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炼化装置技术全流程管理优化研究

作者

杨纯 何平丽 尚明冒

盛虹炼化( 连云港) 有限公司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炼化产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核心领域,肩负着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重要职责,其技术先进性和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快速演变,“双碳”目标促使炼化行业向低碳、精细方向转型,与此同时,市场激烈竞争、原材料质量波动、工艺流程复杂度增加等挑战,使得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炼化设施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风险、资源转化率低下以及新科技应用滞后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打破管理上的碎片化限制,建立贯穿设计、运营、维护全过程的技术全链条管理体系,成为提升炼化产业整体效能、破解发展障碍的关键路径,对于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和推进绿色智能化升级具有深远的实际价值。

一、炼化装置技术全流程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炼化装置在运行中面临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及有害物质等复杂环境,任一环节的技术管理不到位,均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泄漏等重大安全事故,对人员安全和财产、环境带来巨大风险。全流程技术管理通过严格控制装置设计、设备选择、安装调试、日常运营、维护检修等整个生命周期,能有效识别并消除潜在隐患。在设计阶段,利用先进安全评估方法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初始风险;在运行时,借助实时监控与智能诊断技术,动态监测设备状况,一旦检测到异常即时预警并实施对策,确保装置安全平稳运行。此外,全流程管理构建了全面的应急响应体系,定期开展演练,提升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炼化装置提供了牢固的安全保障。

(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在炼化领域,资源的有效利用显著影响着企业的经济产出与持续增长潜力。全面的技术管理策略覆盖原油提炼、产品制造及废物处置的每一环节,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精简工艺流程并合理调控生产参数,可提升原油转换效率与成品产出比,从而利用有限的原油资源生成更高价值的产品。在能源管理层面,全链条管理能够深入剖析装置运作中对热能、电力等能源的消耗,并采用余热回收、能效优化等技术手段,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妥善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并实现其再利用,不仅能减轻环境负担,还能从废弃物中回收有价值物资,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体系。这一做法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市场竞争力。

(三)推动技术创新落地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炼化行业亟需持续吸纳先进技术和工艺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全过程技术管理则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的核心驱动。从技术研发初期直至项目立项,全过程管理贯穿始终,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及生产设施的现况,对新技术的实践可能性与适应性进行审慎评估,确保研发路径与企业长远规划相契合 [1]。在技术验证与实施阶段,通过严密的过程监控与数据解析,及时识别并修正问题,不断完善技术应用策略。同时,强化操作人员的培训与技术传播,确保员工能熟练运用新技术,确保其在炼化设备上的有效实施。此外,构建一套反馈系统,搜集技术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信息,以此为后续的技术优化与创新提供参考,实现技术创新与实际操作的良性互动,持续驱动炼化行业的技术进步。

二、炼化装置技术全流程管理优化措施

(一)智能设备动态维护体系构建

为了构建智能设备的动态维护体系,关键步骤在于于炼化装置的核心设备上部署多样化的传感器,包括振动、温度、压力以及油液监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持续监控设备运作中的振动频率、温度变动、压力起伏和润滑油的状态,并借助工业物联网将信息传送到设备管理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解析这些海量数据,建立设备健康状况评估模型,以精确评估设备当前状态及其潜在故障隐患。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生成维护任务,详细列出维护需求、所需配件以及预估完成时间,并同步推送给维修团队,实现维护流程的智能化与精细化,大幅降低因设备故障引起的非计划停工。此外,此维护体系还需整合预测性维护策略。利用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故障案例和同行业设备的运营模式,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以预测设备可能的故障时间和类型。企业据此能预先制定维护计划,在故障发生前进行必要的维护或更换部件,相比传统的事后维修和周期性维护,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维修成本,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炼化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转。

