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幕墙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索
夏绍剑 李德坤 段延桦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93
引言
建筑幕墙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塑造建筑独特外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幕墙使用规模不断扩大 , 对建筑幕墙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 , 加强建筑幕墙施工过程中的误差控制至关重要。这些偏差看似细小 , 但在幕墙安装过程中会逐渐累加 , 最终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不仅影响幕墙的美观性, 还可能对其功能性和安全性构成威胁。因此 , 深入探讨建筑幕墙施工过程中误差和纠偏方法 , 对建设高质量建筑幕墙工程、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1 建筑幕墙工程设计的要求
在建筑幕墙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建筑幕墙作业的实际需求,保证相应的设计内容和处理环节都能规范可控,贴合规范性作业需求,并充分践行环保化发展原则,优化建筑幕墙工程项目的使用性能。(1)建筑幕墙工程设计要满足规范性要求,图纸设计要完整、详细且规范,具体的设计内容要经过层层审核,并确保相应的设计细节都经过现场勘察和调研,保证设计图纸深度匹配、设计图纸内容详尽,最大程度上能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精准的作业依据。(2)建筑幕墙工程设计要满足节能要求,幕墙工程项目切忌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是要充分关注项目节能降耗的情况,在满足建筑结构美观性的基础上,有效减少能耗,充分践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在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缩减成本。
2 关键工序施工技术要点
2.1 测量及分格定位放线
在完成基面处理后,接下来是进行测量和分格定位放线的工作。使用水准仪引导检测 ±0.000m 标高线,作为主基标准,设置各层的横向基准线至关重要。通常从外墙顶面开始,自上而下进行操作,利用每层的基准线进行微调,以消除可能存在的误差。同时,还需建立纵向控制线,对原结构轴线的偏差进行系统测量。若实际尺寸与设计值偏差较小,可通过合理的分格设计来消除误差;若偏差较大,则需对结构进行必要的处理。此外,使用经纬仪在建筑外墙上按每隔 20m 设置定位点,以确保分格的准确性和整体美观性。因此,便为后续的龙骨安装和石材干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主龙骨安装
主龙骨的安装是干挂石材幕墙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石材的安全和稳定。根据设计要求,主龙骨一般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具备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安装时,首先需在基面和横向基准线上进行标记,以确定龙骨的安装位置。每个主龙骨之间的间距通常控制在 600~800mm ,具体依据石材的尺寸和重量进行调整。使用专业工具确保主龙骨的水平度和垂直度,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的后续问题。同时,在固定主龙骨时,应使用高强度的连接件,确保其连接牢固。施工完成后,需对主龙骨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为后续的次骨架和石材安装做好准备。
2.3 次骨架安装
次骨架的安装是干挂石材幕墙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在于支撑石材的重量和增加整体的稳定性。次骨架一般由轻钢龙骨或铝合金制成,安装时需依据主龙骨的分布进行布局,通常采用与主龙骨垂直的方式进行安装。次骨架的间距应根据石材的尺寸进行调整,通常控制在 400~600mm 之间,以确保其支撑能力和安全性。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仔细调整次骨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确保其固定牢靠。每个连接点的连接件需使用高强度的材料,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4 预埋件施工方案和工艺
幕墙预埋件作为关键性结构构件 , 其施工采用与主体结构协同推进的精细化工艺。施工前依据预埋件布置图实施三维定位放线:以总包提供的水平基准点垂直引测楼层标高并标记于侧模 , 同时通过经纬仪将中心基准线分层传递至各作业面 , 形成双向控制网 , 并严格采用首层原始基准点逐层引测 , 杜绝邻层误差累积。放线过程实时校验模板施工尺寸 , 发现问题立即纠偏。预埋件安装阶段与钢筋工程穿插施工 , 采用铁丝将槽式埋件精准绑扎固定于主体钢筋 , 同步检查槽内泡沫条填塞密实度 , 以保障拆模后埋件槽口成型质量。混凝土浇筑期间设置专人全程监护, 避免振捣作业导致埋件位移。
3 建筑幕墙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 落实全过程质量管理
在建筑幕墙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完善全过程管理机制,确保结构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符合正常安全使用和使用年限的具体需求。为此,要充分落实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方针,从施工前、施工中到项目阶段性验收阶段,展开精细化的管理方针,对项目工序、分项内容等进行综合监管,联合监理部门共同完善工程项目质量管控作业,为建筑幕墙工程项目全面进步提供保障。
3.2 优选施工作业材料
为保证建筑幕墙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水平,要从材料选取方面落实规范化管理工作,保证幕墙材料符合设计预期,从源头提高后续施工作业的水平。(1)采购人员要了解产品的规格和种类,并充分调研市场、厂家质量价格等,依照供应和周期管理需求,选取符合工程项目实际需求的材料。并且,对较多影响结构安全水平和功能性的材料要进行封样,待实物验收结果满足标准要求后才能进行采购。(2)对材料的合格证和试验报告进行集中校准,强化管理和归档工作,确保相应材料都能贴合工程项目的具体需求,并落实阶段性验收处理作业,及时发现材料存在的隐患及时调整。
3.3 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基于建筑幕墙施工项目的复杂性,要想更好地完成项目作业,就要优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其充分践行施工规范作业原则,明确工程项目管理标准的同时优化作业质量。(1)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例会制在内的相关制度体系,能更好地对施工作业人员予以约束,提高其岗位认知水平,能严格依照设计标准和要求开展岗位作为。在阶段性例会中要汇总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增强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施工项目能严格依照施工作业流程逐步开展。(2)开展规范化的岗位培训,不仅要指导施工作业人员明确岗位作业内容和要求,也要及时开展安全作业指导,建筑幕墙施工项目有很多高空作业内容,施工人员要秉持专业态度落实具体施工,并能严格依照工程项目安全作业指导要求开展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优化工程项目质量的同时减少安全隐患。
结束语
建筑幕墙的施工涉及选材、制作、安装、防水、隔热等多方面的技术难题。其中 , 材料性能和质量问题包括加工精度不高 , 运输和存储风险容易对物料产生负面影响;龙骨安装精度难以控制 , 幕墙板安装复杂 , 容易出现误差 , 各幕墙系统的连接和协调问题影响了安装的精度;密封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 幕墙节点防水设计和施工不到位 , 防水密封体系的耐候性不佳;建筑节能隔热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存在困难 , 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不协调 , 节能效果监测和评价难度大等。通过实施优化措施 , 建筑幕墙的施工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 有效解决了施工中的问题 , 提高了幕墙的防水、防风、保温、节能等性能 , 既能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美观需求, 又能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任守强 . 高层建筑大悬挑幕墙外用脚手架施工技术 [J]. 甘肃科技 ,2024,40(1):29-32.
[2] 许曙光 . 现代高层建筑幕墙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J]. 建筑与装饰 ,2023(22):168-170.
[3] 彭天文 . 扭曲异形高层建筑双层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研究 [J]. 建筑科技 ,2024,8(4):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