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语文“五育并举”教学策略探索
赵爱华
农安县第二实验中学 吉林长春 130200
引言:
“五育并举”理念强调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信息技术以其独特优势为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变革注入了新动力,如何在语文知识教学中融入“五育并举”内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道德品质塑造、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审美情趣培养中的促进作用,培养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思考的重要命题。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网络学习平台、移动教学 APP 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涌现,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边界,利用网络资源库,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海量文学作品中探寻经典,利用在线讨论区,学生可分享阅读心得、互评写作练笔。这种打破课堂围墙的泛在学习,让学生在浩瀚信息海洋中汲取语文养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多媒体课件、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1]。
在信息技术助推语文教学变革的同时,语文育人功能的弱化现象也日益突出。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热衷于追求视听感官刺激,却疏于对学生情感态度、道德品质的培养,语文课堂沦为单纯的技能训练,有的教师为追求升学率,将信息技术作为题海战术的“助推器”,错失了利用技术进行德育渗透、价值引领的契机。传统语文教学中蕴藏的思想道德内涵、人文精神内核,在技术强势入侵下不断弱化,使得语文“工具性”盛行而“人文性”式微。
二、“五育并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内涵
(一)“五育”的概念与要求
“五育”即德、智、体、美、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培养目标。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五育并举”,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五育并举”突出德育为先,强调各学科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观念和诚信友善、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还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要始终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贯穿教育始终,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
(二)语文学科实施“五育并举”的价值
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将“健康第一”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避免超前学习、强难训练等不良做法,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能力,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引导学生在品味经典美文、感悟人物风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并且语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通过诵读工农兵题材作品,引导学生热爱劳动,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开展“小小农场主”“我是小小白领”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五育并举”教学策略
(一)德育: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蕴含丰富人文精神、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经典篇目,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整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德育案例,拓展语文学习的文化视野,如在教学《谏太宗十思疏》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爱国将领戚继光、祖逖等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在历史人物的感召下,坚定 "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的家国情怀。通过利用文学地图、VR 场景等信息技术,还原诗文意境,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提升爱国主义情操。教师还要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在生动鲜活的场景中内化德育内容,如在教学《促织》等文章时,教师可利用微课、动画等形式,设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任务,让学生代入人物角色,在同理心体验中增强对他人的理解和关怀。
(二)智育: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高中语文知识点繁多,文言文阅读、名著鉴赏等内容抽象晦涩,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带来困难,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设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动机。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利用文言文助手等智能学习软件,实现文言词句的即时翻译,古今对照阅读,帮助学生跨越语言壁垒,理解文章字里行间的意蕴,在名著导读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梳理人物关系脉络,推演情节发展,在自主建构知识框架中加深对作品主题的领悟。教师还要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优势,营造开放、平等的语文学习氛围,传统课堂“一言堂”的单向灌输模式,容易抑制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新思维。
结语
高中语文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的重任。新时代对语文育人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中语文教学要树立全面育人理念,将“五育并举”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在利用技术优化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发掘信息资源的育人价值,创新德育渗透模式,用今天的新技术讲述昨天的经典,赋予传统语文教学以全新内涵。
参考文献
[1] 李琼 .“五育”并举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3(15):18-20.
[2] 牛卫红 , 侯亦唯 . 以阅读为基 : 探索五育融合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 [J].教育实践与研究 , 2024(5):14-17.
声明:本文系课题《信息技术背景下“五育融合”渗透学科教学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