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马芝英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中心校西关小学
小学高段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塑造与提升的重要阶段。在此时期,阅读教学承担着多重使命,既关乎学生语言知识储备与表达能力的发展,又对学生思维、审美及文化素养的培育有着深远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要求。然而,现实教学中的种种难题,促使教师亟待探寻有效策略以提升教学质量。
一、推荐经典读物
小学高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认知能力显著提升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旺盛,对世界充满探索欲,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此时,向他们推荐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其阅读经典,犹如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文学瑰丽世界的大门,能让他们充分感受文学的独特魅力。《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其奇幻绚丽的想象、曲折生动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受学生喜爱。书中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猪八戒的贪吃可爱、憨态可掬,沙僧的忠厚老实、任劳任怨,以及唐僧的慈悲为怀、坚定执着,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小学高段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跟随师徒四人的脚步,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取经之旅,感受奇幻冒险的乐趣,还能从他们的故事中领悟到坚持、勇敢、团结等宝贵品质。《水浒传》则展现了北宋末年一群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书中一百零八将各具特色,他们的侠肝义胆、反抗精神令人动容。学生通过阅读,能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感受到正义与邪恶的激烈碰撞,培养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能力和正义感。《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存二十八年的传奇经历。鲁滨逊的坚韧不拔、勇于创新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能激励小学高段的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真实地描绘了阿廖沙苦难的童年生活。学生在阅读中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与温暖,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培养同情心和感恩之心。
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维
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是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会剖析文章的结构、内容以及写作手法,再将各个部分进行有机综合,从而精准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如同为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往文本深处的桥梁,帮助他们真正领悟作品的内涵。以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教师可先从文章结构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直接点明“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总领全文,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中间部分则从地球的美丽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等方面进行分述,条理清晰地阐述了地球的现状和面临的严峻问题。结尾再次强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通过这样的结构分析,学生能对文章的脉络有清晰的认识,明白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接着,深入分析文章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具体描述地球美丽和渺小的语句,感受地球在宇宙中的独特与珍贵;探讨自然资源有限这一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过度开发和浪费资源所带来的后果;分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在写作手法方面,教师可指出文中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如“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地球的大小,让学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在增强文章说服力方面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独特见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质疑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源泉。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敢于对文本内容、作者观点等提出疑问时,他们便踏上了深入理解文本、挖掘知识内涵的征程。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质疑是被鼓励和尊重的。当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不能急于给出答案,而应巧妙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可以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查阅资料、分析文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也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思想的碰撞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质疑解疑能力。以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文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很容易引发他们的疑问。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向学生介绍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如反动势力的残酷统治、人民的苦难生活等,让学生明白“四周黑洞洞的”所蕴含的深意。然后,让学生回顾课文中鲁迅先生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的事迹,思考“碰壁”在这里的象征意义。在小组合作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认为“碰壁”指的是鲁迅先生在揭露社会黑暗、批判反动统治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的学生则进一步提出,这也体现了鲁迅先生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还对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质疑解疑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四、结语
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实施策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经典读物,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丽君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J]. 文理导航 ( 上旬 ),2024,(11):25-27.
[2] 孙舒怡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4,(0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