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美育研究

作者

高俊雅

江苏省苏州市华中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

前言:美育教育作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创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与古诗词教学相融合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也能体现出新课标的人文性和实践性。而小学语文教师会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上,也要注重美育教育的引导,为学生呈现出高质量的语文古诗课堂教学并感染更多学生,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美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美育教学中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点是教师对美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美育教学作为小学古诗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热情[1]。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对这类教学方式投入一定重视,在教学中只是阅读教学大纲和考试考点,缺少对古诗背景的分析和人文故事的讲解。习惯传统教学方式时,也会出现对美育教学把控力度不足等情况,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呈现,也会无形中削弱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第二点是美育教学方式落后单一。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年龄较小,更多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导致开展小学语文古诗美育教学中,会因为个人业务能力不足而无法为学生呈现高质量的课堂学习体验。许多老教师因为已经习惯原有的教学方式。但板书教学也成为唯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古诗词的讲解只是逐字逐句或要求学生直接背诵,而缺少其他与古诗相关背景故事的介绍和情景的创设。这种十分落后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于古诗美育学习的热情。

第三点是小学语文古诗美育教学的资源较为落后。许多教师仍然将手中的书本作为唯一的授课资源,很少为学生呈现生动具体的情景学习体验。只是一味的用口头的方式向学生讲述古诗美育情景,再加上许多小学内并没有为语文课程提供多样化教学资源设备,在讲解到某些晦涩难懂的部分时,更是会影响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2]。这种情况在一些农村小学中更加常见,由于受到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十分落后,缺少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只能靠想象和死记硬背,不论教师口头讲解的多么深刻,也很难给学生直观的体验,导致小学语文古诗美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小学语文古诗美育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授课方式,增加美育内容

转变授课方式,增加美育内容是小学语文古诗美育教学的优化策略之一。通过上述分析得知,许多小学的古诗美育教学方法十分落后,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通过采用朗诵、吟唱的方式,抓住美育教学关键点。由于小学古诗具有结构工整、朗朗上口的特点,朗诵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大声朗诵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的诗词时,也有利于提升对古诗的记忆和学习,甚至能形成一种肌肉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即便在考试中,学生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快速答对问题。以小学五年级古诗《枫桥夜泊》为例。这首古诗对仗工整,押韵朗朗上口。学生在大声朗读时,可带着诗人在撰写这篇古诗的情怀有感情的朗读,切身体会作者羁旅之思和对家国之忧。其二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古诗的参透和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为每个小组布置相应的古诗学习课题,让小组同学通过讨论分析或线上查阅资料的方式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 [3]。最终要求全组熟练背诵以及了解古诗含义,将课堂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有利于让学生积极参透古诗中的重要情节,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更有利于小学语文古诗美育教学的开展。

(二)增加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展情景教学

增加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展情景教学是小学语文古诗美育教学的又一优化策略。通过上述分析得知,许多小学在开展古诗美育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运用的不够充分,也严重影响美日教学开展效果。对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增加教学资源的比重。将多样化资源应用到课堂中,不仅在局限于手中的课本,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或 PPT 等方式来充实教育资源,为学生呈现高质量的古诗美育课程教学,丰富学生的视觉、听觉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以《游子吟》这首古诗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现采用 PPT 或多媒体的方式播放与《游子吟》相关的母爱视频,让学生大致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背景故事。直观的视觉冲击会加深学生对于这首古诗的印象,也方便教师对古诗的后续讲解[4]。将多媒体的声色乐引入古诗美育教学中,也能提高学生对古诗深层含义的理解和背诵。教师也可采用微课视频等方式,在课前为学生布置要温习的内容,发布相关视频,让学生提前观看,对下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理解,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声乐色交织的氛围主动学习古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此外,教师也可整合更多与母爱相关的古诗词,丰富学生视野和见解,让学生了解不同诗人在写与母爱相关故事时的状态,以及彼此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差别,从而得出诗人的性格特点和诗歌风格。

(三)提升教师对古诗美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为促使小学语文古诗美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提高对美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在课余时间,教师也要积极学习小学语文美育教学的内容,不断更新自身的认知,实现专业化长效发展。此外,也可参加课程研讨会的方式,了解其他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美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并整合自身的教学模式,从中进行对比。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深刻认识到美育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将积极的教学观念引入到教学课程始终。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启蒙,在传承经典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等方面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今后在开展小学古诗词美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转变原有教学观念,增加对美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还要转变授课方式,增加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展情境化教学,从而为学生呈现高质量的古诗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 韩晓霞 . 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J]. 文科爱好者 ,2023(4):166-168.

[2] 李文娟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策略探究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3:10-12.

[3] 刘洋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第三学段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的调查研究 [D]. 河北师范大学 ,2023.

[4] 伏仕灵. 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以古诗词教学为例[J]. 成功,2024(9):0033-0035.

高俊雅,1992.10,女本科,小学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