(二)工艺参数AI 自适应调控

为了实现基于 AI 的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控,需构建一个集成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化平台,此平台需与炼化装置中的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和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控制设备相连接,实时监测并收集关键工艺参数,包括反应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数据。借助深度学习算法,平台将这些参数与产品质量、能耗、收率等重要指标的关系进行建模分析,形成动态优化模型。当外界条件变化,如原料性质波动或市场需求调整时,AI 系统能迅速评估当前工艺参数与理想目标的差异,生成相应的参数调整策略,并直接向控制系统下达指令,从而实现工艺参数的自调节,确保设备始终保持高效运行状态,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能 [2]。在实施工艺参数的 AI 自适应调控时,强调人机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尽管 AI 能够实现自动化参数调整,但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直觉判断仍是不可或缺的。AI 生成的调整方案需由操作人员审阅批准,操作人员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此外,操作人员在日常运营中遇到的问题及累积的经验应反馈至 AI 系统,助力其持续优化模型,增强调控的精确度与稳定性。通过融合人工干预与 AI 智能,实现工艺参数调控的智能化与人性化,确保炼化装置运行的稳定与灵活。

(三)标准化操作流程数字化管控

为了实现操作流程的标准化与数字化管理,专门设计一款操作流程管理系统至关重要。该系统需将炼化装置各岗位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以数字化形式收录,涵盖操作步骤、关键点、安全须知及时间节点等细节。操作人员通过个人账号接入系统,在执行任务时,系统按流程顺序递送指令,并辅以图文、视频等方式详述操作要点 [3]。系统实时跟踪记录操作人员每一步动作及时间,即时识别并纠正异常操作,确保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从而降低由人为错误引发的生产事故与质量问题。为强化数字化管控效果,应建立一套操作流程优化反馈体系。定期搜集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结合生产数据与设备状态信息,评估并优化标准化流程。此外,将操作流程管理系统与企业绩效考核系统整合,依据操作人员的操作标准及任务完成质量进行评估,激励其恪守标准化流程,促进整体操作水准的提升。

(四)全流程安全风险智能预警

构建全链条安全风险智能化预警机制,旨在聚合炼化设施各阶段的安全信息。除设备运作数据与工艺指标数据外,还需整合气象资讯、周边环境情况以及员工活动数据。运用大数据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集成与解析,构建安全风险评判模型。此模型能即时评估炼化设施全链条各个阶段的安全隐患,辨识高危区域及潜在风险点。一旦安全风险超出预设限度,系统即刻触发声光警报,并以短信、电邮形式向相关人员通报,同时在三维可视化监控界面直观呈现风险位置与风险等级,以便企业迅速采取应对策略,预防事故发生。在全链条安全风险智能化预警流程中,应持续优化预警的精确度与时效性[4]。一方面,通过不断搜集与剖析实际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对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迭代升级,增强其对不同安全风险的识别效能;另一方面,引入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确保安全数据的即时传输与不可篡改存储,保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数据可靠性。此外,定期举办安全风险应急演练,检验并优化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的实用性,提升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炼化设施的生产安全提供全面保障。

三、结语

优化炼化装置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成为当前应对行业复杂挑战的关键途径。这一优化过程紧密联系着提升装置安全稳定性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的实践,每一项改进都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通过引入智能设备的动态维护系统、采用工艺参数的 AI 自适应调节、构建标准化操作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框架以及建立全流程安全风险的智能预警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的瓶颈问题。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炼化生产在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下实现了高效运作,为炼化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固基础,推动其在能源转型的大潮中稳健前行。全流程管理优化展现出其在支持炼化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核心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 涂连涛 , 苏欣 , 于涛 , 等 . 流程模拟在炼化企业的应用和探索 [J]. 中外能源 ,2025,30(02):75-81.

[2] 朱宏韬 , 龚燕 , 张海娟 , 等 . 炼化生产全流程在线优化分析系统开发及应用 [J]. 信息系统工程 ,2025,(01):12-15.

[3] 李新安 . 冶金机电设备安装监理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J]. 山东冶金 ,2024,46(03):71-73.

[4] 谢末 . 工作流程管理平台在现代炼化企业的应用 [J]. 信息系统工程 ,2022,(08):60-63.