉丝互动功能,乐团官微可以直播音乐会实况,歌手可以预告新专辑录制花絮,同时粉丝通可以通过超话签到、打榜助力偶像获得声乐类节目参赛资格。声乐艺术在社交媒体上常以“短平快”的碎片化形式呈现,歌手可以用 15 秒展示高音技巧,或通过剧情演绎经典歌剧片段,还可以用漫画解析发声原理,通过乐谱截图分析作品结构 [3]。
结束语
综上,新媒体时代下,音乐艺术传播形态更加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功能实现信息的交互,可以借助移动终端声乐类 APP 进行学习和分享。在具体的声乐艺术传播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移动终端 APP、视听资源 APP、社交媒体等优势,扩大声乐艺术传播范围,进一步促进声乐艺术的健康生态得以形成。
参考文献
[1] 张宏伟 . 新媒体时代声乐艺术传播的形态研究 [J]. 黑河学院学报 ,2024,15(12):126-129.
[2] 刘冠宏 , 项菲 . 新媒体时代声乐艺术传播的特征与路径 [J]. 艺术品鉴 ,2023,(05):174-177.
[3] 张胜前 . 音乐剧与美声艺术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策略探析 [J]. 新闻爱好者 , 2022(7):104-106.
作者简介:敖日格勒
出生年月:1990 年 1 月 29
性别:男
民族:蒙古族
籍贯: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
学历:本科
职称:三级演员
研究方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