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综合研究
王希特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工序繁多,施工现场存在着众多技术与管理挑战。如何有效地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缩短工期、确保安全,已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将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重点分析地基基础施工、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并结合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提出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控制进场材料质量、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等具体措施,旨在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环境多变,涉及的施工环节众多,工种繁杂。房屋建筑工程不仅包括土方开挖、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还涉及到水电安装、装饰装修等多个专业领域。各工序之间相互关联,施工过程中需要协调不同的专业队伍,确保工期和质量的同步推进。房屋建筑施工对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要求尤为严格,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施工过程还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天气、地质条件等,这些因素导致施工进度延迟或质量问题。房屋建筑工程涉及的资金量大、工期长,需要良好的项目管理体系来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最后由于房屋建筑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建设项目,其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要求较高,因此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并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多学科交叉、技术复杂、施工环境多变等特点。
2 施工主要技术
2.1 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安全与稳固。地基施工技术涵盖基础设计、详尽地现场勘查以及精确的地基处理等多个环节。特别是在现场勘查阶段 , 需高度重视对建设区域的土壤特性、水文条件等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调研与分析 , 随后以此为依据 , 科学合理地确定基础类型与施工技术方案。在地基加固与压密处理过程中 , 应致力于提升土壤的承载能力与强度。基础设计阶段 , 则需充分考虑建设地点的地质特征与建筑的实际荷载需求 , 要精心选择最为匹配的基础类型 , 通常涵盖深基础与浅基础。具体施工期间 , 高质量的监控及可靠的测量操作 , 均是确保基础质量的关键条件。尤其是对于高层、大规模房屋建筑项目 , 由于其自重较大 , 对基础所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选用高精度的施工技术与设备。
2.2 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加工:在加工前,仔细检查钢筋标识,严禁使用没有标识或质量不达标的钢筋;在钢筋加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按照加工清单进行操作,并利用机械设备辅助钢筋加工,保证加工精度。钢筋绑扎:第 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先对工程轴线、门洞线、墙边线等进行明确标识。同时,施工人员要对现场的钢筋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钢筋的型号、规格、强度等,确保所用钢筋符合设计要求。第 2,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条件合理安排钢筋绑扎的顺序,避免出现交叉作业或施工冲突。在绑扎过程中,先进行纵向钢筋的安装,再进行横向钢筋的绑扎。第 3,绑扎底板钢筋时,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间给竖向钢筋,确保钢筋之间不互相干扰。第 4,框架梁节点区域的钢筋较为密集,并且相互交错,因此要将梁顶部的钢筋间距控制在 25~30mm ,并在下方放置保护垫层。第 5,采用镀锌钢丝绑扎钢筋,确保钢丝扣与钢筋匹配。绑扎完毕后,将多余的钢丝部分向内弯折,避免钢丝外露。
3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要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结构,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并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实施多层次的全方位管理方案。此外,管理人员应采取轮班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天候管理,并增强对责任的认知,确保施工流程顺畅,推动工程有序开展。
3.2 强化质量监督落实
强化质量监督的落实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工程质量控制必须从多个维度入手,采取系统的质量监督措施:第 1,制定详细的监督计划。在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要立足工程实际,制定监督计划,明确监督目标、工作流程等,以及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监督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有效监管。第 2,进行定期巡查。监督人员应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避免问题积累。第 3,进行随机抽查和取样检测。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人员应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进行质量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第 4,注重质量档案管理。每一项质量检查、检验结果、整改措施等都应详细记录并归档,形成完整的质量档案,确保所有施工记录真实、完整,为工程验收和质量追溯提供重要参考,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3.3 引进供应链技术,强化质量源头控制
建筑施工材料、工艺方法及设计对施工建设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此,需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实时、高效、准确传递与共享,涵盖项目需求、采购计划、库存状况、物流进度等信息,以便能够及时做出决策与调整。在供应链技术的坚实基础上,企业还可采用自动化的采购管理系统,根据项目需求和现场管理状况,精准预测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数量与时间,通过集中采购或联合采购的方式提高采购效益,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集约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原材料和设备的使用质量。此外,在现场标准化管理期间,还应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应用ABC 分类法,合理管控库存水平,避免出现库存积压或缺货等现象,确保现场原材料的供应科学合理,减少材料积压和物资浪费。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众多的技术要点与管理环节。通过对地基基础施工、钢筋施工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施工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施工现场的管理措施同样至关重要,尤其是现场组织管理体系、进场材料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它们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有效防范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必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建筑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管理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施工任务和更高的质量要求。同时,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和政策,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技术与管理的双重保障下,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同步提升,为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磊 , 张建良 . 钢结构网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8):3.
[2] 余媛媛 . 装配式房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探究 [J]. 华东科技:综合 ,2021(9):1.
[3] 程保振 .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 [J]. 河南建材 ,20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